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吉的醫館又不在西城區。
“咳咳,那不重要,重點是,你現在是涉嫌無照經營,馬上關門吧。”
陳友咳嗽了兩聲,改過剛才的尷尬。
“這個事情是個重點,因為剛才你撕掉的那個經營證,就是吳局送來的,如果西城衛生局沒有一個吳局,那么就證明我被騙了。”
李思邈卻十分平靜的說了一句。
陳友頓時驚了一下,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思邈,似乎在判斷李思邈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但是李思邈的臉上古井無波,看不出來。
陳友決定詐他一下,他還是不相信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大學生,竟然會認識衛生局一把手。
“你別撒謊了,我們吳局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做這種小事,你信不信我馬上給吳局打電話?到時候你的情況,就不是無照經營這么簡單的了。”
陳友一邊說一邊做出聲色俱厲的樣子。
但是顯然這一套對于兩世為人的李思邈是不好使的。
陳友看李思邈這樣子一副不信的樣子,他頓時有些不爽。
于是當真掏出手機來,要給吳啟明打電話。
不過電話還沒撥出去,一個十分威嚴的聲音傳了過來。
一個身著和陳友的制服一樣的中年男人走進了醫館。
“陳副局,看來你對我這個位置很心熱啊。”
聽到這話,剛才還十分囂張的陳友頓時萎了。
滿頭的大汗。
“不是,不是,吳局,我那啥不是接到群眾舉報,說這里有人非法行醫,無照經營,我就帶了兄弟過來看看。”
陳友當然認識吳啟明。
只是沒想到吳啟明竟然還聽到了自己自稱領導的話。
其實陳友這種做法也不算太過分。
畢竟在吳啟明不在的場合,底下的人都是稱呼陳友做陳局,這是官場的最不起眼的小小潛規則。
只是陳友今天為了壓住宋太吉這種國手,所以故意強調了自己的一把手身份。
而沒有加一個副字。
但是通常來說,吳啟明作為鄭局,聽到了,也不會太在意,或許會記在是心理。
但是絕不會當面說出來。
但是這次吳啟明卻非常反常的直接開火。
說陳友的這個稱呼是別有用心,這就有些讓陳友驚訝之余,而已有些忐忑。
而吳啟明接下來的動作,讓陳友更加是吃驚。
吳啟明走到那張被他撕壞的營業執照邊,撿起了執照。
然后對陳友說:“這個證書確實是我親自送到這位李醫生的手里的,請問你有什么意見么?”
陳友沒想到吳啟明會這么不給自己面子。
本來這種事情的處理,可以說是可大可小。
如果要大事化小的處理的話,那么吳啟明就應該直接走過來斥責陳友幾句。
讓陳友知難而退,順便也幫李思邈出了氣。
那么李思邈就不好繼續追究了。
而吳啟明選擇直接硬杠,這就是證明,吳啟明是不想放過這件事了。
“這個,這個,可能是我線索錯誤哈。”陳友雖然心中暴怒。
但是對著自己的上級,陳友也不敢說什么。
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可不是開玩笑的說法。
而且吳啟明不是別的官,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這樣的關系,陳友怎么敢當面反對?
“呵呵,線索錯誤,那你作為一個衛生局副局,連執照都看不明白了?我覺得你最近的業務疏漏很大,可能是要回爐重造一下。最近雄縣有個學習班,你去參加一下吧。”
吳啟明冷冷的說道。
陳友頓時驚了。
吳啟明這也太狠了,他一個京城的副局,放到縣里面去學習。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吳局,這事也不是我自己要做的,你知道萬家的……”陳友沒想到吳啟明竟然為了一個破學生,和自己翻了臉。
他可早就查過了李思邈的底細了,不就是一京大學生么?
雖然說京大對比起其他學生來說,是個華夏頂級學府。
但是對于他們這些已經成為國家官員的人來說,京大也就不太夠看了。
不可能說因為京大學生前途無量,所以就要這么討好吧。
“問不管是什么情況,反正你做的這個事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們西城衛生局的形象,所以,請你回去收拾吧,明天就下縣份里面去。”
吳啟明也不含糊,直接就打斷了陳友的話。
他可不想讓陳友把身后的靠山搬出來。
到時候如果搬出來了,自己還不太好辦。
“好……好!”陳友氣的沒法,但是畢竟吳啟明是自己的頂頭上級。
他總不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和吳啟明頂起來吧?
最重要是頂了也沒用。
陳友怒氣匆匆的帶著人就走了。
本來還是十分囂張的衛生局人員,看到自己正牌一把手來了。
而且還這么挺這個惠生堂的年輕老板,個個都是捏了一把冷汗。
哪里還有半分的囂張味道?
只想著這個惠生堂的老板不找自己麻煩,那就算很不錯了。
目送著陳友灰溜溜的走了。
吳啟明這才轉過身來對李思邈道歉。
“抱歉抱歉,這是我御下不嚴的緣故,得罪了李先生和兩位大國手。”
陳友是為了萬家的錢財不計后果,而且他自問和萬家搞好關系了,那么就算是得罪了別的國手,有病也可以去找萬家醫治,但是吳啟明可沒和萬家有勾結。
所謂人吃五谷雜糧,就沒有不生病的,吳啟明也要為了自己的后路著想一番。
所以他對宋太吉和竇青山以及李思邈都特別客氣。
而這么死挺李思邈的原因,吳啟明倒是沒有說。
然后吳欽明介紹了一下自己身后一起來的人。
原來是個主任,吳啟明說如果以后李思邈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這個主任,對方辦不了了。
給自己打個電話就可以了。
這讓李思邈更是頗為感動,這吳啟明也確實是夠意思。
自己就是救過他母親一命,但是卻這么下力氣的幫忙。
可以說是非常仁義了。
這一個插曲很快就結束了。
李思邈和宋太吉與竇青山三個人加快的治療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