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色彩的命名及其表示方法

第一節 色彩的命名

自然界的色彩是極其豐富的。人眼在可見光譜范圍內能分辨的不同色相已超過一百種,何況每種色相的顏色還有明度高低與飽和度大小的差別。面對這成千上萬種色彩,人們總在尋找一些表示顏色的方法,作為交流、表達和傳播信息的語言和手段。

色彩的命名就是最通俗的表色方法。色彩命名又可分為系統命名法和習慣命名法兩類。

一、色彩的系統命名法

1.消色類的系統命名規則

消色類的系統命名規則為:

色相修飾語+消色基本色名=色名

(1)色相修飾語。分為帶紅的、帶黃的、帶綠的、帶青的、帶紫的。

(2)消色基本色名。分為四個等級,白色、明亮的灰色、暗灰色、黑色。例如,帶青的明亮的灰色=帶青的明灰色。

2.彩色類的系統命名規則

彩色類的系統命名規則為:

色相修飾語+明度及飽和度修飾語+彩色基本色名=色名

(1)色相修飾語與消色類相同。

(2)明度及飽和度修飾語由圖2-1表示。

(3)彩色基本色名。為10種,紅色、黃紅色、黃色、黃綠色、綠色、青綠色、青色、青紫色、紫色、紅紫色。例如,帶紅的+暗灰+紫=帶紅的暗灰紫。

在使用色相修飾語時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圖2-2),一般不能修飾相反色相和相同色相的基本色名。例如,帶綠的紅色實際不存在,帶綠的綠色也不合理。

圖2-1 明度及飽和度修飾語的方位圖

圖2-2 色相修飾語與彩色基本色名的適應范圍

二、色彩的習慣命名法

習慣命名法無統一規律,不如系統命名法科學、合理。顏色的習慣名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一種用非常熟悉的事物顏色來稱呼。民族的歷史越悠久,文化越發達,顏色通俗名稱就越豐富。盡管有很多顏色用習慣命名是含糊不清的,但是由于在民間有一定基礎,影響較深,所以就目前來說,遠比系統命名法應用廣泛。

習慣命名法通常有下列形式。

(1)以花、草、樹木、果實的顏色命名,如玫瑰紅、桃紅、草綠、荷葉綠、橄欖綠、檀紫、竹葉綠、蘋果綠、蔥綠、橙黃、棗紅、橘紅、橘黃、豆沙棕谷黃等。

(2)以動物的顏色命名,如鵝掌黃、鼠背灰、鴿灰、孔雀藍、蟹青等。

(3)以天、地、日、月、星辰、山水、金屬、礦石的顏色命名,如天藍、土黃、月灰、水綠、金黃、銀灰、石綠、松石綠、綠翠、鈷鋅白、鈦白、鋇白、石青等。

(4)以染料或顏料的名稱命名,如靛藍、甲基紅、溴酚藍等。

(5)以形容色調的深淺、明暗等形容詞命名,如朱紅、藍綠、紫灰、明綠、暗藍、鮮紅、嫩黃、老黃等。

(6)以古今文言中常用的一些抽象名詞或形容詞命名,如枯綠、滿天紅等。

(7)以習慣稱呼的顏色名稱命名,如紫、絳、肉色、妃紅等。

(8)以地域流傳廣泛使用最多的地方名稱命名,如土耳其紅、剛果紅等。

三、染料的命名

在染料工業中可根據其化學結構對染料進行系統命名,這里可稱為學名。而從色彩學的角度看,從實用性講則通常使用商品名。在染料工業發展初期,由于染料品種少,所以都以其顏色直接命名,如直接朱紅、孔雀綠、堿性品紅、熒光黃等。一些染料廠商為了商業利益需要,以自己商標牌號代替了染料名稱,如凡拉明藍、陰丹士林藍等。

我國早在1965年就開始試行《染料產品名詞命名草案》,以后又多次予以完善。一般將染料名稱用三段組成,即冠稱、色稱、尾稱。冠稱表示染料根據應用方法或性質分類的名稱,如直接、還原、可溶性還原、不溶性偶氮、分散、陽離子、活性、硫化、直接等。色稱統一規定三十余個,如嫩黃、黃、深黃、金黃、橙、大紅、紅、桃紅、艷紅、玫瑰紅、品紅、紅紫、棗紅、紫、翠藍、湖藍、藍、深藍、艷綠、綠、深綠、黃棕、紅棕、棕、深棕、橄欖、橄欖綠、草綠、灰、黑等。尾稱用英文字母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態、特殊性能和用途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景泰县| 莆田市| 岱山县| 桦川县| 太和县| 琼海市| 墨脱县| 滦平县| 永顺县| 米易县| 耿马| 平山县| 渭南市| 阜新| 恩平市| 丰城市| 兰西县| 邢台市| 富宁县| 东乡县| 榆中县| 德州市| 金沙县| 婺源县| 略阳县| 玉溪市| 南开区| 汝州市| 康定县| 通城县| 上犹县| 松潘县| 龙海市| 清徐县| 阿拉善右旗| 阿合奇县| 乌兰浩特市| 金昌市| 冕宁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