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長安變
- 時空穿梭基地
- 穿心小箭
- 2840字
- 2020-02-27 15:32:13
宴飲罷,羅博回到府中。
捧一瓢水飲了,撤去酒宴上裝出的醉意,與早就等候良久的賈詡相對而坐。
果然不出將軍所料!
賈詡說道。
經屬下暗探所報,董卓或自己,或派人,已于將軍的部下兵將多有接觸賞賜!
其中,高順將軍與黃忠將軍對賞賜財物拜辭不受,而且長居軍中不曾外出飲宴;成廉將軍亦是如此;曹性、侯成、魏續等雖去飲宴但未受財物,只有宋憲、郝萌等經常與董卓軍中部將喝酒,財物多有來往……
羅博邊聽賈詡回報他離開長安后軍中的情形,邊在心里默默思考。
他現在穩穩是董卓下屬第一重將,董卓雖然豪放,但身為一個梟雄,對自己部下如何能有效控制,是怎么也不會掉以輕心的。
先進羅博軍日益強盛,軍中派系,羅博軍已占六七成,加上羅博弄出來的一系列的發明創造,實力越發雄厚,董卓怎會一直認為羅博會老老實實地安心居與他之下?
丁原的例子在前啊!
王允施以美人計,難道沒有第二個自己或王允再在呂布身上來個什么計?
到時候萬一呂布反叛,董卓思考,自己用什么翻盤?
再說,自己的兒子雖然不爭氣,能力不濟,可那也是自己的親兒子啊!自己萬一哪天死了,呂布?誰還能壓得住他?
?
……
而且,在羅博軍中的密探回報說羅博在關東也招納了幾萬兵馬,十余萬流民,放置在洛陽,其所謀非小啊!
這個原來認為見利忘義頭腦簡單的莽夫,變得董卓都有著看不清了……
也越發提防了……
于是,一些計劃,布置,暗暗地安排了下去……
羅博心中也有準備。
畢竟,功高震主,賞無可賞唯殺不可,是華夏文明傳承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君不見,韓信、彭越、英布、徐達、常茂、李善長、李文忠、馮勝、傅友德、藍玉,這些人哪個不是開國功臣?哪個不是無敵名將?
對董卓,羅博這個現代人當然沒什么好感,以往的暴虐不說了,就今天在長安城外發生的這一件事,他就該死!
在暫且平和的關中地區,在自己統治下的普通平民,你他娘的說殺就殺了?這是幾千條人命啊!這他娘的不是兩軍交戰啊!這是我大漢子民普通百姓啊!這是多少人的父母?兄弟?兒女?
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梟雄,怎么能堂而皇之地坐在廟堂之上指點天下?
羅博握緊了拳頭,咬牙想到。
天不收你,我來收你!
義父義子?
我呸!
那是前身認得!
現在換人了!
老子不認了!
你愛咋滴咋滴吧!
與賈詡商議了一番,又與陸續前來的高順、黃忠、成廉等人密議了許久,直到天色漸亮,才陸續散去……
兩方都是暗暗算計,各懷鬼胎,只待某一刻,誰會先揭開蓋子,上演一方大劇……
羅博獨自坐在房中,思慮了良久。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自己來自未來,不是被這時代所局限的人物,不能萬事都按這時代的過程套路辦事,現今到了快要生變的時刻,如果兩方明目翻臉,刀兵一起不知又有多少人亡于戰火,如果不能快速掌握董卓軍所部,弄不好會重蹈歷史上呂布與王允的覆轍,弄得亡命天涯四海奔波,所以,對不住了,既然你對這世上的黎民百姓毫無憐憫對我也有惡意,那么,就讓我快速地結束這一切吧!
……
過后不久,某日風和日麗,董卓在重重大軍的保護下去他所筑的新城也是他財富和家庭所在的重型堡壘郿塢。
剛出長安城四五十里,只聽得天空一聲巨響,恍如天雷劈下,為防刺客身披重甲的董卓,在萬余重甲兵馬的團團圍護下被神人直降霹靂劈開了腦袋,整個的頭顱被炸得粉碎!血肉紛飛腦漿遍地!
帶隊的李傕、郭汜面面相覷面無人色,與一眾兵士全都呆若木雞愣在當場,許久過后紛紛跪倒在地,朝天磕頭求饒不已……
……
遠方幾里地外,遠遠的山坡上,趴著的羅博將巴雷特M82收進了隨身基地空間里,默默地看了看遠方已經躺倒在地再無聲息的董卓,心中默念抱歉,慢慢爬回坡后,騎上了等待許久的赤兔馬,繞了個大圈,回到了長安城中。
長安城內,已經收到飛馬傳報董卓死訊的太師府中慌亂一片。
已經派人去觀察羅博何在以及呂布軍動靜的李儒,聽著回報的羅博及呂布軍中并無異常舉動的情況,陷入了深深地疑惑及慌亂中……
是的,幫助并且執行董卓對呂布軍所有謀劃的人,就是李儒。
如同漢初幫助劉邦處理韓信的蕭何與張良一樣,李儒雖然明知道呂布對董卓軍的重要性,以及呂布軍萬一反叛的可怕性,但為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董卓并且已經與董卓軍牢牢綁在一起無法分開的自己的家庭,李儒還是盡心地全力主持了對呂布軍的滲透與策反。
直到今日,董卓被天雷劈死于重軍之中。
一時間,李儒只覺得天旋地轉。
難道,
我們的所作所為,真的為天地所不容嗎!?
癱坐在地許久,只覺得心喪若死。
直到,呂布軍中掌握了長安城防,羅博來到了自己眼前。
心中呵呵慘笑,李儒強撐起身體,行禮道:
“溫侯……”
羅博緩步過來,攙起李儒,
“文優。”
“太師之事,我已聽聞。君意,我等后事該如何處之?”
李儒心中黯然。
董卓一去,對他如地覆天翻。
眼見董卓去后,軍中可還有能撐起西涼軍的人物?李傕、郭汜不成大器,有勇無謀,牛輔?除了依靠董卓的大勢,自己又有什么能力?至于下余眾將,更無一個是目光遠大之輩,董卓后人?一群婦孺而已,其弟董雯、其侄董璜,也不過是酒囊飯袋而已,只會尋歡作樂,文不成武不就,如果能安穩下來對呂布俯首稱臣可能尚且能留條活路,如果心存幻想,到頭來不過是死無葬身之地而已……
太師不死,如與呂布軍決裂,若事有不利尚能退守西涼做一地諸侯,而今董卓一去,萬事休矣!
唯有激流勇退,俯首聽命,或者還能保全家族,留個善終……
思慮既定,李儒抬起頭來,再拜道:
“太師不為上天所喜,降下責罰,可見天意不在董家,為今之計,唯有將軍可為我軍之主!儒雖不才,愿為將軍牽馬執鞭,略盡薄力……”
“嗯,”
羅博伸手攬起李儒,
“文優過謙了,你的才干,我盡知也,既逢其變,唯有盡力當之,如此,你可隨我一起前去安穩軍心,勿生大亂!”
李儒應諾,與羅博一同前往軍中并發數道軍令至各地戍守的董卓軍將領,安穩軍心,并言董卓此前已有暗詔,萬一有事所有西將軍聽呂布指揮,并入呂布所部,讓羅博省了很多功夫。
又派臧霸等人執手令前去收攏去隨董卓前去郿塢遇變不知所措的那些鐵甲兵馬。
其時,李傕、郭汜驚見董卓被上天責罰死于自己眼前,死狀慘烈,心中害怕,又知前些時日太師與呂布有隙,深恐被呂布以保護主將不力為借口殺了,二人也無老小,計議一番拋開大軍跑了,一路喬裝潛行逃竄至西涼,后被收到消息的馬騰部下收捕抓到一刀砍了那是后話不提……
臧霸等人執了羅博與李儒兩人簽發的手令,將彷徨迷茫的那些董卓兵馬收攏,赦免了他們保護太師不力的罪過,加上又有賞賜,成功地將部隊掌握在手中。
隨著羅博一番指揮活動,部下那些忠心的或原來有些動搖目前卻心思堅定不已的統統各自盡力,加上以前與董卓軍中部將們的交結沒有白費,酒也沒有白喝,在李儒的配合下,將長安附近的董卓軍牢牢地抓住在了手中。
另外,在李儒的勸說下,董卓家里的其余人等如董雯董璜等人也放棄了手里為數不多的力量,連同董卓的婦孺老幼一同歸去了西涼,在馬家暗中的看管下,低調度日安穩維生,也算得了個善終,比之前的歷史里全家不分男女老幼均被滅族不知好了多少。
我終究不是心狠手辣的人啊……
羅博暗嘆道。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比如董卓的女婿牛輔,就不滿羅博掌握了董卓的遺產,點起本部兵馬前去長安奪權,走到半路就被親信部下胡赤兒等人殺了率部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