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3戰網測試
書名: 星辰大海之路作者名: 瘋之力本章字數: 3027字更新時間: 2019-07-23 19:38:00
楊辰道把編寫好的戰網程序安裝到了逐日網城的服務器上,然后給徐韻文和趙成兩人詳細講解起來。
整個戰網程序分服務端和客戶端兩部分。嚴格來說,這種戰網與后世《魔獸世界》之類的網絡游戲有很大區別,本質上它還是單機游戲,只是擴展了一個聯網功能而與。
戰網服務器端的程序只負責提供地圖載入和游戲數據記錄,其他大量的游戲數據運算還是在玩家的電腦上完成。這樣一來,服務器的負載很小,一臺小型的服務器就可以為大量玩家提供游戲服務。
這也是被楊辰道看中的地方之一,整個戰網的硬件投入不大,屬于那種一本萬利的買賣。重生就是這點好,各種撿錢的機會擺在面前任你挑。
大至介紹了一番之后,他讓徐韻文找一些相熟的玩家來進行現場測試,這也是他今天過來的主要目的。
測試是軟件設計里的重要環節。一來是可以修改和完善程序的功能;二來是找程序的bug。特別對于多人協作完成的程序,bug的存在幾乎是必然的,這些bug都需要在測試環節里盡量地找出來,不然上市后想要補救就難了。
這樣一來,測試通常都是一項非常繁瑣和耗時的工作,對于一款大型軟件而言,測試的時間往往比開發的時間更長。
不過楊辰道的測試環節就簡略很多,這戰網程序從頭到尾都是他一個人編的,以他的水平而言,程序出現bug的幾率無限趨近于零。所以他把現場測試的重點,放在玩家的體驗感上。
逐日網城距離周邊的大學都很近,而且這里的游戲氣氛濃厚、高手不少,所以不少大學生都喜歡到這里玩游戲。對于燕京大學的星際協會更是如此,老板徐韻文都是自己人,于是這里便成了燕京大學星際協會的校外駐點。
徐韻文下來時,董海峰和周瑾都在,聽說她搞了這么一個戰網平臺,兩人都來了興趣,連忙招呼周圍的朋友兄弟,第一時間就把戰網的客戶端給裝上了。
打開客戶端,左上角是一個醒目的標識——逐日電競平臺。電競平臺這名字夠高端大氣,有很上檔次的感覺。董海峰與周瑾對望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驚呀之色,他們沒想到徐韻文悶聲不響地就搞了這么個大動作出來。雖然有滿腦子的問號,但徐韻文已經走遠,他倆也沒法詢問,只得又把注意力放回到眼前的客戶端上。
整個客戶端的的界面很簡潔,功能什么的一目了然,很容易上手。兩人按照提示開始注冊平臺帳號,董海峰的帳號是YD-DHF,周瑾的帳號是YD-ZJ。這也是他倆常用的游戲帳號,前面的YD是燕大的拼音縮寫,整個燕京大學星際協會的成員,游戲帳號都以這個規則開頭。
而他們的老對手,水木大學星際協會的游戲ID則以SM開頭,在逐日網城的局域網里,這種以學校名稱開頭的游戲ID還很多。因為一看ID就很容易知道是不是自己人,所以在逐日網城的局域網里,不管是星際爭霸還是CS,經常以學校為單位,拉幫結伙地玩對抗,打得十分激烈火爆。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競爭氛圍,逐日網城才把周邊大學里喜好這兩款游戲的玩家全吸引了過來。這也導致網城的生意火爆得不行,盡管已經擴充到了1500臺機子,但全天的上座率仍高得嚇人,像周末這種時間段,想找臺空機子都難。
很快董海峰和周瑾都登錄了戰網,見到里面有兩個區域的入口,其中一個是星際爭霸,另一個是CS,不過那個CS的入口是灰色的,顯然暫時還沒開放。
點擊星際爭霸的圖際,便進入了相應的游戲大廳。游戲大廳的右側是好友列表,當然他倆的好友列表目前還是空的,之后兩人輸入對方的ID查找,互相加上了好友。
董海峰看著周瑾的ID——YD-ZJ,發現對方的名字后面有個綠色的小方塊,表示對方是在線狀態。他試著點擊了周瑾的ID,下方還彈出了一小小的對話框,表示可以互發信息。
然后他倆把注意力放在了游戲大廳的中央,那里顯示有三種游戲模式,分別是自由對戰、房間模式和歡樂RPG。兩人把鼠標放上去,系統就顯示出了相應的介紹。
自由對戰模式是由系統自動為玩家匹配對手進行1V1單挑,而且只有在這一模式下才可以積累軍功,升級軍銜。
房間模式,是建立特定的游戲房間,單挑或組隊都可以,相當于約架,對方只要知道房間號和密碼,就可以加進來開打。
歡樂RPG模式是使用平臺制作好的自定義地圖,是一種另類的星際游戲模式,雖然所有的游戲單元都來源于原版游戲,但玩法卻要新穎很多。
董海峰沒見過這種玩法,十分好奇,于是他便點開了歡樂RPG模,選擇了《雅典娜的守護》這一地圖,開始玩了起來。而周瑾是個單挑狂人,他進入了自由對戰模式,很快系統給他匹配了一個對手,兩人開始對戰起來。
楊辰道貓在逐日網城的三樓,跟蹤著戰網服務器端的后臺反饋數據,做一些程序上的調試。很快,逐日網城里參加測試的玩意越來越多,從十幾個增加到幾十個,然后迅速突破一百、兩百,直到增加到三百多個時,這在線人數的增長勢頭才慢慢停滯下來。
這也是楊辰道預料中的情況,畢竟經常在同一網吧里游戲,相互之間都有些不打不相識的交情,這么一個新奇好玩的戰網平臺,很容易迅速傳播開來。這還是戰網平臺目前暫不支持CS這款游戲,否則參予的人數會更多。
有了三百多個樣本數據作測試也就足夠了。三百多個玩家分布在三個游戲模式里,其中玩RPG地圖的人最多,畢竟這模式很新穎,也很歡樂,自然很容易吸引到玩家。除此之外,另外兩種模式里也有不少人。總共三百多個數據樣本,也夠得上一次小型的壓力測試了。
整整一下午,楊辰道收集了大量的系統數據,包括平均對戰時長、每次戰斗的評分,甚至是服務器的負載波動等等,有了這些數據,他就可以更方便地改進整個戰網平臺。至于徐韻文和趙成,被楊辰道打發下去收集玩家的反饋意見去了。
忙活了一下午,他讓徐韻文把董海峰和周瑾留下來,加上趙成,五人一起在附近的餐廳里吃了個晚飯。
上次游戲大賽時楊辰道就與董海峰和周瑾認識了,雖然他更喜歡低調些,隱藏在幕后操控一些;不過做為平臺的設計者,他也有必要與用戶直接交流一下,畢竟有些事情徐韻文和趙成沒法在中間代勞。而且關于逐日戰網接下來的推廣,楊辰道還有個主意,而董海峰又是燕京大學星際協會的會長,正好可以在一起合計一下。
整整一下午,董海峰和周瑾對徐韻文弄出來的這個電競平臺贊不絕口,直到晚飯時兩人才知道,這一切竟然都是楊辰道的手筆。
周瑾還只是嘆服于楊辰道的這個主意了得,簡直抓住了游戲玩家的G點。而董海峰則看到的東西更多,和周瑾就讀材料與工程專業不一樣,董海峰本就是燕京大學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對計算機技術很熟悉,他能大體看懂戰網的程序難度處于一個什么水平。
董海峰的計算機專業成績還不錯,在系里處于中上游水平,不過他捫心自問了一下,即使能想到這個主意,這套戰網系統他做不出來。這其中涉及到的計算機軟硬件以及網絡協議層面的知識非常多,要想把這套平臺系統寫出來,董海峰估計要達到系里那幾個學霸的層次才行。
而楊辰道才不過是個高三的學生,計算機水平竟然就這么牛逼,這著實令董海峰有些難以置信,于是他試探著問道,“楊老弟,你這編程水平很高啊,這么復雜的系統都能寫出來,實在是厲害!”
楊辰道笑了笑應道:“其實我水平也就一般,編程倒也自學了好幾年,不過這戰網系統也不是我自己一個人能搞定的,其中有不少核心部分的程序是我師父幫寫的。”
“你師父?”徐韻文問道,她從沒聽楊辰道提起過這么一人。
“對啊,在論壇里認識的一個技術大牛,他教了我不少編程方面的知識,這次也多虧了他,不然這戰網平臺哪會這么順利。”楊辰道面不改色的應道。
這也是他之前就想好的,即使要出來拋頭露面,就少不了要面對內行人的置疑,他這個莫須有的“師父”就是他的一個擋箭牌。反正互聯網上牛人多不甚數,別人也沒法一個個去考證。
果然,他這么一說,董海峰就釋然了,不然他堂堂燕京大學計算機系大三的學生,被楊辰道這么一個高中生給比了下去,楞誰恐怕也一時難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