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碳循環
- 微觀啟示錄
- 笨小涵Q
- 1071字
- 2019-08-13 21:05:20
林震對白木天說:“既然你知道科技發展呈Sigmoid曲線增長,那你倒是仔細想想,用十二個空間站作為跳板登陸火星的技術,到底是曲線的初始階段還是曲線的末尾階段?”
白木天一時陷入沉思。曲線的上升階段就是快速上升期的前期,一旦度過這個時期,技術的爆發與收益都會與日俱增。然而無論是月球還是火星,二十年來已經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送宇航員去過。
暫且不說各個國家的航天技術有沒有進步,就說登陸外星能夠給人類帶來的收益其實微弱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是因為登陸外星對人類不好,而是因為登陸外星所投入的成本太高,成本差不多是收益的數千倍。
地球上資源有限,能夠被人類利用的資源更少。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還生活著超過3000萬個物種。人類必須和其他生物共享地球資源,否則其他生物一旦滅絕,人類的末日也不會遙遠。
正因如此,偌大一個地球只能送三個宇航員去往火星一次。這一次壯麗的旅行樹立了人類向星辰大海探索的又一快里程碑,卻也讓人類看到我們所能涉足的星際空間如此有限。
還是那個問題,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的碳源,人類邁向宇宙的極限就是火星。
林震點破一個癥結:“通過在太空種植植物來獲取食物的方法尚不可行,因為植物生長周期慢,且整株植物中,人類能夠食用的部分很少。植物的其余部分只會把碳封存在植物體內,不能被宇航員直接利用。
“可持續性碳循環是人類遨游太空的關鍵。如果無法將有限空間內的碳循環使用,所有星際航海的幻想都只能被封印在科幻小說里。”
白木天的視線漸漸聚焦,他的目光盯著某處虛空,可是他的瞳孔突然越聚越小。他瞇起眼睛說:“現在人類已經掌握了有限空間內碳循環的技術,細胞學院研究的不就是碳循環技術。”
“沒錯。”林震說,“細胞學院模擬動物和植物的碳循環反應,細胞學院的終極目標就是將碳循環生化反應鏈送入太空。
“目前細胞學院對碳循環的研究已趨向成熟,只要獨立實驗成功,這個反應鏈后年就能進入太空實驗階段。”
白木天眉頭一蹙,“這個消息你是從哪里聽來的?”
身為細胞學院的保安隊長,白木天自然能夠接觸到許多學校里的核心文件。之前白木天看過一份紅頭文件,細胞學院將與國家航天局有幾個合作項目,其中就包括碳循環反應鏈實驗。
可是白木天記得清清楚楚,那份文件上明晃晃印著“機密”兩個字。那天開會傳看文件的時候,院長特意強調參會人員不要拍照、不要做筆記。那么機密的文件內容,林震一個離校六年的人怎么會知道得這么清楚?
“因為我也想參與到合作項目當中。”林震無奈一笑,“可惜有人刻意抹黑我的實驗,現在我已經成了全世界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
“你的實驗是什么?”白木天問。
林震從手腕上抽出全息屏幕,上面有一段論文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