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平利堯氏家規(guī)

第一條 啟蒙本則出于《小學(xué)·嘉言》。《小學(xué)》舊題宋代朱熹撰,實為朱熹與其弟子劉清之合編。書的發(fā)凡起例出于朱熹,而類次編定則有出于弟子劉清之。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南宋哲學(xué)家,也是著名的儒家人物、理學(xué)集大成者。

橫渠張先生[1]曰:教小兒[2],先要安詳恭敬[3]。今世學(xué)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益兇狠。只為未嘗為弟子之事[4],則[5]于其親[6],已有物我[7],不肯屈下[8]。病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就。為子弟[9]則不能安灑掃應(yīng)對[10],接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接官長,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徇私意,義理[11]都喪,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

【注釋】

[1]橫渠張先生:即張載(1020—1077),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zhèn)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xué)創(chuàng)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xué)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2]小兒:幼童。

[3]安詳恭敬:古時指教育兒童要注意的四點。具體指:安靜而不浮躁,詳審而不疏率,態(tài)度要謙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4]弟子之事:泛指接受他人教導(dǎo)。

[5]則:表示前后兩事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相當于“所以”。

[6]親:父母。

[7]物我:本義指外物與己身。此處引申指視父母為外人。

[8]子弟:后生晚輩。

[9]屈下:本義指屈己下人。此處引申指順從父母。

[10]灑掃應(yīng)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xué)習(xí)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朱熹《〈大學(xué)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xué),而教之以灑掃應(yīng)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

[11]義理:道德公理。

【譯文】

橫渠先生張載說過,教育幼兒,先要教他學(xué)會安靜而不浮躁,詳審而不疏率,態(tài)度要謙恭,心里要有所敬畏。當代的人不重視禮樂道德學(xué)習(xí),無論男女因從小被過度溺愛,故普遍養(yǎng)成了驕橫怠惰的惡習(xí),到長大成人后,性情則會更加兇悍狂暴。就是因為沒有接受教導(dǎo),所以對待父母時,已經(jīng)在心底把他們當成了外人,不肯順從。這種錯誤的認識長久存在,又會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而愈發(fā)嚴重,至死都改不了。作為晚生后輩卻不能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和朋友相處卻不能對朋友事之以禮,遇到官員卻不懂得恭敬迎候,身為宰相卻不懂得尊重天下的賢士,甚至?xí)恍闹\求私利,完全喪失(宰相)應(yīng)秉持的道德公理,這也全是因為錯誤的認識沒有被糾正,而且隨著生活環(huán)境和所結(jié)交之人的變化而愈發(fā)嚴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宜州市| 布尔津县| 慈利县| 江川县| 东丰县| 盖州市| 广灵县| 汽车| 仪陇县| 四平市| 界首市| 巨鹿县| 平江县| 侯马市| 大厂| 宜丰县| 雷州市| 微博| 泉州市| 公安县| 介休市| 喀什市| 同心县| 阿坝| 当阳市| 梨树县| 邮箱| 新宁县| 民勤县| 武穴市| 绥棱县| 女性| 闽侯县| 荔浦县| 论坛| 峨山| 四平市| 拉萨市| 泽库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