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末世端倪
- 末世變遷
- 涂料人
- 1321字
- 2019-06-09 20:45:33
病人瘋了,李晶和杜鵑雙雙失業了,失業也挺好,現在每天都在領著國家的救濟糧,吃得不好卻能吃飽。已經沒有多少人敢在外面肆意的活動了,那些神經病們,一旦他們家里人沒拴住就會跑出來攻擊人,“也不知道他們是幾輩子被吃飽飯似的,得著啥啃啥,你說你都只知道吃了咋就沒見到兩個病人彼此互啃呢?難道他們知道彼此是同類?”李晶站在自家窗口看著下面的神經病們YY著。
“晶晶姐該吃飯了,別再看了,一群瘋子有啥好看的?”杜鵑已經擺好了飯菜叫李晶吃飯。杜鵑出生在天府,燒得一手好菜,如果不是這場災難,自己開個小餐館的話生意應該能夠紅火。
“現在蔬菜的配給越來越少了,照這樣下去沒多久可能就只能喝粥了。”杜鵑一邊吃著,一邊抱怨。
“現在還有得吃,就這樣的天氣糧食很難生長,當國庫糧食吃沒了真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子。”李晶回答。
本來還處在天真年紀的杜鵑聽了李晶的回答也意思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低頭吃飯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晚飯過后,兩個人都沉默的躺在床上各自想著心事。
轉眼已經4個月了,最初的難關看似已經過去,但是后期的生存問題卻擺在人們面前,即將迎來的將是大饑荒。
想到大饑荒,李晶不知不覺的就想到了網上對1942的描述:
空氣中充滿了寧靜、恐怖的氣息,整個河南餓殍遍野,饑尸縱橫,每天有上千人被餓死,而這些不幸的死者大多被遺棄在路邊,任其腐爛,成為野狗的食物。
當遍地絕望的時候,茫然的災民只能向著更遠的地方,尋找希望。人人都處在餓死的邊緣,掙扎著,痛苦著,沉默著,與死神做著斗爭,一批批面黃肌瘦的災民,他們成群結隊,帶著一家老小,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帶著祖宗的牌位,逃離故鄉。當經歷著相同命運的難民聚集到一起時,是三百萬!在逃亡的路上,形成了一個300萬人的難民潮。他們順津浦路南北逃亡江蘇、順京漢路南北逃亡湖北、更多的是順隴海鐵路逃向陜西。當時的一位記者他用相機拍下了野狗吃人的鏡頭、棄嬰在路邊死亡的鏡頭、人形鬼貌的饑民躺在水溝等死的鏡頭、甚至人吃人的鏡頭......在那片土地上,饑餓的籠罩下,人道、文明、早已不知蹤影。當時那里流行著大雁的糞便是可以吃的這種說法,無數已然餓得兩眼發昏的人們,已經顧不得臟和臭,只要有,就敢吃……
那時的受災畢竟只有10幾個縣,受災的也就1000多萬人,逃荒我只有300多萬萬,可是現在呢?這是全球性的災難,就僅僅首都一個城市就有2000多萬人,大量的植被已經被破壞,如果斷糧即使是樹皮都沒得吃,1942年的難民還可四處逃荒,如果明天出現大饑荒,人們又要逃到哪里?現在上面還沒有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也許已經認識到了,起碼副食品的供給在減少,而由于信息閉塞,李晶不知道其他地區是否有首都這樣的福利。即使是首都也不可能無限的供給,取出死亡的和便成“神經病的”,活下來的最少還有近1000萬人口,誰能保證為了少數人能夠活著而不放棄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自己一沒權二沒勢三沒被認可的高學歷證書,那肯定是會被列為第一批被拋棄的人。盡管她身在首都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必須爭取活下去的權利。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李晶已經隱隱的感覺到了末世的開端已經不遠,她必須盡快的想到應對的辦法,她必須要活下去,她手里的東西也許是人類未來生存的希望……李晶越想越亂,不知不覺間對己經到后夜,最后實在是理不清頭緒,索性繼續開始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