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元嬰
- 天人演武
- 丹綴
- 2732字
- 2019-06-09 21:03:11
宋漓心中隱隱感到不對,急忙問道:“這是怎么回事?”
這時就不能亂說了,這丫頭明顯是好心辦壞事,若知道真相,心神怕是直接崩潰,日后武學不得寸進。
“定是師傅借你龍城秘寶突破的威勢!”
宋漓一呆:“龍泣劍在清寧宮密庫之中,為何會是別院方向?”
承寅虎當然不知道龍城秘寶的特殊性,心神一轉,趕緊道:“不用管了,可能是師傅得聽此等好消息,有感而發,說不得借此契機直接突破了呢?”
有感而發是真,借機突破也是真,然而若不得突破,只怕會走火入魔。
接下來,承寅虎找了各種借口纏著宋漓,就是不讓她去別院。宋漓無奈,只能順著承寅虎的話,帶著他逛起了龍城。
————
劍藏鋒心神錯亂之際,只覺一道他人真氣渡入體內,直接將自己躁動真氣鎮壓。心神略有一絲清明,聞聽有人喊道緊守心神,不敢猶豫,收束全部心神,全部用來控制體內真氣。
“大伯,這是怎么回事?”
劍藏鋒心神回籠,開始撫慰體內真氣。片刻之后,老者感到劍藏鋒體內真氣略有平靜,立即收功,也不理問話的宋承道,運功托起劍藏鋒,就向清寧宮奔去。
清寧宮中,找了間無人使用的靜室,將劍藏鋒放了進去,然后又回到了別院。
“昨夜阿漓找龍前輩商討助人事宜,我還以為是那一位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沒有多問。誰知居然是你等自作主張!”老者對著宋承道冷哼道。
苦笑一聲,宋承道無奈道:“大伯,你倒是給我解釋一二,我等也是出于好心,劍兄現下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我輩習武練功,所求道心不是斷絕七情六欲,就是恪守己道。心與己道相合,功行一日千里。與己道相左,則停滯不前。”
“方才情況來看,此人定是不愿假借外物之輩。你所提出用龍泣劍幫其突破,此乃合乎相取之道的正當謝禮,然而借外物突破又不符其道心。兩者沖突,道心不穩,是以才有此前狀況。”
宋承道呆滯道:“為何我等從來沒有這等情況?”
老者教訓道:“你現今三十五歲,才是先天小成,如何與這種劍指天人之輩相比?”
看著略感慚愧的宋承道,可能感覺口氣過重,老者又開口道:“這也不能怪你,身為宋氏嫡傳血脈,為傳承龍泣劍,卻是耽誤了你自身修行。”
宋承道還有兩個同胞兄弟,只此三人為宋氏嫡脈。其父身為上一代劍主,多年前龍君失控,進犯東洲,是役,其父身死道消。為傳承龍泣劍,時年十六的宋承道與其兄長,只能選擇成婚生子,元陽早漏,耽誤了自身修行。
承寅虎大舅酈蒙德可以年過三十仍不成婚,只因其有望元嬰。
而宋氏旁嫡之分,只以劍主為準。新任劍主未出,則上任劍主所出子嗣皆為嫡系。
——————
承天劍派有規,劍派中人是為劍奴,須立誓終身侍奉劍道,無論此前姓甚名誰,皆改以劍為姓,以示對劍之誠。
劍藏鋒為劍派收養孤兒,天生百脈具通,五歲吐納,七歲識氣,九歲練氣,無有經脈阻塞之憂,十歲功法大成,十四歲勘破分氣之法,得入先天境界。
不僅如此,劍藏鋒似為劍而生,乃劍派天神魔之一的神劍劍主。派中劍法,一學就會,無有不通。一顆劍心通達剔透,近神而不近人。
此人是完美的劍奴,卻不是合格的劍客。
所幸他得成先天之后,行走天下之際,識得一幫好友,將其拉下凡塵。
失神劍而得劍果,以人心替天心,以我道行劍道。劍藏鋒至此,正式邁步承天劍道,修為突飛猛進,二十三歲便已先天大成。
來到東洲十年,劍道元胎早已成型,卻不得凝形化嬰,讓他內心焦躁不已。
此次宋氏謝禮,將元嬰道果擺在面前,瞬間而起的貪念,之所以震動道心,只因焦躁之下,劍藏鋒內心早已起了自我懷疑的念頭——我之所得,是基于努力,還是基于天賦?
“徒兒,你可知為何我劍派中人皆為劍奴?”
“只因,承天之劍,是為天道之劍……”
思及臨行前師尊所言,劍藏鋒心下大動。
“承天之劍,是為天劍。以人心替天心,我之劍法,早已脫離天道,難怪當初修為大進,原來是我派以天道之劍,衍自我之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道之下,機鋒暗藏,人人平等!
人有命,而天不定,承天之劍,劍斬人命之窮盡,以衍人道之無盡——此為承天劍道!
頓時,上丹田識海內,早已成型的劍胎光芒大作,帶動劍藏鋒全身真氣透體而出,就連氣海旋渦深處的氣旋都不復存在。
武人用吐納開辟氣海,修習內功之后,將氣海凝結于一點,此是氣旋種子,乃一身內功之根基。
是以吐納開辟的氣海,可以修煉各種屬性的功法,而修煉內功凝結氣旋之后,再想轉修就難上加難。
常言所說全身真氣點滴不剩,是指氣海之內,除去氣旋種子全部用盡。行功壯大氣海,實際上是壯大氣旋深處的氣旋種子。
若連氣旋一起散去,就是內功全失。
劍藏鋒此刻,除去先天真氣滋養的肉身,與普通人無異。
劍魂帶動其全身真氣,飄至天空,瞬間九成真氣四散消失,只留下一道白金色的內氣,將劍魂包裹其中。內氣之中,劍魂加速旋轉,無窮外氣洶涌而至,五光十色,好不壯觀。
劍魂從中,只取單一外氣融于所剩的內氣當中,不一會兒,一道金線,由劍魂劍尖垂下,直連劍藏鋒天元。將重重新煉化的內氣,傳入其體內。
劍藏鋒心下有感,趕緊行功,再辟氣海。
清寧宮內,宋氏靜修長輩,有感而動,統統走出宮門,將整個清寧宮讓給了劍藏鋒。
之前老者命宋承道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可跨入清寧宮一步,以防打擾到劍藏鋒突破。
龍城之中,纏著宋漓的承寅虎,神魂探知遠處動靜。不知此等聲勢是突破元嬰所致,大驚之下,拋下宋漓,直接趕往宋府。
宋漓不明所以,跺了跺腳低罵一聲,就追了上去。然而承寅虎以外氣代精氣,修煉效率更高,體魄漸強,哪是她能追得上的?
根據神魂感應方向,來到清寧宮外,見一群人守門而坐。眼光一掃,只有宋承道為他所識,趕緊上前問道:
“是不是我師傅出了什么事?”
宋承道以為承寅虎適才也在別院之中,沒做他想,回道:“賢侄不必擔心,劍兄正在突破元嬰境界。”
放下心來,知道師傅已然勘破心中執念,借機之下突破此前境界。眼神一轉,又道:
“等下宋漓來此,你們一定要說這是師傅借助秘寶所致。”
承寅虎不知宋漓可以溝通秘寶,然而宋承道卻熟悉此中事由。感激道:“多謝賢侄提醒,然漓兒可以與龍泣劍溝通,這個借口卻是不能用,等下我等只要咬定此是劍兄有感而發所致即可。”
隨后又驚嘆道:“沒想到賢侄不僅武藝高強、謀略過人,對于武道心境,也有如此了解。”
昨晚與宋承恒相談之時,當然有提到歸程路上所發生的比武之事。宋氏懷疑承寅虎是天人轉生,但是其出生來歷干凈,與天人境界不符,為了不惹人生厭,只能放棄探知想法,然而卻不妨礙此刻小小的試探一下。
承寅虎裝作不懂,微微一笑道:“這都是師傅教導的好。”
見好就收,宋承道也不糾纏于此。
“我宋氏長輩說,劍兄此次行功,預計要耗時一年,不知賢侄是想在我宋府等候,還是想先行返回凌波城?”
思索一二,承寅虎回道:“懇求宋大叔派人向我外公說明情況,我就厚臉留在宋府做客了。”
宋承道大笑道:“不礙事,不礙事。賢侄在我宋府,就當在自家即可,不用見外。”
見宋承道一副看女婿的表情,讓承寅虎臉色一黑,心道待我功體小成,就偷偷溜走,這宋府待滿一年,怕是真要喊你宋承道一聲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