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本天上人,縱火下凡塵(十)
書名: 燭之黑夜作者名: 道君子本章字數: 2037字更新時間: 2019-07-10 22:10:57
皇宮.金器殿
聶鳳收拾好妃子的尸首便對著皇帝說道:“不日將需要陛下掌控朝廷,第一件大事,當支援鎮南關。”
“當然!”
聶鳳得到回復后便要轉身離開。
“等一下!”皇帝叫住了聶鳳。
皇帝脫下內衣,從內衣的夾層中抽出了黃色的東西……
圣旨!
皇帝將圣旨遞給聶鳳:“我父皇給我留下這么大的爛攤子,又只給我留下一道我想了一輩子都不會用到的圣旨,沒想到……”
聶鳳打開圣旨,一道只等填寫旨意的空白圣旨,不過左下角的璽印足以證明這道圣旨力量。
“謝陛下。”聶鳳拱手退出金器店。
“別讓朕失望啊,如若敗了,我就成為大唐的罪人了。”
皇宮內外有兩個頂尖的人物堵上了身家性命,只不過一位是被動的放手一搏,一位是主動的臨危受命。
玄府.
“你可有什么計劃?”自從見識到聶鳳的不凡,玄門禮便重視聶鳳的意見了。
“您在文壇的學生不是很多嗎,反正那些文人沒事干,讓他們去各大府上鬧事,哦不是,是去吸引注意力,拓跋浚的守城部隊有一半已經被他控制了,在加上城中還有很多風雨樓的人,直接沖入金甲衛奪取軍權,再上皇城昭示天下。”聶鳳拿出皇帝給他的圣旨:“沒想到這位皇帝可真是夠有決心的,也不給自己留條后路。”
“哼,他在這個位子上就如同行尸走肉,還不如賭上一賭。”玄門禮接過圣旨感嘆道。
朝廷腐朽已久,即便是這次政變造成的傷害較小,大唐恐怕也是大傷元氣。
“不過我們要快,越快支援越好,如果政變成功,要分出哪一軍支援鎮南?”
“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支援才能抵達,而且城中的將士不宜調動。”
“玄公了解懷仁王嗎?”
“這個你恐怕要問問皇帝了,畢竟,他們是親兄弟。”
“政變結束我就會前往鎮南關了,剩下的就靠玄公的了,今后大唐的興衰與否就在明日了。”聶鳳微微拱手。
玄門禮回禮:“愿我大唐浴火重生!”
………………
太陽終于在夜幕中脫出身形,凌亂的氣息縈繞整個京都,非常之時總是能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今日的早晨極為安靜,就連十里街的鬧市也是安靜的出奇。
風雨樓的第二樓矗立在京都外城的中心,環顧四周,只有一些不知何去何從的游子默默行進。
樓中酒香四溢,只不過里面的人幾乎是武裝道牙齒,腰間的腰牌將風雨樓徹底帶入大唐的明面上。
今日,死亡和重生。
聶鳳坐在二樓的雅間,身邊一位清秀雅致的女孩為他捏著肩膀。
太陽的光芒在他的眼中映襯出來,仿佛可以射出光亮的雙眸。
“公子要不要先睡一會兒?”女孩是第二樓的樓主,得到總樓的命令無條件服從眼前年輕的公子,她便知道,京都恐怕要變天了。
“皇帝那邊……”
“照您說的,都辦好了,我調了盡百位武林高手潛入皇宮,可寶萬無一失。”女孩回答道。
“其實,在沒有見他之前,我本以為將其取而代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沒想到見了他一面還是改變了我的想法。”
“您若可以取而代之我相信,不久整個天下都無法阻擋您的腳步。”女孩恭維道。
聶鳳笑著搖頭:“不,我取他再找個人代之,我可不想坐他那個位置,麻煩死了。”
女孩心中詫異,這皇帝不是人人相當的嗎?即便是女人也無法抵抗權利的誘惑,更何況是一個年輕人?
“世間紛爭,我本無意,奈何身不由己啊。”聶鳳感嘆魔洛克口中那個背后人的強大,不過:“前方總有路,誰能阻我?”
女孩雖然不知道聶鳳在說什么也還是被他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魄所打動。
女孩顫抖的手開始了不老實的行為。
聶鳳鄙夷的看著她:“老子可賣身不賣藝!”
因為他的另一半大腦無法運轉導致他所有的推測以及部署都不是很全面,這有可能導致巨大的錯誤,但是,正因為缺少了絕對理智,他才找到了自我的歸屬。
一群群文人墨客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戰爭,在所有人都在睡夢之中。
朝廷的太師,宰相,御史臺等十幾個掌權者的府邸遭到了幾百人的圍堵。
大理寺以及守城的人得知后派兵迅速前往控制場面。
這就給了站在另一方人的機會。
“今日殺入皇宮,保吾皇無恙,替天行道,清君側!”
拓跋浚迅速整理金甲衛,帶著幾百人突進皇宮,皇宮的內衛未等有所動作便被奪了軍權。
皇帝從昏暗的地窖中走出,他望著天空冉冉升起的太陽不禁淚流滿面。
而此時,聶鳳拿著圣旨帶著風雨樓直襲守城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師王竹,左宰相何旭,驅國公張橫,大理寺卿王千乾,戶部尚書茍何鐘等人蒙騙圣上,貪贓枉法,隱瞞軍情,知而不報,尸位素餐,企圖顛覆我朝,今圣山明察,賜斬立決!”
宣讀的圣旨宛如一道道飛鴻一般傳遍整個京都。
被士子包圍的何府也收到了外面傳來的消息。
何旭猛然癱倒在地,口中低估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父親,不如殺出去,我們在董將軍那還有聯系!”
何旭搖著頭:“沒機會了。”
就如何旭所言,聶鳳出手了,定然不能讓他們活著走出家門,即便這要將整個大唐的高層全部廢掉,因為一旦讓他們活便都是變數。
聶鳳雖然無法完美的布置,但也不會再生變數。
聶鳳帶人占了主城,望著城中來來去去的軍隊,皇帝帶著玄門禮站在高臺之上,他激動看著眼前是景象。
自從他繼位以來便沒有出過皇宮,而今日,他終于真正的站到了這個位置了。
“傳令,拜玄門禮左相之位,權戶部尚書一職,擢拓跋浚為太尉,總管京都所有軍隊,兼兵部尚書,拜李青君為國師,行鎮南大將軍,即刻出城馳援鎮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