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中共神木縣委的成立

1934年3月16日,根據中共陜北特委指示,由中共陜北特委委員高長久主持,在崔白家溝村選舉產生了中共神木縣委,書記賈懷光,組織委員賈令德,宣傳委員喬鐘靈,縣委下轄16個區委。中共神木縣委先后隸屬于中共陜北特委、西北工委領導。4月,中共陜北特委派張晨鐘來神木任縣委書記,賈懷光改任紅三支隊政委。6月,中共陜北特委又派王達成以特派員身份,領導神木、府谷兩縣黨、政、軍的工作。

中共神木縣委成立后,加強了黨對紅軍游擊隊和群眾工作的領導。紅三支隊在繼續開展燒毀地主土豪的文約賬契、給群眾分糧分田分衣的同時,還在各地建立貧農團、赤衛隊、婦女會、兒童團等群眾組織,秘密地發展一大批黨、團員,建立了許多黨、團支部,開辟了一塊東到呼家莊、盤塘,西到崔家溝、白家溝,南到柳林灘,北到沙峁、劉家坡可以公開或半公開活動的紅色地區。中共神木縣委研究同意成立以窟野河為界,建立了東、西兩個縣委,不久發展為沙峁、馬鎮、賀家川、太和寨四個區委。

1934年5月,中共陜北特委在佳縣王家畔村召開游擊隊和游擊區代表聯席會議,交流發展游擊戰爭,武裝開辟村莊的經驗,部署發展游擊力量,公開紅色區域村莊和分配土地等工作,中共神木縣委派楊文謨參加了會議。根據會議精神,紅三支隊開始主動進攻民團和國民黨駐軍。6月9日,紅三支隊在九坬村襲擊賈懷德民團隊長王全譽和由他帶領的五個團丁,打死十人,俘虜三人,繳槍五支。6月30日,紅三支隊襲擊太和寨民團,又獲全勝,俘獲20余人,繳槍20支。8月8日,紅三支隊在菜園溝同國民黨八十六師盤塘駐軍魯仰尼連的兩個排作戰。地方黨組織動員上千名赤衛隊員協助。戰斗中,任國民黨二排長的中共地下黨員劉鴻飛率部隊起義;國民黨一排長張崇俊和士兵20人投降。起義后劉鴻飛,任紅三支隊參謀長。

1934年6月,中共神木縣委派賀偉等四人帶五支槍,與韓峰(韓是今)一起去府谷開展武裝斗爭。他們先后在白草墕路上截擊國民黨提款委員,在圪針塔截殺惡霸,青春峁除稅官,清水村斗地主,在群眾中點燃斗爭的烈火,游擊隊員發展到十多名。后來又在點素五色的老爺廟打退國民黨一個加強連,繳獲三匹馬、幾支槍。9月間,紅三團成立后,將府谷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北游擊隊第七支隊,隊長兼政委韓峰。

神府地區武裝斗爭的勝利發展,大大鼓舞了人民群眾的革命積極性。許多群眾主動要求紅軍去他們那里開辟村莊,不少青年農民堅決要求參加紅軍。到1934年秋,以賀川為中心的神府地區的游擊區域已發展到南抵禿尾河下游兩岸,東北延伸到府谷縣城附近和孤山以南地區,西逼近高家堡周邊和神木城南一帶,形成了長200多里,寬百余里的地區。在蘇區普遍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和革命政權,有黨支部52個,黨員700多人。紅三支隊發展到200多人,100多支槍。另外,又先后領導建立了佳縣西南的二十一支隊,隊長王子杰;高家堡附近十一支隊(由1934年春建立的五支隊改編而成),隊長高永明;花石崖、萬鎮一帶的六支隊,隊長高振廷,路茂財。各區還成立了游擊隊。

1934年9月18日,根據中共陜北特委指示,中共神木縣委在一區王家莊將紅三支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北獨立師第三團。團長王兆相,政委楊文謨,參謀長劉鴻飛,轄三個步兵連,200多人。同一天在神木縣王家莊成立了神木縣革命委員會,主席呼子威(后叛變),副主席王恩惠。神府地區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建立和健全,鄉村蘇維埃政府基層政權的鞏固,使神府地區的革命斗爭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歷史時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通榆县| 越西县| 班玛县| 三河市| 涞水县| 吉木萨尔县| 澄迈县| 咸宁市| 汨罗市| 长岭县| 武邑县| 清丰县| 元谋县| 桦川县| 洪雅县| 绥芬河市| 邵阳市| 长沙市| 广德县| 南漳县| 江城| 万年县| 安庆市| 洛隆县| 黔东| 曲沃县| 楚雄市| 南开区| 旬邑县| 营山县| 黄冈市| 固镇县| 从江县| 河津市| 吉林省| 米脂县| 铁岭县| 青川县| 水富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