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竹纖維織物的染色
竹子是一種速生植物,栽培成活后二三年即可連續砍伐使用。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天然竹子的應用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竹子的嫩芽(稱竹筍)是鮮美的綠色蔬菜;成竹可制成各種日常用品,如涼席、涼椅、餐具、竹籮、蒸籠等;竹子又被廣泛用于建筑行業,如橋梁、籬笆、房屋等;竹漿也早已被用于造紙原料。我國科技人員對竹子的綜合利用取得了較大成果,從天然竹子中提取竹纖維進行紡紗、織造、染整加工,開發出了多種竹纖維及其混紡交織紡織品,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采用兩種方法制造竹纖維,一種是將竹材通過物理機械的方法經過整料、制竹片、浸泡、蒸煮、分絲、梳纖、篩選等工藝除去竹子中的木質素、多戊糖、竹粉和果膠等雜質,提取天然纖維素部分,直接制得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另一種是采用化學方法將竹材制成竹漿粕,將漿粕溶解制成竹漿黏膠溶液,然后通過濕法紡絲制得竹漿黏膠纖維(竹漿纖維)。
竹纖維紡織面料和服裝具有質地輕、吸濕導濕性強、透氣舒適、穿著清涼爽快,并有抗紫外線、抑菌防臭防霉等保健功能,纖維光澤好、染色色彩艷麗,尤其在夏天穿著使人感到特別涼爽舒適。
一、竹原纖維織物的染色
竹原纖維紡織品的染色與棉制品相似,采用纖維素纖維染色所用染料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硫化染料等都能用于竹原纖維染色,企業一般用活性染料染竹原纖維織物居多。染色工藝流程為:
浸軋活性染料染液→紅外線預烘→烘干→浸軋染液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烘干
竹原纖維聚合度、結晶度和取向度較低,有較多孔隙,顯露的羥基較多,因此化學活性較大,對酸和氧化劑較為敏感,在濃堿作用下會劇烈膨脹以至溶解,使纖維機械性能下降,因此,在染整加工中應盡量少用濃堿。其染色工藝與棉類似,以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為主,染色色牢度好而且色澤鮮艷。由于竹原纖維的吸濕性大,對染料、化學試劑的吸附量大于棉,因而遇水后易發生溶脹,而且竹原纖維的濕強較低、縮水率較大,在染整加工時應采取低張力或松式加工。
二、竹漿纖維織物的染色
竹漿纖維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但為了使讀者能對竹纖維的兩種類型一目了然,便于查詢和閱讀,故將竹漿纖維紡織品的染色放在此處進行介紹。竹漿纖維紡織品的染色與普通黏膠纖維的染色類似,也可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硫化染料等染色,其染色工藝可參考黏膠纖維織物染色和竹原纖維織物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