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神木歷史(第一卷)
- 神木縣史志辦公室
- 1014字
- 2019-09-09 17:31:59
第一節 “五四”運動對神木的影響
神木地處陜北最北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外界新的文化和思想很難傳播到神木來。“五四”運動爆發后,神木旅外學生中的一些進步分子,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相互傳遞“五四”運動的情況,對神木知識分子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啟蒙作用。
一批在太原、北京等地上學的神木籍大、中學生王瀛、汪銘、郭莪村、王雪樵、韓蔚生、張友清、蔡雪村、史仙舟,先后回到神木城傳播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推動了人們的思想改變。學生改用新課本,增添自然、史地、修身、體操等科。這些改革引起了在私塾專講“五經”“四書”紳商、富戶子弟的不滿。但是,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進步的新思想、新潮流,更加猛烈地前進著、擴散著。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人,經過努力,辦起了幾所新型學校:國民小學、女子學校、模范學校、平民學校、北關小學、南關什坊堂小學等。當時這些學校唱的幾首歌,正反映了這一時期教育界的思想狀況。
中華開國四千有余年,神農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戡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競爭生存,戰氛日益多,虎豹俱將爪牙磨,我即不殺人,人亦必殺我。十年學劍,一試如何?
黃族應享黃海權,亞人應種亞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種自相殘,坐教歐美執先鞭,洪水縱滔天,只手挽狂瀾,方不負石盤鐵硯,后哲先賢。
這些學校為傳播新文化、新思想,起了推動的作用。
除了辦新型學校,神木的新文化、新思想傳播人還成立了“天足會”,會長王雪樵。
天足會大力提倡女子放足,將這作為解放婦女的一項實際行動。長期以來,神木婦女處在被奴役、被壓迫的地位,纏足更給她們帶來身心的摧殘,俗語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可見纏足對女性造成的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下,神木婦女不僅在衣服鞋帽和發型上有所追求,更要求進一步擺脫封建禮制的束縛,纏過小腳的女人也要求放足。
1925年6月,旅外進步學生召集神木各界開會。張君彥、王伯恭等講述了日本帝國主義“五卅”慘案殺死工人顧正紅的經過,動員人們組織“滬案后援會”,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抵制日貨,并且號召大家募捐,慰問工人及其死難家屬。同年寒假,王銘等人發動太原、汾陽、榆林、綏德等地的神木學生回鄉開展文藝宣傳活動。他們在城關的模范學校演出了反動軍閥混戰的話劇《可憐閨里月》,在平民學校演出了諷刺舊教育制度的雙簧劇《私塾一瞥》,在其他學校也演出了表現人道主義的童話歌舞劇《麻雀與小孩》。各學校的這些演出,控訴了帝國主義罪行,抨擊了時弊,宣傳了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