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紀律檢查·行政監察

【概況】 2014年,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省紀委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落實“兩個責任”】 各級黨委(黨組)和紀檢監察機關不斷深化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創新,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市委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進行改版升級,黨委主體責任分為5大項25小項,市委書記分別與各縣區委書記、市直部門黨組書記在責任書上“簽字背書”。市委制定《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的意見》,召開落實主體責任集體約談會,建立市委常委班子履行黨風廉政建設集體責任清單和班子成員主體責任、共性責任、個性責任清單。各縣區委和市直部門黨組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建立責任體系,完善工作機制,落實重點任務,形成層層傳導主體責任的良好局面。市紀委制定《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各縣區紀委和市直部門紀檢組及時跟進,從黨內監督、督促檢查、問責懲處、組織協調四個方面,建立了責任清單、審議反饋、協作配合、述職述廉、約談問責、創先爭優等工作機制,實現了責任明確化、具體化、精細化。市紀委對2013年度重點任務考核被評為三類的3個縣區紀委和三類、四類的14個市直部門紀檢組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對上半年查辦案件工作后進的3個縣區紀委分管案件副書記進行了約談。在全市開展了紀律執行情況大檢查,有效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市紀委協助市委制定《2014年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考核辦法》,進一步修訂完善了紀檢監察重點工作考核辦法,對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實行分類硬考核,考核按得分高低評選出一類、二類、三類單位,對單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受到市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處理的,領導班子成員違紀違法受到撤職以上黨政紀處分的,實行“一票否決”,直接確定為四類單位。考核評定為三類、四類的,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問責,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的,實行“一案雙查”。2014年,對26名領導干部進行了責任追究,其中嚴肅查處了定邊縣法院、市第一醫院違規用人問題和佳縣財政局違規驗收項目問題,黨政紀處理6人。市紀委協助市委全面落實省委第一巡視組對榆林巡視反饋意見,完成了9項重點整改任務。結合落實中央第七巡視組對本省巡視情況的反饋意見和整改方案,協助市委制定本市整改工作具體方案,明確3個方面17項整改任務,查處典型案件、治理突出問題、健全規章制度,并對牽頭單位落實整改工作情況開展了督查,有力地促進了任務落實。


【落實八項規定精神】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四風”問題專項整治,嚴格執紀問責,公開通報曝光,有效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開展了“五個一批”廉潔過節專項行動,緊盯關鍵節點,將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連成線,組織了專項檢查、定向抽查、明察暗訪、交叉互查等活動。市縣先后組織81個檢查組,抽調289名干部,累計對1862個單位進行了檢查,市紀委核查問題線索385個,縣區紀委核查問題線索130個。全市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382起,處理513人,其中黨政紀處分256人,警示訓誡202人,通報批評36人,解除聘用合同1人,辭退8人,其他處理10人,涉及縣處級干部25人、科級干部193人。公開實名通報曝光典型問題227起、250人,其中中紀委網站9次公開通報17人。對“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支出管理中存在問題的23個單位有關領導進行了約談,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問責。市委、市政府制定貫徹中省有關規定“八項措施”,對機關單位人員招錄、“三公”消費、國有資產管理等廉政風險等級較高的權力節點加強了防控。制定《關于加強糾正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重點工作的意見》,確定了十項重點任務,以查處問題為導向,有效解決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制定“四個嚴禁”,狠剎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和參加“升學宴”、“謝師宴”活動。制定《關于嚴禁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的規定》、《關于嚴禁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參與賭博活動的規定》,嚴格規范黨和國家工作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行為,嚴禁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參與賭博。開展了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工作,全市116342名黨員干部作出不出入私人會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會所會員卡承諾。市縣兩級公開拍賣超標公務越野車425輛,拍賣上繳財政8073.6萬元;全市5528輛公務用車粘貼了統一標志。全市清理辦公用房面積118294.11平方米,停建樓堂館所8個。


【紀律審查】 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案件線索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市紀委監察局網站開設了民情直通專區,并設立“書記信箱”、“局長信箱”,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加大案件查辦力度,集中力量查處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案件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震懾力不斷增強。2014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472件次,同比增長62.5%;初核1855件,同比增長44.7%;立案1270件,同比增長15.7%;結案1215件,同比增長11.2%;黨政紀處分1399人,同比增長9.6%。查處縣處級干部26人,同比增長52.9%;查處鄉科級干部290人,同比增長100%。開除黨籍71人,開除公職14人,移送司法機關60人,對18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黨員干部進行了公開曝光。嚴肅查辦了市規劃局城區規劃管理處原書記高耿亮、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站原站長艾軍等一批在全市有影響的案件。在3個縣區紀委和3個市直部門紀檢組開展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12個縣區紀委和48個市直部門紀檢組開展了查辦案件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實現了改革工作“全覆蓋”。市紀委向省紀委報送問題線索53件、案件3件,同時也向市委作了報告;縣區紀委和市直部門紀檢組向市紀委上報問題線索316件、案件52件,對19件問題線索提出不同處置意見,對1件案件提出不同處分意見。對信訪舉報反映的黨員干部苗頭性問題,堅持抓早抓小,通過談話、函詢等方式,對55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實施了信訪談話。制定《案件協調移送督查暫行辦法》,對反腐敗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相互移送案件作出明確規定,定期召開反腐敗協調小組會。2014年,公檢法機關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52件76人,審計機關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3件3人,紀檢監察機關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42件,移送的線索和案件,全部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有效處置。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 在鞏固完善反腐倡廉14項制度的基礎上,新推行的6項制度取得明顯成效。63名科級黨政主要領導向縣紀委全會述廉;市縣組織任前廉政法規考試27場,723名擬提拔干部參加考試,其中擬任縣處級干部71人、鄉科級干部652人,6名擬任縣處級干部因考試不及格進行了補考,13名擬任鄉科級干部因考試不及格被暫緩任用。市紀委、監察局與審計局通過協作配合,對232份審計報告進行了有效處置。對市公安局、規劃局、住建局、國土局開展了黨風廉政巡查,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督促整改。全市139個社區居民監督委員會實現全覆蓋。采取“社會測評”和“綜合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85個部門單位進行了政風行風民主測評。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開展了厘權、制權、亮權、督權活動。市級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88項,清理帶有審批和管理性質的“紅頭文件”87份。市、縣部門建立健全職責和人員編制體系,梳理權力事項,明確權力“家底”,細化權力運行流程,分別于7月和9月公開了“權力清單”,做到了定位準確、邊界清晰,權責一致、人事相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結合權力清單制度的推行,在全市開展了廉政風險防控“回頭看”活動,各級各部門普遍建立廉政風險信息庫,細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廉政風險防控常態化機制。領導干部掛牌群眾點名接訪1329批10502人次,受理群眾反映問題1058件,辦結899件,辦結率85%。信訪舉報民情直通車制度有效整合了各類投訴平臺,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01件,解決154件,化解矛盾糾紛97起。便民服務中心推行了“星級”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累計辦結便民服務事項249805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確定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9項重點工作。在村一級落實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制度,開展了清產核資工作,5376個行政村清理出村級資產104.75億元,重大“三資”實行了“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程序決策和臺賬式管理。村民監督委員會納入常態化運行軌道,全市村民監督委員會開展重大事項監督122445項,否決不合理開支304.56萬元。全市2651名村干部向鄉鎮紀委述廉。在176個鄉鎮推行了《村務公開報》,累計公開村級事項21978件。對5035名村干部實施了經濟責任審計,糾正違規金額3720萬元,黨政紀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選取近年來全市查處的典型案例,集中三個月時間,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中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促進了農村黨員干部廉潔自律。


【黨風廉政宣傳教育】 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勢、有特色、有規模、有影響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教育的震懾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市紀委監察局網站設置了17個版塊、55個欄目,平均日點擊量3000多人次,累計點擊量達60多萬人次。依托網站資源,建立了集學習、考試、管理、資料查詢、互動交流五大功能于一體,涵蓋廉政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專家講座、案例剖析等課程的縣級領導和紀檢監察干部在線網絡教育學習平臺。開通了市紀委監察局微信公眾賬號,發布黨風廉政新聞宣傳信息102條。編印《榆林紀檢監察》會刊4期,編發紀檢監察信息52期、黨風廉政建設《手折報》5期。市紀委與榆林電視臺聯合制作《八項規定在榆林》專題欄目4期。舉辦了“我身邊的勤廉故事”征文活動,征集到稿件287件,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2名。組織開展了“廉政文化三秦行”走進榆林活動,市縣巡演廉政文藝節目13場。組織全市黨員干部收看了《小官大貪》警示教育電教片。選取近年來全市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集中三個月時間,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中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促進了農村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市紀委命名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為市級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與佳縣縣委開展了合作共建。


【紀律檢查體制改革】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三轉”要求,聚焦主業主責,在轉職能中精準定位,在轉方式中認真履職,在轉作風中提升能力。市紀委將牽頭或參與的156個議事協調機構,精簡取消147個,保留和繼續參與9個,各縣區紀委也積極清理議事協調機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了主責部門。在完成市紀委第一輪內設機構調整的基礎上,部署開展了第二輪調整,市紀委監察局近75%的力量集中在了監督執紀問責方面。對73個市直部門派駐紀檢組(紀委)實行了統一管理,向5個市屬重點企事業單位派駐了紀委,向33個市直部門派駐了監察室,向2個工業園區管委會派駐了監察分局。紀檢組、監察室合署辦公,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單列,紀檢組長 (紀委書記)原則上不分管主業以外的其他業務,配齊了監察室主任。市紀委協調市編辦對各縣區紀委監察局機關內設機構和紀工委進行了調整規范,統一設置10個室,人員不少于40人,其中紀檢監察室增至2個。縣紀委監察局向鄉鎮紀委派駐了監察室,監察室主任由鄉鎮紀委副書記兼任,每一個鄉鎮指定一名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市紀委監察局機關深入開展了教育實踐活動,在學習教育、查擺問題的基礎上,召開了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制定了整改方案,確定5個方面26項整改內容,對整改任務實行臺賬管理,堅持真改實改,修訂完善機關管理制度9項、紀檢監察工作制度28項。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開展了以“兩個表率”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即紀檢監察機關要作全市黨政機關表率、紀檢監察干部要作全市公務員表率。市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到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接受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紀律教育,并向社會作出八項公開承諾。組織開展了紀檢監察干部大輪訓,組織全市副縣級以上紀檢監察干部在西安封閉培訓學習三天;在市委黨校舉辦紀檢監察業務培訓班兩期,培訓縣區紀檢監察干部148名。

(董明軍)

中共榆林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榆林市監察局

書記 張凱盈

副書記 張春生 劉支堂

馮艷頻 (女)

常委 李益民 孫雙喜

沈晨虹 楊明彪

常文飛

局長 張春生

副局長 李益民 孫雙喜

喬春玲 (女,非黨)

安保忠

調研員 趙榆生

正縣級紀檢監察員 馬慶安 姜浩年

辦公室主任 段慧卿

組織部長 張崇興

宣傳部長 蘇強

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張榆平

信訪室主任 李生龍

案管室主任 李自強

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 折曉云

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 辛樹智

第三紀檢監察室主任 楊樹武

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 楊永華

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 張麗娟

審理室主任 許明

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 賀敬

網絡信息中心主任 高志泉

副調研員 喬建忠

副縣級紀檢監察員 李樂 孫紅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黔江区| 板桥市| 波密县| 平昌县| 南投县| 鹤庆县| 台南市| 炉霍县| 马公市| 定兴县| 闽侯县| 进贤县| 保德县| 鹤岗市| 寿阳县| 开鲁县| 区。| 乐昌市| 新昌县| 正镶白旗| 玛沁县| 昌乐县| 玛多县| 永州市| 保定市| 宝丰县| 泰来县| 红安县| 平山县| 郧西县| 土默特左旗| 察隅县| 满城县| 保山市| 绥滨县| 惠安县| 来安县| 平罗县| 浮山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