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借鹽
- 漢時明月宋時關
- 老白干0
- 2529字
- 2019-07-01 13:01:00
在店鋪后堂,劉客見到了鮑掌柜的族親,負責靖縣鹽務,同樣屬于江南四大鹽商之一鮑氏商行的四級掌柜——鮑長東。靖縣是中縣,各個方面都比只是下縣的定縣要好一些。同樣鮑氏商行派駐在靖縣的掌柜鮑長東,無論年齡閱歷,還是身份地位,都比負責定縣鹽務的鮑春貴要高不少。
所以,已經一無所有的鮑春貴,見到一身富貴穿著的鮑長東,頓時鼻子一酸,眼淚就流了出來。而年逾五十的鮑長東,看到一向精明干練、人情通達的族親,一副叫花子模樣,心中一沉,聲音略帶顫抖的問道:“定縣果真失守了?”
“是,小弟無能,丟了鋪子。只能來投奔哥哥,求哥哥看在咱們同根同族的份上,拉小弟一把。”鮑春貴涕淚橫流,說著便要向鮑長東下跪。
“春貴,你說這是什么話。”鮑長東俯身扶起鮑春貴肥胖的身軀,略帶責備的開口說道:“縣城都被攻下來了,你還能守得住鋪子?你能死里逃生,已經是萬幸了。兄弟放心,老哥哥我一定幫你向東家求情,盡量不讓執法堂追究你的過失。”
“多謝哥哥!”鮑春貴明知家族的執法長老定會將丟失靈鹽的責任算在他的頭上,但有人幫他求情,總比他單獨自辯要好得多。所以,他滿臉動容的向鮑長東道謝。
“老弟啊,你給哥哥說說,是哪里的軍隊攻下了定縣?他們有沒有向靖縣進軍啊?”鮑長東扶著仍舊不能自已的鮑春貴,讓他坐在一張紅木靠背椅上,然后開口問道。
定縣被攻破的消息,幾天前就傳到了靖縣,立刻在縣城中引發了極大的震動。上到知縣縣尉,下至平頭百姓,在感覺不可思議的同時,也深深的為自身安危而擔憂。
因為靖縣距離定縣實在是太近了,騎馬趕路,一天時間便可跑一個來回。而且靖縣和定縣一樣,城中沒有朝廷的正規軍隊,只有幾十個衙役捕快,甚至連與西夏相鄰的邊境上,都沒有一個邊軍駐守。
二十多年前,漢夏和親時,西夏朝廷為了表達愿意促成兩國邊境安定和平的心意,將駐守在白于山北麓的宥州嘉寧軍司撤銷。自此以后靖縣、定縣一線邊境,二十多年來再未發生戰爭。
但這并不能說明西夏與漢朝之間,一直保持著和平。反而是比和親之前,相互之間的摩擦更為嚴重了。但這些小規模的戰爭,都發生在陜西綏德和甘肅秦鳳那邊。而整個延安府已經久無戰事了。所以這次定縣被破,讓附近郡縣的朝廷官員和黎民百姓驚惶不安。
“應該不會,但也不好說。”鮑春貴還沒來得及回答,被晾在一旁的劉客,張口說了出來。
“這位是?”鮑長東一直以為穿著樸素,年歲尚小的劉客,是鮑春貴手下的伙計。
“哦,忘了向哥哥介紹,這位是江南汪家的劉大掌柜。”鮑春貴看到鮑長東一臉疑惑,繼續說道:“也是章家集,章古之章夫子的親傳弟子。”
“哦,章古之。老夫見過幾面。”鮑長東向劉客微微頷首,心中疑惑章古之的弟子找他能有什么事情。就算有事情也應該是章古之親自前來,而不是派一個十五六歲的書童。
鮑春貴看到鮑長東一副沒將劉客放在眼里的高傲表情,先是略帶歉意的向劉客笑了笑,然后起身湊到鮑長東耳邊,小聲說道:“他就是二十年前,那個嫁給了一個姓劉的木匠的汪大小姐,所生的孩子。”
“啊,真的……”鮑長東聽到后,滿臉驚訝地看著鮑春貴。他知道正有求于自己的鮑春貴不會騙他,但這個消息也太過震驚了。二十年前,不顧世俗偏見,毅然與劉木匠結合的汪家大小姐,幾乎成了杭州全城百姓茶余飯后的笑料。鮑長東雖然當時駐守在外地,但之后聽說此事,也是與幾個好友議論紛紛。
“在下有眼不識泰山,怠慢劉掌柜了。”無論鮑長東對汪大小姐是什么看法,也不管他對突然冒出來的劉客是否信任,只要身在江南四大鹽商系統之中,嚴格的上下尊卑等級制度,和無情的執法堂長老,早已教會了他謙虛謹慎,虛懷若谷。
于是,鮑長東在熱情的請劉客就坐,并吩咐伙計上茶之后,陪著笑,小心的問道:“不知劉掌柜親至小店,所謂何事?”
劉客絲毫不在意鮑長東前倨而后恭的態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潤了下嗓子,淡淡的說道:“在下想向鮑掌柜買點東西!”
鮑長東盯著劉客粗麻棉襖上一塊塊烏七八黑的污漬,心中懷疑鮑春貴是不是上當受騙了,畢竟劉客沒有拿出汪氏銅牌,來證明他的身份。
所以,鮑長東先是哈哈笑著兩聲,然后慎重的說道:“小店恐怕沒有劉掌柜想要的東西,因為小店只賣鹽。”
“我就要鹽,但是靈鹽。”劉客之所以來這里,就是要弄點靈鹽,因為章家集的數百村民中,有近百位疍人。自從被雄鷹嶺的強盜劫掠之后,這些疍人,包括劉客自己,已經好幾天沒有使用含有靈鹽的食物了。如果不盡快弄到靈鹽,恐怕這百十號疍人性命堪憂。
雖然劉客知道章夫子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但現在大家畢竟是寄人籬下,劉客也不想再給章夫子增加負擔,只想盡一點自己的力量,幫章夫子分擔一些。
“這……恐怕不太方便。”鮑長東沒有明確拒絕,只是向鮑春貴投去詢問的目光。而鮑春貴知道劉客此行的目的,所以他笑著對鮑長東說道:“老哥哥,你就行個方便吧,劉掌柜也是沒有辦法,才求到哥哥頭上。”
劉客穩穩坐在椅子上,慢慢品著茶,絲毫不擔心鮑長東不會賣靈鹽給他。就算撇去他汪家大掌柜的身份,只說劉客救了鮑春貴一命,鮑長東就不能不幫自己的族弟還這個人情。
別說靈鹽全部控制在官府,學堂,道觀和藥鋪的手中,鮑長東的鹽鋪只賣普通食鹽。劉客聽了鮑春貴和獨眼龍的對話,就猜到了鮑春貴經常向西夏走私靈鹽。
至于為什么走私的是靈鹽,而不是普通食鹽。因為定縣、靖縣與西夏的鹽池縣毗鄰。鹽池縣,從名字上,劉客也猜到西夏那邊不缺普通食鹽。但缺不缺靈鹽,劉客不知道。可是靈鹽在漢朝境內,價格都堪比黃金,要是運至西夏賣不了更高的價格,那鮑春貴還用費勁巴拉的冒著邊境上馬匪的威脅,走私靈鹽?
鮑春貴悄悄走私靈鹽以自肥,劉客不相信臨縣的鮑長東會干凈。但他不想也不愿與他們為敵,也不說破,只擺出一副別把我當小孩耍的表情,看著鮑氏兩兄弟。
但在五十多歲的鮑長東看來,面前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就是一個胡子還未長齊的小孩。但看在鮑春貴的面子上,鮑長東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他十分為難的說道:“靈鹽從南邊運來,直接就入了官府的府庫,我這邊也很難接觸。但既然劉掌柜開了這個口,老夫怎么著也得拿出一些,以表地主之誼。”
鮑長東說著,給一直站在身旁的伙計遞了一個眼神。伙計退下,片刻之后,端著一個托盤,蓋著一塊紅布,走了進來。
伙計十分乖巧的將托盤放在劉客面前,然后退歸鮑長東身后。劉客先是起身,向兩位鮑掌柜拱手施禮表示感謝,然后在鮑長東的客氣聲中,掀開了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