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走為上
- 時空穿梭基地
- 穿心小箭
- 2510字
- 2022-04-26 23:04:28
擺擺手止住了女人們的提問,剛在寨墻上同人群談判談的口干舌燥的老范,老范大號范殿元,坐在堂屋里八仙桌旁的太師椅上,端起茶碗咕咚咕咚地灌了一氣茶水,將茶碗往桌上一放:
“今兒是打發走了,得虧克儉,沒放他們進村!我現在想想真是越想越害怕?。傞_始我是想放他們進村吃飯的,沒辦法,怕惹急了他們,怕他們硬沖,咱們的寨墻不高,怕擋不住他們,到時候就不那么好說話了……”
擦擦嘴角溢出的茶水,又嘆道:
“現在想想,真把他們放進村來,那起子賊人里不定鬧出點什么事吶!他們臨走時我可瞅見里面有不少不像是善類的憋孫??!”
“今天得虧是克儉,硬沒讓他們進來!還露了一手好槍法把賊人震住了!賊人才沒敢亂來!”
……
范克儉,嗯,就是羅博神念降臨的這具身體的名字,一看就不是什么莊戶人家的栓柱、瞎鹿、狗剩之類的名字,有些文學功底的意思。
老范范殿元,不是什么普通的鄉下土財主,也是一個有些東西的人啊。
不說別的,就看能將女兒送到省城的新式學校里去讀書的家庭,就知道不是個土老帽了。
一般情況下,這種就不叫土財主,而是比較文雅的說法,叫鄉紳了。
當然了,老范依然有他的局限性……
羅博也坐了下來,喝了一杯茶水。
茶水清醇,口味應該是信陽那邊的毛尖。
他看著這具身體的老爹范殿元,老娘范王氏,挺著大肚子的媳婦兒范金氏,妹妹范星星,皺眉想了一下,說道:
“爹……”
這一聲喊的頗有些艱難,但轉念一想,傳說中貴為阿彌陀佛為了證道,推演大千世界,化身千萬,自己扮演了一個世界中的蕓蕓眾生,自己是自己的父親,自己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是自己的仇人……各種相愛相殺……
豈不是更加臥草……
……
既來之則安之吧……就當是一場戲,自己是個演員吧……
“爹!娘!這樣不成!咱們得走!”
范殿元一愣,還沒說話,自家老婆子已經茫然問道:
“走?去哪兒?”
羅博道:
“去關西,長安?!?
之前,羅博已經考慮過老范一家的方向。
留在當地是死路一條。先排除。
此時,做為屁民螻蟻來說,能勉強活命的地方有幾個選擇:
1,關東。
闖關東,是活不下去的人們在前朝末年和本朝初年的無奈的選擇。而去了的人們也確實能勉強活下去。
但去的人們,大都是燕趙、齊魯一帶的人,相對老范家所處的中原,去的倒不多。
——此地的人們歷來逃荒都是習慣性奔西面去了……
而且,此時的關東,處于鬼子的占領統治下,與其他沒有選擇的且不知前路如何的人不一樣,知道鬼子最多還能撐三年就將在米國和露國的夾擊下崩潰,羅博不想去當亡國奴,做順民。
排除。
2,山區。
躲到人跡罕見的山區,等到幾年后天下太平了再出來,說的容易,聽著簡單,但可操作性不強。
世外桃源實難尋找。而且人作為社會生物,獨自或者少量的人在深山峽谷之中過活,其中的艱辛是你想象不到的……
深山老林意味著沒什么能耕種的土地,而且地處中原,能供食用的野物和產出都伶伶無幾,食鹽、藥品、糧食,無一不缺,坐吃山空之下,就能夠攜帶去的一些糧食物資,能撐多久?萬一有個疾病,又怎么應對?更別提,還有自己這具身體馬上就要臨盆的媳婦……
所以排除。
2,大城市。
此時的大城市,與后世的大城市一樣,無論如何還是比農村里好活命的……
但同關東一樣,北方及沿海地區的大城市,在這個年代,都已淪陷……
可去的,濠鏡倒是一個選擇。
同日英宣戰后淪陷的某港不同,
終華日一戰,濠鏡倒是始終保持著和平與中立,沒有戰亂……
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說濠鏡從前朝的前朝就已被紅毛人租了下來,與當前戰爭的雙方都無矛盾,無有戰意的;
有說濠鏡的宗主國乃是紅毛人,紅毛人又是南美的巴西國的宗主國,而巴西有鬼子國家的幾百萬人的移民,所以互為人質致鬼子投鼠忌器的;
有說濠鏡的面積狹小彈丸之地,又無軍事價值,得之無益,反而會失去和在歐羅巴大戰中保持中立的紅毛人的貿易往來,及金融交易……
比如瑞士在歐羅巴一樣。
不管怎樣說,反正此時的濠鏡倒是一處不可多得世外桃源之地……
但是!但是,濠鏡距中原著實是太遠了!直線距離一千七八百公里!三千多里路??!
在這沒有高鐵、沒有飛機,(不,有飛機但輪到老范家坐嗎?)的年代,如何拖帶著這一家老小還有孕婦去橫跨大半個戰火蔓延的zhong國?這三千里地的山河?
……
如果老范家身處南方,濠鏡倒是個選擇,甚至再過幾年也不必挪動地方,可以安心地在若干年后再以華僑的身份歸鄉,或者就待機不動直到幾十年后自動回歸祖國的懷抱……
但那只是如果,現今談這些都是空談扯淡了……
向北,向東,向南,皆是戰況正烈的地方。
那么,身為普通人的老范一家,能選擇的就只有這中原人們傳統的逃荒地了
——河東或關西之地了。
河東也不能去。
幾方勢力交錯,也在征戰不休。
唯有此時的關西長安,由于我方的抵抗和地形的復雜,外虜的軍隊一直沒能打過去,加上貴為一省首府,一省臉面之所在,治安尚算大致安定,可以棲身一時。
心中早已拿定主意,羅博面對老范和范王氏,沉聲道:
“對,咱們去長安。”
老范茫然不解:
“為甚要去長安?”
“為了咱們一家活下去!”
羅博道。
老范更加不解:
“咱家怎么就活不下去了?雖然今天給了那些賊人一些糧食,可咱家的存糧還有不少,大不了不往外借糧了,咋還過不去這個災荒?”
唉,因為現在你還沒看見后來的日子啊……
羅博心中長嘆。
還未說話,老范又侃侃而談:
“今年這災荒是大了點,可往年間這災荒還少了?看看前朝完了后這幾十年,啥時候斷了這災荒了?再說了,逃荒怎么也輪不到咱家去逃吧?咱家地多,就算今年大災歉收,也能夠咱們吃飯的??!就連咱的親戚陸人和栓柱這樣的長工們,往年間也沒淪落到讓他們去逃荒吧?除了那些窮的叮當響的才去呢!咱家不至于!”
“而且,現在給他們借出去的糧,過去了今年,來年收成了不都得帶著息還?你爹我的家業咋來的?你要怕糧不夠吃的,咱就不外借了,讓他們逃荒去吧!咱們不去!”
羅博愣了一會,哭笑不得,心中嘆息。
也是,咱們后世人看到這番災荒連年,亂世慘象,當然是感嘆痛心同情不已,可在這當世上生存掙扎的人們,早就習慣了,麻木了,早就對這些熟視無睹了……
在他們看來,四二一九年也不過是個同往年差不多的年景,雖然今年的旱情嚴重了一些,可往年間就多好過了?
戰火、災害連年不斷,苛捐雜稅歷年不絕,年年都有餓死的,年年都有各種疾病災難死了的,全都見慣不怪了……
這苦難的時代啊……
這螻蟻般低賤的人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