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NEWS 樂壇資訊

⊙外刊介紹

Magazines

⊙文字_群利

《BBC音樂雜志》

BBC Music Magazine

2013年11月號

●當期特邀一百位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各自選出從唱片時代開始至今最好的三位小提琴家,在此基礎上又評選出了二十位最偉大的小提琴家:20. G.埃內斯庫(1881-1955,羅馬尼亞),19. F.P.齊默爾曼(1965-,德),18. R.格貝爾(1952-,德),17. C.費拉(1933-1982,法),16. B.胡貝爾曼(1882-1947,波蘭), 15. L.科崗(1924-1982,俄),14. I.吉特利斯(1922-,以色列),13. A.布施(1891-1952,德),12. P.祖克曼(1948-,以色列),11. A.格呂米歐(1921-1986,比利時),10. I.佩爾曼(1945-,以色列-美),9. I.斯特恩(1920-2001,波蘭-美),8. G.內弗(1919-1949,法),7.J.西蓋蒂(1892-1973,匈牙利),6. G.克萊默(1947-,拉脫維亞),5.N.米爾斯坦(1903-1992,俄-美), 4. Y.梅紐因(1916-1999,美),3. F.克萊斯勒(1875-1962,奧),2. J.海菲茨(1901-1987,俄-美),1. D.奧伊斯特拉赫(1908-1974,俄)。

●NAXOS在2013年9月份發行的新唱片中,重點推薦的是英國著名大提琴家朱利安?韋伯與其太太程家馨演奏的大提琴二重奏,曲目包括珀塞爾、舒曼、拉赫瑪尼諾夫、圣-桑、德沃夏克等人的作品。程家馨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后曾在上海交響樂團工作,1999年赴新西蘭奧克蘭深造,2006年應韋伯之邀赴倫敦,不久兩人結婚。在名為《兩把大提琴的故事》(A Tale of Two Cellos)的唱片封面上,這對大提琴伉儷提著樂器相擁而行,顯得親密而默契,這樣的黃金組合令人聯想起保羅·托特利埃夫婦的琴聲。大提琴二重奏的唱片十分少見,本張唱片無疑值得收藏。

●Chandos最近推出旅美鋼琴家王夏音的專輯《美國鋼琴協奏曲》,作品為格什溫、科普蘭和巴伯的協奏曲。有評論稱贊她“具有輝煌的技巧和良好的音樂素質”,此前她已錄有數張唱片。王夏音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1997年赴美就讀于曼哈頓音樂學院,是當今在歐美聲譽很高的青年鋼琴家。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3年11月號

●第十一期為本杰明·布里頓特刊,以紀念這位英國作曲家誕辰百年。就歌劇而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英國幾乎沒有什么能長久維系的歌劇文化,年輕的布里頓也難以獲得像比徹姆、博爾特這樣的指揮大師的器重。隨著二戰的結束,對往后國內音樂生活去向的思考促使布里頓決心要復興英國歌劇。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努力奮斗了幾十年,創作了從《彼得·格賴姆斯》《比利·巴德》到《命終威尼斯》等多部重要歌劇,終于確立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主要地位。布里頓在晚年曾欣慰地表示:“我為我們能夠擁有卓越而又具生命力的民族歌劇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是藝術和實質性的成功。”在11月22日布里頓誕生之日,其出生地洛斯托夫特將演出歌劇《諾亞的洪水》,指揮是研究布里頓的專家保羅·基爾迪亞,他也是布里頓傳記的作者,雜志特邀他撰文介紹布里頓如何使英國歌劇得以復興。

●一百年前的8月3日,以小提琴家阿道夫·布施為首的弦樂四重奏組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首次亮相,演奏貝多芬的《F大調四重奏》(Op.59, No.1)和舒曼的弦樂五重奏(Op.41, No.1),他們的精彩技藝引起轟動,輿論稱堪與約阿希姆四重奏組媲美。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布施四重奏聞名于德奧繼而整個歐洲,尤其是意大利,他們還在1933年勇敢地拒絕了希特勒政府的邀請。

●在2013年編輯了瓦格納、威爾第和布里頓的紀念專刊;明年將要紀念的作曲家主要是理查·施特勞斯(1864-1949),其他還有格魯克、C.P.E巴赫和拉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金门县| 赤城县| 县级市| 建昌县| 于都县| 梨树县| 乌兰察布市| 宁德市| 盱眙县| 巴林左旗| 阿克陶县| 尖扎县| 株洲市| 盐城市| 民勤县| 邹平县| 永清县| 双江| 南澳县| 井陉县| 顺昌县| 河东区| 定日县| 鹤山市| 闽侯县| 河池市| 繁峙县| 西平县| 鹰潭市| 东海县| 富源县| 贵溪市| 乌兰察布市| 通道| 封丘县| 德江县| 霍林郭勒市| 荔浦县| 安丘市|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