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多練少買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收藏領域學徒也是同理。如果你很幸運地進入一個正道的收藏圈子,首先古玩基礎知識和收藏方向是必須確定的,你不能什么都收藏,必須得有主次和輕重,如唐宋元明清各朝瓷器,或者某個地方窯口的瓷器,從文化歷史、器形工藝、色釉等各個方面考慮,制定你的收藏計劃。你有大錢可以從大處著手,有小錢可以從小處著手,子彈最好打在一個門類藏品上。然后不要急于下手買整器,應該認認真真地搜集窯址標本和基建工地出土的相關標本。研究窯址標本的工藝特征和各種釉面特征,熟悉各個地層出土的“坑口”皮子特性和釉面腐蝕的老化程度。甚至還要仔細研究標本斷面胎料燒結狀況和手感。反反復復地研究和對比,同時還要和相同的館藏藏品對比,什么時候感覺這些標本和館藏都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兒女一樣熟悉,你的悟性和眼力自然會大大長進。圈里都知道,挖墓和挖瓷片的鏟子,雖然不是專業搞收藏的,但他們非常熟悉自己領域里的瓷器真贗。因為他們經手多了,各個坑口出土的真貨在他們腦子里已經形成牢固的思維定式。比如景德鎮的鏟子和擺攤販子就非常熟悉景德鎮窯口的整器和窯址殘件標本,在景德鎮高仿如日中天的今天,他們大多數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練就一副好眼力。尤其星期一二的國貿市場,總能碰到全國來此練眼力的專家和藏家。
老師說一百句經驗之談,還不如你自己踏踏實實地練習“眼力”。作為一個老手,都要時刻嚴守多練少買的鐵律,何況剛入道的新手。這里的買是指價錢大的整器和殘修器。在正道的圈子里,買一些可靠的標本是必需的,在市場上買一些價錢小的普品也是有必要的,否則怎么練?當你在市場上下手買標本,真品率達到90%以上,再考慮標本和整器轉換的練習。行里都知道,標本玩得好,面對整器還是很怯場,畢竟一個是局部和一個是完整的思維概念。很多玩片厲害的行家,下手整器就不一定得心應手了。這是一個眼力和經驗知識綜合的考量,即便能看“對”,但能不能看“死”,就考驗“眼力”的毒性有多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