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指針原理揭秘:基于底層實現機制
- 劉興編著
- 635字
- 2019-06-21 18:20:30
1.1 C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C語言的發展歷史頗為有趣,它的原型是ALGOL 60。1963年,劍橋大學將ALGOL 60發展成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1967年,劍橋大學的Matin Richards對CPL進行了簡化,于是產生了BCPL;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對BCPL進行了修改,改名為B語言,同時用B語言編寫了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197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丹尼斯·里奇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選取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即C語言,丹尼斯·里奇因此被世人稱為“C語言之父”。
為了推廣UNIX操作系統,1977年,丹尼斯·里奇發表了《可移植的C語言編譯程序》,1978年,布萊恩·克尼漢(Brian W.Kernighian)和丹尼斯·里奇出版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使C語言迅速成為世界上流行最廣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K&R C也因此確定了其事實性標準的歷史地位。
隨著微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不同種C語言之間出現了不一致的問題,這一點為C語言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不便。1989年,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頒布了第一個官方的C語言標準(X3.159-1989),簡稱ANSI C或C89;1990年,C89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采用為國際標準(ISO/IEC9899:1990),簡稱為C90,這是目前廣泛使用并完全支持的標準。
1999年,國際標準組織為C語言發布了新的標準ISO/IEC 9899:1999,修正了C89標準中的一些細節,并增加了更多更廣的國際字符集支持,這個標準通常被稱為C99,ANSI于2000年3月采用C99。
2011年12月8日,ISO正式發布了C語言的新標準C11,之前被稱為C1X,官方名稱為ISO/IEC 9899:2011,新的標準提高了對C++(1983年由貝爾實驗室的Bjarne Stroustrup推出,C++進一步擴充和完善了C語言,成為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的兼容性,并增加了很多新的特性。
-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三版)
- Mastering Visual Studio 2017
- 深度實踐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組件開發
- UML和模式應用(原書第3版)
- CockroachDB權威指南
- NLTK基礎教程:用NLTK和Python庫構建機器學習應用
- 算法訓練營:入門篇(全彩版)
- WSO2 Developer’s Guide
- Access 2010數據庫基礎與應用項目式教程(第3版)
- C語言程序設計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 OpenResty完全開發指南:構建百萬級別并發的Web應用
- 精通Spring:Java Web開發與Spring Boot高級功能
- 啊哈C語言!:邏輯的挑戰(修訂版)
- 菜鳥成長之路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