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優秀傳統家訓注譯
- 《安康優秀傳統家訓注譯》編委會
- 595字
- 2019-09-09 16:50:48
第六則 族宜安塋
凡人扦[1]塋卜葬,原為胤育[2]后嗣,務宜明術[3]卜吉,依禮安埋,不可貪謀風水,暴露經年。又不可惑信堪輿,不次扦改。從來吉地難以倖圖,惟在廣積心田,多行善事,自然天理昭彰,必得福地。若巧用心機,陰偷陽侵,雖有佳山佳水,到底成空。但當四時掛掃,毋令伐筑箭沖[4]。且有治葬之法,吾人皆不知行,父母死后,只好修齋,何不多用石灰、砂、炭,培成高冢,結成石礦[5]。今人觀見,咸稱孝子之用心焉。
【注釋】
[1]扦:疑為“遷”字,即遷移。
[2]胤育:延續繁衍。胤,繼承、延續;育,生育、繁衍。
[3]明術:懂得方術。明,懂得、了解、知曉;術,方術,指醫、卜、星、相等術藝。
[4]箭沖:風水學上“直沖為箭沖”,即直沖。
[5]礦:當為“壙”,墳墓。
【譯文】
大凡人們遷墳、占卜選擇葬地,原本是為了延續繁衍后代,務必要請懂得方術的術士進行占卜,依照禮節安葬,不可為了貪圖風水,長年將棺槨暴露在外而不埋葬。也不可以被迷惑、相信堪輿之人,多次遷墳改墓。從來好地很難僥幸得到,只有廣積善心,多做善事,自然天理昭著,必將得到福地。如果使用機巧之心,暗中偷盜、明顯侵占,這樣即使有好山好水,最終也會落空。只要一年四季按時祭掃,不要讓有破壞作用的建筑等設施直接沖犯。本來就有治葬的方法,只是我們不去做,只喜歡在父母去世后延請僧道做法事,何不多用些石灰、沙土、木炭,把墳墓培修高大,凝結成石質墳墓。當今之人看到這樣的墳冢,都會稱說孝子用心、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