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時代的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
- 范淵主編
- 2857字
- 2019-06-19 15:55:11
2.2 助力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
信息通信技術是全球創新發展的先導和通用技術,數據驅動下的創新融合正在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擴展,引發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及管理模式的持續變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在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數字經濟逐漸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興起,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并逐漸成為全球共識。我國也吹響了數字經濟大發展的號角,現階段的主要路徑是推進城市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的“三化融合”。城市數字化即大力發展城市數字基礎設施,實現城市全領域的數字化,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起點;同時利用數字化基礎設施支撐各行業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大力發展。
2.2.1 促進數字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數字產業化就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化應用,推動數字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數字技術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依托,目前正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為發展熱點,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條件和產業基礎,也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保障。
互聯網已逐漸像水和電一樣滲透到各行各業,包括經濟社會活動的各個環節。它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在不斷地釋放,促進了生產能力的大幅躍升,推動了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變遷。首先互聯網顯著提升了有效供給能力,這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即減少無效的低端供給,擴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給。互聯網與制造、物流、農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管理創新,大幅提高生產運營和組織效率,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其次互聯網適度擴大了總需求,并且進一步擴大了各融合領域的長尾市場和消費空間,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更便利的服務和更豐富的業態。互聯網增強了用戶體驗,優化了消費環境。積極培訓新型消費、挖掘傳統消費并發展新的消費模式,釋放有效消費需求;最后互聯網推動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這是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根本目的。即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求,使供給能力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需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供給結構由低端供給向高端供給發展,需求結構由生存型需求向品質型需求轉變。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從根本上擺脫了固定互聯網的限制和束縛,拓展了互聯網應用場景,促進了移動應用的廣泛創新,催生了共享經濟、電子商務Online to Offline等諸多業態。移動互聯網自身也在不斷地演進,從3G、4G發展到5G。5G的重點將向物聯網應用領域擴展,以滿足未來上千倍流量增長和上千億臺設備的聯網需求。
云計算的應用和普及顛覆了傳統的IT基礎設施,改變了IT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維模式,降低了IT設施建設和運維成本,縮短了IT設施的建設周期,提升了IT設施的承載能力,加快了設備接入和系統部署。經過10年的發展,云計算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改變了整個市場的運行模式。隨著市場接受度的提高,云計算進入了市場收獲階段。我國互聯網企業、傳統IT企業紛紛擁抱云計算進行產業布局,云計算廠家越來越多,促進了我國云計算產業的蓬勃發展。
大數據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結果,云計算的發展和計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和計算成本的下降促進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隨著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深入實施,各個行業領域與大數據相關政策措施將陸續貫徹落實。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環境也將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各領域對大數據服務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強,大數據產業規模也必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大數據產業包括大數據科學、大數據技術、大數據工程和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其發展應該真正需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健康環境。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顯著提高了大數據自主分析能力,該技術能夠讀懂視頻、音頻,甚至人類自然語言。并且能通過自我學習來獨立完成復雜的任務,替代人類進行部分工作,讓機器像人類一樣會思考會決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將大大提升社會效率,解放人力,將一些特定領域的單一性工作及思考模式可以被理性推斷的工作交由計算機完成。
區塊鏈通過加密技術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可靠、透明、安全、可追溯的分布式數據庫,為傳統的分布式系統賦予一種嶄新且更加廣泛的協作模式,解決了點對點對等網絡下的數據一致性問題。和基于單一信用實體背書的傳統信任機制不同,區塊鏈技術創建了一種基于公認算法的新型信任機制。由于算法的客觀性,因此即使網絡中存在惡意節點也能保證達成共識,實現業務的正確處理。區塊鏈技術推動了互聯網數據記錄、傳播及存儲管理方式的變革,大大降低了信用成本,簡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并將重塑現有的產業組織模式和社會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實現互聯網從信息傳播向價值轉移的轉變。從而有效促進了數據資產的流動,可使多個行業領域受益。
技術進步推動產業革命,數字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正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一波創新熱潮。創業企業、創業投資、創業平臺爆發式增長,孕育了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數字化技術企業,帶動了整個數字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2.2.2 促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產業化是手段,產業數字化才是目的。數字經濟時代的智慧城市建設應重點利用新技術新業態來促進產業的創新發展,在數字化時代所有機構都要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這是從適應到依賴數字技術并逐漸形成數字化思維的過程,是徹底的組織進化,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數據成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生產資料,云計算成為新的生產力,物聯網成為新的生產關系,數字技術正在重塑新的商業世界,新的商業模式和顛覆式創新不斷涌現。產業的邊界日益模糊,外部環境的數字化決定了數字化轉型是組織的必由之路。任何一個機構和一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必然需要相應的組織管理變革與之配套,即優化業務和運營模型,調整組織架構,形成協同共享的業務系統。以更靈活地應對用戶需求,其中又以政府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最為重要。
對政府而言,政府數字化轉型是政府IT化改造的演進,是政府從重IT技術應用解決效率問題,變為以數字技術為驅動解決公民、企業、經濟和社會的問題。數字政府的建設,一方面要結合簡政放權,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即利用數字化技術對政府施政理念、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進行全局性、系統性及根本性重塑,通過數據共享促進業務協同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逐步規范各行業的監管政策,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形成統一且暢通的全國大市場,為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對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的必然選擇。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求企業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工具,實現數字技術應用與企業組織、管理、流程相匹配,提升效率和推動創新,在不斷變化的數字時代更好地識別機會、抓住機會和創造價值。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包括企業的戰略、營銷、商品、商業模式、管理,乃至企業文化和思維方式的數字化轉變。不僅要制定數據驅動的決策,更要培養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的數字意識和工作習慣,改變原有的流程和組織結構、調整資產組合,并且支持新的數字業務和商業模式的漸進過程。
關于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內容會在后續章節做進一步的詳解。
- 解析QUIC/HTTP3:未來互聯網的基石
- 物聯網智慧安監技術
- 物聯網識別技術
- Wireshark網絡分析就這么簡單
-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
- 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
- bash網絡安全運維
- Qt5 Python GUI Programming Cookbook
- Hands-On Docker for Microservices with Python
- 物聯網,So Easy!
- 網絡分析技術揭秘:原理、實踐與WinPcap深入解析
- 現場總線與工業以太網及其應用技術(第2版)
- CCNP TSHOOT(642-832)學習指南
- Mastering Prezi for Business Presentations
- 天基物聯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