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作者略傳

  • 文明
  • (法)杜哈曼
  • 1226字
  • 2019-07-02 17:25:23

喬治·杜哈曼(GeorgesDuhamel)一八八四年六月三十日生于巴黎,是八個兄弟姐妹中的第七個,他的父親一生顛沛,到五十一歲才得到醫學博士學位。離開巴黎大學才兩年,小兒子喬治也進了校門。那位自學成功的老醫生天性煩躁,不耐定居;喬治記得曾經跟父母搬過四十一次家。清貧而騷亂的童年,便是杜哈曼初期的經歷。

一九〇二年,喬治·杜哈曼十八歲,中學畢業,專攻的科目是文學和數學。

從二十到三十歲(一九〇四——一四)杜哈曼在巴黎大學同時修習醫科與理科,寫最初的幾冊詩集與戲劇,徒步旅行歐洲,在“寺院”干印刷工作,在公立醫院臨診,維持生活。

所謂“寺院”是幾個青年學生的理想集團,大半是詩人,夢想過一種公共的隱遁生活,一面從事各人的研究與寫作,一面把印刷作為自食其力的生計。他們在巴黎近郊克萊端伊(Créteuil)租下一所有大花園的屋子,設立印刷工場,承印書籍。大門上標著十六世紀拉勃萊的名句:“這里,請進來……這里,有的是棲枝和堡壘,可以抵御那可惡的謬誤……進來,大家來鍛煉深刻的信仰……”不久經濟問題逼倒了這個理想集團,十幾個月的歷史,存留下來的只有一二十冊印成的書,和許多現在已經成名的作家,如于勒·羅曼、查理·維特拉克與杜哈曼等。杜氏也在那邊認識了白朗希·亞巴納小姐,他未來的夫人。

一九〇八年,杜哈曼理科畢業;一九〇九年,又修完醫科學程,得博士學位。從此到一九一四,他做著實驗室工作,同時熱烈從事文學活動:每年一部作品,三年中有三部劇本問世。

一九一四年大戰爆發,杜哈曼志愿入伍(按第一次大戰時,法國尚許醫生免除軍役),被任為二等助理軍醫。在五十七個月的長期軍役內,五十個月都在前線,先在第一軍的救護隊,繼而在自動救護隊,終于升為外科隊主任。

大戰結束的時候,杜氏成績是:經他救護的傷兵:四千名;由他親手開刀的:二千三百名;三部戰爭文學:《殉難者行述》、《文明》、《動亂中的談話》;一部默想錄:《世界之占有》。

《殉難者行述》在一九一四——一六年間寫成,過了九個月方始印行;《文明》的完稿期是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八年初版時用但尼·丹佛南(DenisThevenin)的假名,據說一半是為書中有批評軍事長官的地方,恐怕引起糾紛。結果這兩冊書都獲得極大的成功,《文明》更受到一九一八年的龔果爾獎,立刻被譯成各國文字,暢銷一時的情形,僅次于巴比塞的戰爭小說:《火線下》。

他的重要作品,是以一個人物為研究中心的五部小說:(出版于一九二〇——三二年間)《午夜懺悔錄》、《兩人》、《薩拉伐日記》、《里昂街上的俱樂部》、《如此內心》,總稱叫做《薩拉伐歷險記》。內容偏重于心理分析,描寫一個沒有力量控制潛意識的人,據作者自白,是“發掘一個人的隱蔽世界,——精神領域。”短篇小說集最著名的有,《被遺棄的人們》。戲劇有《光明》、《戰爭》等五種。批評集有《詩與詩人》等三種。詩集有《伴侶》與《挽歌》兩種。游記有《莫斯科游記》、《未來生活的景象》(美國游記)等。迄二次大戰為止,杜哈曼全部的著作共計五十種左右。

一九三五年,杜氏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会理县| 彝良县| 南岸区| 达尔| 湟源县| 永善县| 陇川县| 涪陵区| 武川县| 陵水| 海兴县| 许昌市| 贡嘎县| 佛学| 广汉市| 邳州市| 乃东县| 侯马市| 龙州县| 兴城市| 新营市| 绥德县| 甘肃省| 东乡| 神农架林区| 黑山县| 吴川市| 安平县| 罗定市| 清河县| 乌审旗| 绥宁县| 南涧| 恩平市| 永川市| 内乡县| 罗平县| 合阳县| 兴海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