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榆林市統計局

(2015年3月10日)

2014年,面對經濟下行、能化產品價格下跌等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3005.74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04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2051.94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808.76億元,增長7.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8%、68.3%和26.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9004元,約合14546美元。

全年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214.2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4%,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0%;農業生產價格上漲3.0%。

2014年各類價格指數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0.03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種植業產值134.78億元,增長4.6%;畜牧業產值97.45億元,增長5.6%;林業產值7.87億元,增長19.0%;漁業產值1.02億元,增長11.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90億元,增長4.1%。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76.4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5%,總產量158.10萬噸,增長2.2%。其中,夏糧產量4.51萬噸,增長4.6%;秋糧產量153.59萬噸,增長2.1%。蔬菜產量70.68萬噸,增長7.1%。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豐”。

2014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全年造林面積100.8萬畝,比上年下降4.5%。水產品產量7442噸,增長2.4%。

2014年畜牧業生產情況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63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3393.8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重工業總產值3327.10億元,增長7.4%,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8.0%;輕工業總產值66.75億元,增長11.5%,占2.0%。全部工業增加值2019.12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規上工業1974.14億元,增長10.0%。規下工業44.98億元,增長8.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五大支柱產業總產值30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4.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2%。其中,煤炭開采洗選業1305.37億元,下降4.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688.44億元,增長5.8%;石油加工、煉焦業483.66億元,增長3.2%;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244.97億元,增長64.9%;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304.64億元,增長20.0%。

全市628戶規模以上直報工業企業 (不含7戶省上反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62.73億元,比上年增長2.9%;利潤總額317.08億元,下降30.0%;稅金總額198.78億元,下降9.4%。

2014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全年建筑業總產值201.27億元,比上年下降2.2%,增加值56.00億元,增長7.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47.04億元,比上年下降9.9%。其中,本市固定資產投資1396.50億元,下降12.4%;跨區投資217.57億元,增長8.3%;農戶投資32.97億元,增長0.3%。在本市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8.25億元,下降1.3%,其中,農業投資9.58億元,下降30.6%。第二產業投資748.95億元,下降28.8%,其中,采礦業投資342.58億元,下降22.6%;制造業投資230.04億元,下降49.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72.04億元,增長30.0%;建筑業投資5.87億元,下降74.4%。第三產業投資619.30億元,增長20.7%,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125.53億元,增長12.0%;批發和零售業投資49.07億元,增長114.3%;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投資12.64億元,增長715.1%。

全年民間投資512.40億元,下降18.0%。在民間投資中,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投資合計400.18億元,占78.1%。

全市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2313套,其中:保障性住房17612套,城市棚戶區改造14581套,農墾區改造120套。基本建成17236套,其中:建成已入住10802套,竣工6434套。完成投資32.69億元。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3.93億元,比上年下降17.5%。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051.89萬平方米,下降10.7%;商品房銷售面積87.65萬平方米,下降37.0%;商品房銷售額40.23億元,下降32.6%。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29776.8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0.30公里。在總里程中,高速公路938公里,國道675.36公里,省道678.22公里,農村公路27485.24公里。在農村公路中,其中,縣道2640.00公里,鄉道3479.21公里。

鐵路運輸中,貨運量16073.43萬噸,客運量537.97萬人次;公路運輸中,貨運量15108萬噸,貨物周轉量5220045.48萬噸公里,客運量3283.96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82066.29萬人公里;民航運輸中,貨郵量3112.3噸,增長8.2%,吞吐量139萬人次,增長16.4%。

年末機動車保有量達到690855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589982輛。轎車保有量393601輛,增長7.0%,其中私人轎車368313輛,增長8.5%。進口車輛32084輛,增長3.0%,其中進口轎車31846輛,增長3.0%。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38.80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43億元,增長5.3%;電信業務收入36.37億元,下降4.4%。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37.6萬件 (其中包括賀卡60.58萬件),訂銷報刊累計4206.21萬份,訂銷雜志累計185.83萬份,郵路長度達到26477.8公里,其中農村投遞線路25913.3公里。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41.8萬部,其中固定電話52萬部,移動電話389.8萬部。

六、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1.21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 (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31.05億元,下降2.9%。

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28.18億元,比上年增長9.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3.03億元,增長3.4%。

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290.63億元,比上年增長8.0%;餐飲收入30.58億元,增長3.9%。

在限額以上企業 (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實現商品零售額219.10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吃類商品10.98元,增長9.9%;穿類商品9.23億元,下降1.5%;用類商品185.16億元,下降0.4%。

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總社50家,分社28家,服務網點18家,星級以上飯店29家,AAA以上景區11個。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5%。旅游收入95.25億元,增長27.0%。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財政總收入677.55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5.2%;地方財政收入267.84億元,增長13.3%。財政支出423.54億元,增長0.3%。

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618.24億元,比年初增加189.54億元,增長7.8%;各項貸款余額1935.71億元,比年初增加131.90億元,增長7.3%。

2014年末,全市有證券公司5家,期末證券開戶總數37027戶,2014年新開4601戶,市場各類證券交易量180.27億元。

全年有各類保險公司34家,全年保費收入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財產險收入17.40億元,增長4.7%;壽險收入11.96億元,增長29.2%。各類保險公司累計賠付支出11.42億元,下降2.1%,其中,財產賠付支出10.25億元,下降5.3%;壽險賠付支出1.17億元,與去年持平。保險深度0.98%,保險密度781元/人。

八、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24所,其中,高等學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8所;普通中學215所;職業中學20所;小學438所;幼兒園933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累計招生190194人,畢業172156人,在校學生數609011人。在校學生中,高等教育在校學生14631人、中專6923人、高中77426人、職中20105人、初中97238人、小學228562人、幼兒園163702人、特殊教育424人。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46735人,代課教師1564人。學前、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95.18%、99.82%和99.75%。

全市組織評議登記科技成果61項,其中科技成果綜合水平達到國內領先11項,獲“陜西省年度科學技術獎”7項。申請專利1177件,申請發明專利524件,授權專利475件,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5.07億元。

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影劇院13個,文化藝術館13個,藝術學校1個,公共圖書館12個,文化站226個,博物館、紀念館16處。全市廣播、電視轉播臺1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4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41%。經初步核算,文化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0%。

九、衛生、體育和檔案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939個,其中,醫院105家,社區服務中心 (站)38家,衛生院231家,村衛生室3855個。共有床位17248張,其中醫院病床13448張,衛生院病床3462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1245人。已建成三級綜合醫院3個,二級綜合醫院15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13個,中醫醫院15個,專科醫院20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93.6萬人,參合率達97.45%。

全年共舉辦各類大型體育活動244次,其中市級舉辦23次。全年共派出596名運動員參加省運會的所有18個比賽項目,共獲得金牌188.5枚,銀牌82枚,銅牌70枚。完成了年度國家、省級各項體育惠民工程,實施了13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5個社區路徑配送工程,14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投入675萬元市級體育彩票公益金在全市12個縣區實施市級全民健身亮點工程、社區器材更換工程、農墾系統健身工程和“三訪五促”器材配送工程。

年末擁有綜合檔案館13個,專業檔案館3個,館藏案卷86177卷,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57902件,館藏資料11032冊。

十、水利水保

全年水利水保投資22.20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62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淤地壩867座。新修基本農田8.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08萬畝。新建農村飲水工程702處,安全達標人口新增32.87萬人。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榆林城區二級以上天數336天,比上年增加14天,其中達到一級標準天數為93天。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21.75萬噸,比上年削減1.3%。氮氧化物排放量18.86萬噸,削減8.1%。其中,機動車排放量4.06萬噸,削減2.6%。化學需氧量排放量5.00萬噸,削減1.6%。氨氮排放量0.59萬噸,削減1.6%。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30起,比上年下降5.6%。死亡213人,下降5.3%;受傷293人;直接經濟損失4483.55萬元。發生一次死亡3人較大事故3起,死亡10人。發生死亡10人以上生產安全責任重大事故1起,死亡13人。未發生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十二、人口

2014末,全市常住人口338.39萬人,出生率11.49‰,死亡率6.34‰,自然增長率5.15‰。城鎮人口182.26萬人,占53.86%;鄉村人口156.13萬人,占46.14%。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5元,比上年增加2845元,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9730元,比上年增加1043元,增長12.0%。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81萬人,年末實有登記失業人數974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8%。

年末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9.8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27.06萬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25.4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5.61萬人,工傷保險人數37.5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8.58萬人。

全市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65個,擁有床位6114張。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0.83萬人,城市居民人均月低保標準400元,農村居民保障標準每人每年最低2320元。

指標解釋:

國內生產總值 (GDP) 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 (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對于一個地區來說,稱為地區生產總值。英文縮寫統稱為GDP。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指企業 (單位、個體戶)通過交易直接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個人包括城鄉居民和入境人員,社會集團包括機關、社會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居委會或村委會等。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注釋:

1.本公報部分指標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4.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5.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因此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絕對數與2010年不可比,本公報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戶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城鎮項目投資、非農戶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限額以上企業 (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 (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 (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指標來源:

本公報中公路、交通運輸數據來自市交通局;車輛數據來自市運管處;鐵路客貨運數據來自市鐵路辦;郵電數據來市郵政管理局;旅游數據來自市旅游外事局;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榆林分行;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證券、保險業數據來自市金融辦;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技術合同、專利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文廣局;報紙、期刊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檔案數據來自市檔案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水利數據來自市水務局;環保數據來自市環保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安監局;城鎮就業、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社局;社會福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

(楊子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安国市| 大荔县| 长岛县| 万盛区| 武山县| 资兴市| 普定县| 香港 | 鱼台县| 锡林郭勒盟| 咸阳市| 诸暨市| 关岭| 彭山县| 枣强县| 郎溪县| 偃师市| 革吉县| 繁昌县| 杭州市| 海兴县| 扶沟县| 威海市| 同江市| 望谟县| 防城港市| 花莲市| 昭觉县| 宝应县| 乌拉特中旗| 南涧| 衡东县| 阳朔县| 河津市| 合阳县| 双城市| 张掖市| 汕头市| 科技|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