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范家的事業發展
- 時空穿梭基地
- 穿心小箭
- 2366字
- 2022-05-27 23:33:21
隔日,羅博、老范和范殿賓三人一同在長安城里尋找合適的房子。
至于那幾個堂兄弟們,年輕人愛熱鬧,早就打好招呼后去游逛去了。
一番尋找下來,終歸還是通過專門的房屋中介以前叫牙行的中人,找到了一處院子。
院子在城市的東北區域,雖不是在中心街道上,但也是在一條支路的路邊。
門面據中心街道也就幾十米的距離。也算是兩條路的交叉口不遠。
原房主是個商紳,有商人特有的精明思量。
聽說東洋人已經開始進攻中原地區,而果軍一觸即敗,如果戰況繼續不利,東洋人攻取中原后,必定會一路西進,按果軍的尿性,長安也夠嗆能守住。
所以就未雨綢繆提前開始轉移資產。
在將浮財和生意都轉至蜀中后,商紳一家也都遷至蜀地,余下這一套院子托付給房牙子代為出售。
這是個三進的大院子。
對著街面的是五開間的大門面,青磚大瓦房,還有八九成新。
進去后,通過一扇隔門,后面是一個院子。
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院子里有水井,羅博嘗了嘗,冰涼刺骨的井水入口不禁打了個寒顫。
水是甜水。
不錯。
院子東邊是三間瓦房,中間是廚房,兩側是柴房和儲藏室。
西邊也是三間房,看樣子是原房主當倉庫的。
北面是五間正房。
窗戶上還不同于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家中一樣貼的是窗紙,而是安裝的玻璃。
進入房間,里面的墻刷過白灰,地面也是鋪的青磚,陽光透過窗戶玻璃照進來,顯得屋子里很是亮堂。
這可能是富商待客的地方。
而北屋與西屋交界的地方,是一個月洞門。
通過這個月洞門,就到了中院。
中院的布局和前院類似,都是北面五間正房和東西兩側各三間耳房。
這也是原房主一家居住的地方。
而通過正房西側的門洞繼續走,就到了后院。
后院西側是一個大場院,種著些花草樹木,寒冬時節也看不出是什么品種。
東面是個小魚塘,里面還立著一個小小的假山石。
后院的院墻上開了一個后門,開開門,外面是一條胡同小巷。
站在巷子里,向兩側遠遠望去,是兩條隱約有行人通行的道路。
看完這處院子,老范等人都很滿意。
畢竟他們之前不過是個縣里鄉下的土財主,這種一省首府里的大宅院對他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既然房子相中了,那么就該談價格了。
房牙子表示,因為前房主著急遷居賣房套現,所以價格比往年的價格低了許多。
這座院子,往年間怎么也得兩千塊大洋,而現在兵荒馬亂的,房主只要一千,但是不收法幣,只要大洋。
羅博考慮了一下,又同老范商議了一番,同意了。
老范其實看到要一千現大洋,心里是有些猶豫的。
畢竟是來逃難的,這買了房子了,不就成了久住了?那萬一,東洋人要是打來了,咱們是走是留?走的話房子咋辦?到時候好賣嗎?……
羅博表示一切聽我的,您老人家就別操心了。
先不說鬼子打不打的過來,就算打過來了,它們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撐不了多久了,而且以后票子會越來越毛,有這座房子在這里,它是不動產,之后不管是賣了也好,租出去也好,總是能保值的……
老范也對這些年的物價上漲有認識,但還是有些擔心,嘟囔道,萬一銅關守不住東洋人打了進來,那可倒了霉了……又嘟囔兒子好容易弄了些金銀錢財,這一下子就出去了一千多現大洋,自家啥時候花錢這么豪橫了……
……羅博沒功夫聽老范嘟囔,同房牙子簽好了契約文書,又經過了當地官府和街坊四鄰的簽章佐證,財物兩訖,房牙子將一串鑰匙交給了羅博,忙亂了大半天,這處院子就是范家的了。
回去旅店里取了行李,范母連同金銀花和幾個妯娌們,聽聞已經買好了房,興沖沖地跟隨著老范等人走了。
來到新院子,一群人進了院里,東瞧瞧西望望,對房屋裝潢評頭論足了一番,看到桌椅板凳和床等家具倒是都有,是原房主留下的,雖然沒有鋪蓋被窩,但眾人從老家出來都是攜帶著的,唯有什么鍋碗瓢盆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沒有,于是一群女人又興沖沖地出門去采購兼逛街去了……
傍晚,院子里的炊煙升起,飯菜的香味隨風飄揚,大家聚在一起吃了落在這長安古城的家里的第一餐飯。
結束了一路的風塵奔波,也為了慶祝一下新家的落成,男人們都倒上了酒喝了幾盅。平常不太喝酒的女人們也小抿了幾口。
夜晚,躺在新家的床上,羅博閉著眼想著,這老范一家平安抵達了長安,按歷史看,長安城在戰爭期間一直還算是安全的,自己這也算是幫老范完成了他的心愿了吧?
那么,是不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第一次運用功德大法神念降臨的羅博想著,但一夜也無動靜,羅博索性不在費神,沉沉地睡著了……
……
接下來的幾天,范家的人都在忙著收拾院子,后院的衛生需要打理,前院因為要改成飯店,也有一些需要收拾改造,所以都忙碌不停。
過了幾天,被安排在城門外天天等待迎接趕著馬車前來長安的車隊的堂弟范克達也領著范殿方和栓柱等人趕著馬車隊回來了。
據范殿方說,一路上有驚無險,還算順利,就是過銅關省界的時候交了不少的過路費,才被放了過來。
羅博表示平安抵達就好,至于什么兵痞黑皮勒索點錢財,就當是破財免災了……
四輛大棚子車,和幾匹馬騾,都被安置在后院里了。
人多了力量大,干活也快,沒幾天,院子前前后后都已經收拾好了。
老范選了個黃道吉日,范家的小飯館就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開業了。
范殿賓領著兩個侄子在廚房里負責做飯,另外兩個機靈點的侄子負責迎客端碗上菜算是店小二,老范能說會道算是半個老生意人,在大堂里干起了掌柜的。
鄉村大廚的手藝還是不錯的,小飯館里以特色燴面、胡辣湯、和參考長安肉夾饃與銅關肉夾饃改良出的范式肉夾饃為主,定價也不高,靠著口味獨特用料實在價格實惠等,吃客也逐漸絡繹不斷,從小到大,美名漸漸地開始傳播,也成了長安城里一處小有名氣的所在……
小飯館畢竟不大,用不了許多人,其余的人,羅博安排他們用幾輛馬車在長安城內外周圍從事起了車行出租車的行當。
馬是好馬,車是好車。
收入也還不錯。
一段時間后,用取得的收入又添了幾輛馬車,范氏車馬行的生意也在不斷發展。
在西北長安這些社會經濟相比有些落后的地方,是沒有什么公共交通工具的,后來范家的車馬行在城里和城外鄉鎮劃了幾條固定的線路,又加上騾馬公交車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