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間齊久矣,雖齊王信任他,薛公禮待他,然齊國朝政為薛公把持,國富兵強,蘇秦有計不得使。一天,一門客私下告與蘇秦,齊國貴族田甲欲反。蘇秦聽聞此事,并未將其告與齊王、薛公,而是暗地里加強齊王身邊守衛。
一日,蘇秦與齊王把盞。蘇秦謂齊王曰:“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齊,久矣。朝堂之上眾人聽薛公,而未聽齊王。”
齊王哀嘆道:“薛公好客喜士,名滿天下,眾臣誠服之。”
蘇秦說道:“可如今尤似齊乃薛公之齊,而非大王之齊。”
齊王說道:“寡人憂于此久矣。”
蘇秦又說道:“今齊強盛,皆因薛公,然齊為大王所有,恐其不滿其位。”
齊王笑曰:“薛公大義,不會如此。”
蘇秦亦笑言道:“臣不過酒后胡言,薛公仁義世人皆知。”
幾日之后,田甲果然謀反。田甲親率數百名牙兵,闖入宮中,劫持齊王,欲齊王退位。
蘇秦聞訊而來,帶領早已準備好的宮庭衛兵沖出,與叛兵相斗。叛兵不敵,節節敗退,最后宮庭衛兵將田甲之眾團團圍住。蘇秦又放入幾百臨淄庶民,使其高呼:“大王賢明,逆臣束手。”
齊王被田甲劫持于眾叛兵中,田甲喊道:“莫再上前,否則王命不保。”
蘇秦上前說道:“逆賊,你已無路可逃,速速放了大王。”
田甲回道:“若放了大王,我命不保。”
蘇秦繼續說道:“謀反乃死罪。但若你放了大王,我替大王主意,可免你族人不死。”
這時田甲望向齊王。齊王驚恐,忙說道:“是的,若放了寡人,寡人饒你族人不死。”
田甲見大勢已去,便釋放了齊王,而自己引劍自刎。眾叛兵見狀,亦紛紛自刎而亡。
田甲劫王后,齊王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有人對齊王進言道:“田甲不過一普通王族,其聲望甚低。若他為王,誰會擁戴他呢?而舉國上下,能讓眾臣和庶民擁戴的除了大王您,就只有薛公了。而以田甲之膽,背后若無人為其撐腰,豈敢造反?”
齊王聽到這話,又回想昔日與蘇秦的酒話,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薛公。然苦于無據,而薛公又勢力強大,齊王只能私下派人調查。
薛公一門客將齊王私下調查薛公的事,告訴了薛公。薛公惶恐,連夜逃回封地薛邑。
蘇秦亦來到薛邑。薛公一見到蘇秦,便對其訴苦道:“先生明鑒,我惜名如命,怎會是那亂臣賊子?”
蘇秦回道:“可如今天下都認為,田甲叛亂乃薛公主使。我于來薛路上,多有議論此事,皆言薛公謀反。”
薛公哀傷道:“無憑無據,怎可斷定我欲謀反?”
蘇秦答曰:“昔日田甲劫王,而大王疑君,君又出逃,此三事聯系一起,世人已斷定田甲之事確為薛公所為。”
薛公苦惱道:“吾實乃負屈含冤矣!”
蘇秦又言:“薛公含冤事少,而大義之名將毀于一旦。”
薛公哀求道:“先生平日多謀,可有解救之法?”
蘇秦冥思片刻,回道:“有。然實難開口。”
薛公忙回道:“先生直言。”
蘇秦說道:“我聽聞薛公門下曾有一客,叫魏子。”
薛公回道:“確有此人,此人因擅自將佃租贈予他人,被我趕走。難道先生想說魏子可救我?”
蘇秦回道:“非也!我聞昔日魏子三次往返收租,未有所獲。而其言:‘有賢者,竊假與之,以故不致人。’因而被你逐出。”
薛公回道:“然也!”
蘇秦繼續說道:“能救君的非魏子,而是那位賢者。”
薛公問道:“此話怎講?”
蘇秦回道:“薛公找到賢者,再贈其千金,以饋其家人。后使賢者往臨淄宮前,為薛公頌賢喊冤,而后……”蘇秦話言至此,突然不語。
薛公忙問道:“而后如何?”
蘇秦說道:“僅憑賢者一言,難以說服,須賢者自刎于宮前,方能震懾人心。”
薛公納之,遂令人依計行事。
賢者感于薛公昔日贈金之恩,今又仗義疏財,現恩人有難,賢者赴死而義不容辭。
那日,晴空萬里,賢者來到王宮門前,路人皆奇,紛紛圍觀。賢者見觀者已足,打開手中竹簡,叩拜道:“薛公一生克己奉公,深明大義,光明磊落,高風亮節,兩袖清風,德高望重。其恨不能為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怎會行弒君叛國之徑?薛公之名,世人皆知,怎會舍得以權換名?田甲之事絕非薛公所為,望大王明察,還薛公一個清白。”念完,賢者引劍自刎。眾人嘩然。
此事很快就傳到齊王耳里。齊王甚慌,于是假意命廷尉徹查薛公謀反之事。不久,廷尉回稟:“田甲之亂,與薛公無關。”齊王便修信送至薛邑。
信上寫道:“田甲之事,寡人已徹查明白,非薛公所為。昔寡人疑君,望薛公見諒。望君不計前嫌,原諒寡人,回宮助之。國中之事,仍須薛公出謀劃策。若薛公回宮,官復原職,待遇倍之。”
薛公閱畢,請來蘇秦,將此信遞與蘇秦,言道:“先生認為該當如何?”
蘇秦回道:“薛公一生為齊勞苦奔波,忠心耿耿,仍未獲大王充分信任。此事雖平,然難言日后大王再提此事。薛公不如順水推舟,向王請辭,另謀高就。”
薛公問道:“何處容我?”
蘇秦回道:“以薛公之才,薛公之名,天下盡可。”
于是薛公回信,與齊王訴曰:“謝大王明察與器重,然臣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深感難再擔齊相之職。望大王體諒,恩準臣告老還鄉,安度余生。”
齊王正為是否同意薛公請辭,這時蘇秦回都,秦王將此事告與蘇秦。蘇秦回道:“一山怎可容二虎。既然薛公請辭,何不順水推舟,準之。而后大王便可獨攬齊之大權,不必再受制于人。”齊王認為蘇秦言之有理,于是批準薛公請求。
之后,薛公去往魏國,魏王迎之,拜為相國。
而薛公出任魏相后,蘇秦便尋機謂齊王曰:“宋王荒淫無度,天下共憤,若齊能揮師擊宋,乃奉天之舉,大王必名震諸侯,且又有實益可得,使齊雄踞東方,成為中原諸侯之長。”齊王從之,于是著手準備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