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通信聯絡試水運動戰

1933年1月,蔣介石在對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圍剿”得手后,即自任“鄂豫皖剿匪總司令”,委任何應欽為“贛閩粵湘剿匪總司令”,集中兵力50余萬人,采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分左、中、右3路,對中央蘇區發起第四次“圍剿”,企圖以其在中央蘇區西部、北部和東部之部隊的協同作戰,殲滅紅軍主力于建寧、黎川、泰寧地區。

這時,中共中央已從上海遷入中央蘇區。在中共中央和蘇區中央局的領導下,紅軍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政委發布命令,對第四次反“圍剿”中各軍團、軍的聯絡和識別信號進行了統一部署,決定趁敵人立足未穩,先機制敵。在周恩來、朱德的組織指揮下,紅一方面軍決定組成左右兩路縱隊,分別迎擊由滸灣東進和南進之敵。經過兩次大軍團的運動戰,先后殲滅國民黨軍第五師周士達旅、第五十二師三個旅六個團、五十九師、第十一師,合計3萬余人,是反“圍剿”中消滅國民黨軍最多的一次。紅軍取得了空前的大勝利。

紅一方面軍首次采用的這種大軍團的高度機動作戰,對通信聯絡的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寅參加了這次運動戰中的無線電通信聯絡工作,初次嘗試運動戰的通信聯絡,出色地完成了保障作戰指揮的任務。

此后,劉寅除繼續擔任蘇維埃中央政府電臺報務主任以外,還參加了反帝擁蘇大同盟、互濟會的工作,并任消費合作社委員。其間參加馬列主義研究會學習。

早在1932年1月,中革軍委頒布紅軍總司令部序列表,軍委第二局列編,1932年10月,在福建建寧正式成立。

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后,根據中央的決定,中革軍委機關進行了整頓并擴編,成立了第一、二、三、四局。其中:第一局,作戰局。第二局,情報局,主管無線電偵察,由原無線電總隊從事偵察工作的人員和電臺組建而成,局長曾希圣,副局長錢壯飛,政治委員李濤。從此之后,軍委第二局就背負起紅軍無形戰線神秘尖兵的使命,像一盞走夜路的燈籠。第三局,隊列管理局。第四局,通信聯絡局,主管通信,既包括無線電通信,也包括有線電通信和簡易信號通信,局長王諍,政治委員翁瑛(后為伍云甫),伍云甫、喻述祥為副局長。稍后通信聯絡局與隊列管理局序列號對調,通信聯絡局改稱第三局。從此以后,軍委第三局就肩負起統管黨、政、軍通信聯絡事業領導機構的重任,架起了如一座彩虹般瑰麗的電波橋梁。

與此同時,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心及附近地區的無線電通信聯絡的工作量也快速增加。總部指定劉寅負責兼管這一部分的管理工作。至10月,已溝通10個電臺的聯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关岭| 都江堰市| 綦江县| 长寿区| 西宁市| 建平县| 孙吴县| 敦化市| 南丰县| 虎林市| 天气| 永寿县| 南丹县| 南木林县| 富川| 博爱县| 枞阳县| 台东县| 旬阳县| 桂东县| 韶关市| 石门县| 策勒县| 乐昌市| 永德县| 阿巴嘎旗| 类乌齐县| 道真| 新和县| 河间市| 吴桥县| 启东市| 大渡口区| 丹棱县| 淮北市| 铁岭市| 安庆市| 庄河市| 凌海市|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