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神木歷史(第一卷)
- 神木縣史志辦公室
- 1027字
- 2019-09-09 17:31:59
第三節 神木黨團組織的創建及其活動
1926年暑假,從北京、太原等地回到神木的張友清、汪銘、王瀛、王季明、楊和春等十幾名黨員,在神木城莊植亭家和鏵山廟里召開黨員會議,成立中共神木臨時支部,推舉張友清為書記,領導暑假工作。臨時黨組織,向神木各小學教師和學生介紹國內、國際革命形勢,介紹新書、新刊。與此同時,還在高小吸收進步學生賈拓夫、王象山、王懷仁、王鑌之、劉海珠、張錐賓等人入團,并建立共青團神木支部,賈拓夫擔任團支部書記。后來團員發展到了20多人。
1927年年初,旅外畢業學生、共產黨員張心齋、王季明,經地方黨組織推薦,由當時擔任陜西省教育廳長的共產黨員楊明軒任命,分別擔任了神木縣教育局長和神木縣第一高小校長。同年3月,根據中共北方區委的指示,王季明、張心齋等在神木第一高小建立了中共神木縣支部委員會,書記王季明,組織張蜀卿,宣傳張心齋。隨后發展黨員20余人。
1927年7月,在太原、榆林等地上學入黨的劉文蔚、康恭庵、張云階等回到家鄉高家堡,利用教師的身份做掩護,秘密發展黨員,開展革命活動。9月,中共綏德縣委派趙通儒來高家堡與劉文蔚、康恭庵、張云階等人接上黨的關系。在趙通儒的主持下,中共高家堡支部成立,劉文蔚、劉仁甫先后任支部書記。緊接著,神木教育陣地很快被共產黨占領了。教育助理員,城關高、初小校長及教師絕大部分由黨、團員擔任。這就為開展革命活動,擴大黨組織的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共高家堡支部成立的同時,永興、賈家溝、沙峁等地也建立了黨的組織。
同年秋冬,神木城關建立了中共神木特別支部,書記由太原回縣的共產黨員楊和春(楊林)擔任。不久,根據中共陜北特委指示,特別支部改成區委,隸屬陜北特委領導。賈拓夫離開后,共青團的工作由王象山負責,隸屬共青團陜北特委領導。根據中共陜北特委的指示,中共神木城關區委領導神木所有的黨支部。
當時黨組織活動都是秘密的,上不知父母,下不通妻子。主要任務是:①發展黨員,擴大組織。吸收黨員的條件:對黨忠誠老實,工作絕對保密,有革命正氣,信仰共產主義,勇于反抗斗爭,愿為革命奮斗終生。②訓練黨員,提高覺悟。了解革命形勢,懂得革命道理,掌握斗爭武器。
大革命失敗后,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在陜北地區進行“清黨”關閉了工、農、商、學等群眾團體,對黨組織革命活動秘密監視,城關區委主要負責人和部分黨員被迫先后離開神木,黨的工作陷于停頓狀態。后來城關雖又恢復了黨的組織,并同南鄉黨組織有過聯系,但沒有得到大的發展。區委成員思想消沉,工作消極,組織陷于瘓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