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選擇的有利條件
我現在必須要對有關人工選擇的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進行一個簡短的討論。很明顯,一個高度的變異是有利的,因為它能為自由選擇供給材料,使之能一直持續下去。不僅如此,就算是純粹的個體差異,只要對它有著強烈的關注,也是能被充分利用的,并能向著幾乎所有渴望的方向積累起大量的變異。但由于對于人類有著明顯作用或受人類所喜愛的變異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所以變異發生的概率也會隨著飼養個體數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且數量對于成功而言,也有著極大的重要性。

貓的品類水彩畫現代
生物界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由相同的父母(黑貓和黃貓)產下的一窩貓崽中,通常出現的品類既有純黑、純黃,又有黃中帶黑、黑中帶黃等。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事實上,這是在相同的生存條件下,動物獲得的不定效果。
根據這一原理,馬歇爾針對約克郡各地的綿羊進行了這樣一番論述,他說:“由于絕大部分的綿羊一般都是歸窮人所有,而且這些綿羊幾乎是以小群的方式存在,所以它們從來無法被改良。”在另一方面,由于園藝者對同種植物進行大量的栽培,因此他們在培育新的有價值的變種方面所獲得的成功,一般都會比業余者更多。只有在有利于物種繁殖的條件下,一種物種的大量個體才能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被保存并繁衍下來。不管物種的品質如何,如果其個體太過于稀少,而它們又都被全部繁殖了下來,那么這就會有效地妨礙選擇。但在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大概是,人類必須高度重視那些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動物或植物,以便讓那些出現在動物或植物品質或構造上的最細微差異都能受到密切的關注。只有在如此密切的關注之下,我們才能獲得巨大的成效。我曾看到人們嚴肅地指出,當園藝者開始密切關注草莓的時候,它恰好開始發生變異,這真是太過于幸運了。毫無疑問,自從草莓開始被栽培后,它就經常發生變異,只是這些細微的變異從來沒有被人們重視而已。不過,一旦園藝者選出一些細微差異較大、成熟較早或果實較好的個體植株,并選出它們之中的最好的種子加以繁殖,之后,許多令人驚嘆的草莓變種就被培育出來了(這些草莓一般都是通過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變種間雜交產生的),這些草莓都是在最近三四十年間被培育出來的。
在動物有獨立性別的情況下,新種族成功形成的重要因素是防止雜交,至少某些地區的一些動物種族就已經被保存下來了。對于這點,封閉土地在其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四處流浪的野蠻人,或者開闊平原上的定居者,所飼養的同種物種很少有多于一個品種的。鴿子是終身相配的,這一點為養鴿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即便各品種的鴿子被混養在同一個鴿舍里,還是能保留許多品種的血統純正并對之加以改良。這些條件為新品種的形成必然提供了巨大的優勢。我可以補充一下,鴿子能大量而且非常快速地繁殖,把劣等的鴿子殺掉用來做成食物,就能把它們淘汰掉。在另一方面,由于貓習慣在夜間漫游,因此很難對它們的交配進行控制,雖然它非常受婦女和小孩的喜歡,但很少能有一個獨特的品種被長期保存下去。有時我們所看到的獨特品種,幾乎都是外國進口的。雖然我并不懷疑某些家養動物的變異要比其他一些家養動物的變異少,但貓、驢、孔雀、鵝等物種的獨特品種竟如此稀少甚至根本沒有變種,出現這種情況,應主要歸因于選擇在其中沒有起到過任何作用。貓的原因是難以控制其交配;驢的原因是其只被少數窮人飼養,而且幾乎沒人關注它們的繁育,但在最近幾年,在西班牙和美國的某些地方,由于仔細地進行了選擇,驢已經發生了意外的變化并得到了改良;孔雀的原因是難以飼養,而且其種群數目非常少;鵝的原因是因為其只在兩種目的上有價值,即作為食物和提供羽毛,而且沒有多少人對鵝獨特的種類感興趣。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所說的那樣,雖然鵝在家養的條件下有細微的變異,但它似乎擁有那種非常難以變異的體質。

甜瓜
甜瓜,又名香瓜,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蔓性植物,原產于印度。達爾文認為,甜瓜變種的種子,比同屬任一物種的種子都要大。
有些作者認為,家養動物的變異量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極限,在此之后,就絕不能超越這一極限了。在任何情況下,如果隨便地認為已經達到了極限,未免有些輕率,因為在近代,我們幾乎所有的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在許多方面都被大大地改良了,這也從一個側面表示變異仍然在進行。如果斷定那些在今天已達到了極限的性狀、在保持了數世紀之后被固定了下來的物種就無法在新的生活條件下再次變異,那么這樣的斷定同樣也是輕率的。毫無疑問,正如華萊士先生所指出的那樣,極限會在將來的某一天達到的,這種說法很合乎實際。比如,任何一種陸地動物的行動速度必然有其極限,因為決定速度快慢的是摩擦力、身體的重量,以及肌肉纖維的收縮力。但是與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有關聯的是,同種家養變種在每個性狀上的差異因受到人類的關注而被選擇的情況,要比同屬的異種間受到人類的關注而被選擇的情況多。小圣·提雷爾就曾根據動物的體形大小證明了這一點。在顏色方面也是如此,在毛的長度方面大概也是這樣。速度可以決定許多身體上的性狀,如“伊克立普斯”馬跑得最快,駕車馬體力強大無與倫比,同屬的任何兩個自然種都無法同這兩種性狀相比。植物也是如此,豆和玉蜀黍的不同變種的種子,在大小的差異方面,可能比這二科中的任一屬的不同物種的種子都要大。這種意見對于李樹的幾個變種的果實也是適用的,對于甜瓜以及其他許多類似情況就更加適用了。

金魚 攝影當代
金魚,鯉科,鯉亞科,因為和鯽魚同屬于一個物種,所以又稱金鯽魚。金魚分為文種、龍種、蛋種三類,顏色有紅、橙、紫、藍、墨、銀白、五花等。金魚起源于我國,我國12世紀就已經開始金魚養殖的遺傳研究,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我國引種的。
現在我要對家養動物和植物的起源進行一個總結。生活條件的變化是導致變異出現的最具重要性的因素,它既直接作用于物種的體質,又間接影響了物種的生殖系統。如果說變異性在所有條件下都是有天賦的,而且是必然會出現的,那么這一觀點無疑是錯誤的。遺傳和返祖的力量決定了物種的變異是否能一直發生下去。變異是受到許多未知法則支配的,其中相關的生長大概是最重要的。其中部分原因應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生活條件的作用,但這個程度到底有多大,我們其實并不知道。有一部分原因,甚至很大一部分原因,應歸因于器官的增強使用和不使用。這樣,最終的結果便無限復雜了。在某些事例中,不同純種的雜交在品種的起源上,似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任何地方,一旦一些品種形成并在偶然的條件下雜交后,由于選擇的作用,將毫無疑問地對新亞品種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但雜交的重要性曾在動物和實生植物中被過分地夸大。雜交對那些通過插枝、芽接等方式進行暫時繁殖的植物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栽培者可以不顧慮雜種和混種在變異上所具有的極度不穩定性以及雜種的不育性。但由于非實生植物的存在只是暫時性的,因此它們對于我們而言并不十分重要。我深信選擇的累積作用,無論是系統性或更迅速地應用,還是無意識或緩慢更有效地應用,都超出變化的所有原因之上,它似乎是最有影響力的“力量”。

動物界“傳統”的譜系樹
達爾文的許多進化論觀點來自法國博物學家布豐。綜觀布豐在生物學上的貢獻,首先,他將進化概念帶進科學領域;其次,在提出地球的新年代紀方面,應更多地歸功于布豐;此外,他還是生物地理學的創始人,他將物種按它們來自哪個國家加以整理排列,并歸類成動物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