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次反“圍剿”接連失利

1933年5月開始,蔣介石調集100萬國民黨軍對革命根據地展開第五次“圍剿”,其中用于中央蘇區的兵力即達50萬人,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嫡系部隊傾巢而出。蔣介石自任總司令,分北、南、東3路,采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戰略戰術,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四周廣筑碉堡,據稱達14 294座之多,步步為營,逐漸推進。同時在經濟上實施嚴密封鎖,政治上推行清鄉、保甲、連坐、懷柔等政策,企圖以此逐步壓縮、消耗中央蘇區,最后消滅朱毛紅軍和紅色根據地。9月25日,北路國民黨軍總指揮陳誠指揮3個師突然大舉進攻黎川。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正式拉開戰幕。

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政委被架空,指揮權被剝奪。紅一方面軍在博古、李德(奧托·布勞恩)的錯誤指揮下,面對國民黨軍的層層堡壘封鎖和公路切割,拒絕廣大官兵的正確意見,無視二局提供的可靠情報,與國民黨軍展開了處處設防、“全線出擊”、“御敵于國門之外”、拼消耗的陣地戰。歷時一年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損兵折將,接連失利。根據地內紅軍已經進入最困難的階段。整個中央根據地在敵人重兵的猛攻下,日益縮小,原來縱橫千里的蘇區,只剩下興國、于都、瑞金、寧化等縣,周圍戰區敵人的炮聲都已側耳可聞。

1934年8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中央紅軍被迫準備進行戰略轉移。為了做好戰略轉移中的通信保障工作,軍委三局組織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例如編組機動通信分隊、調配無線電臺、代行擬定部隊代號、籌集通信器材等。10月14日,中央紅軍從江西省瑞金和福建省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戰略轉移,即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平舆县| 保康县| 图们市| 崇义县| 襄汾县| 乌鲁木齐市| 南平市| 绍兴市| 南京市| 普兰店市| 开远市| 山阴县| 同心县| 电白县| 临猗县| 内江市| 青岛市| 潜江市| 台南县| 大名县| 宜阳县| 剑川县| 长海县| 玉溪市| 喀什市| 辉南县| 翁源县| 略阳县| 大宁县| 南投市| 大方县| 双柏县| 遵义市| 西畴县| 樟树市| 阳新县| 饶平县| 古丈县| 蒙自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