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東流
網絡上流傳一句話:無論今夜經歷了多少泣不成聲,明早起來這個城市依舊車水馬龍,因為什么也阻擋不了一江春水向東流。
漢樂府詩中有一首文字優美、飽含哲理而又勵志的作品——《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園中青青的葵葉上,清晨長出很多等待太陽曬干的露珠。春天散布恩澤,萬物都呈現一片輝煌。常常擔心秋天到來,茂盛翠綠的樹葉就要衰敗枯黃了。江河東流到海,何時再西流回來?年少的時候不努力,老了就只能遺憾和傷悲了。
這是一首勸誡人們要珍惜光陰的正能量詩歌。實際上,百川東到海,無法復西歸,因為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水流的趨勢是由西向東,最后歸入大海,所以一江春水向東流就代表著永遠也改變不了的規律。生命就如同這個規律一樣,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水不能倒著流,路不能走回頭,人生沒有回程車票。人生不像下象棋,還有悔棋一說,一腳踏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來。人就像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人生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生命都是以時間為細胞而構成的,生命不可逆,時間就不可逆。德國詩人席勒說:“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逝去的時間快馬追不上,壯牛拉不回。日歷每天都在提醒我們:生命之樹又凋謝了一葉。
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嘆。時光有限,生命匆匆,不要等到還沒好好看這世界眼睛就花了。
所以,趁年少,就要努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長歌行》流傳至今的對我們的勸誡。中國古代還有很多類似的篇章。詩歌《金縷衣》寫道:“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唐代詩人杜荀鶴說:“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元代戲劇家關漢卿也寫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這些名句都是在提醒少年時就要珍惜時間。當然,從小努力肯定很好,但如果少年時耽誤了,也千萬不要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數學家華羅庚說得好:“發奮早為好,茍晚休嫌遲,最忌不努力,一生都無知。”人生要切記,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無論何時出發都不嫌遲。
鄧麗君在她的歌中唱道:“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既然無法阻擋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就只能倍加珍惜眼前的時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毛澤東也在詞中寫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些都是教給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