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殘局
- 冰封河
- 錢如
- 2134字
- 2019-06-16 18:27:26
夜。
一人,一背篼。
陳蕭在浮梁二十七年了,從七歲拜入山海宗,做山海宗弟子整二十年。
山海宗有禁令,不得踏出浮梁。陳蕭身邊沒有一個人出過浮梁。山海宗弟子皆知出入浮梁的要訣在平潭,平潭水性極寒,造箱子所用的木材是鐵樺木,有御寒之效,如果拿不出宗主的密令,想憑自己從平潭游出去,沒有一定的內(nèi)力是辦不到的,這就注定有些弟子是一輩子不能出浮梁的。
有幾個僥幸脫逃,也只是短暫見一見外部光景,然后等著追來的哨行罷了。
他沿著剛修整好的石板道向東走,繞過藏書樓,轉南方,等他巡過一遭再回到此地,天差不多就該放亮了。陳蕭背著背篼,在石板路上一步一步向前巡,背篼里裝的大多是些枯枝殘葉,每夜巡察清掃,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心中浮躁。
與以往不同,石板路上多了一堆碎屑。山海宗與別處不同,陳蕭聽說,在浮梁外,眾人很喜夜間燈火,愈是位高權重,愈要燈火通明,盡顯豪奢,但在山海宗,乃至整個浮梁,夜里都是不掌燈的,在這一片迷朦夜色里,他們?nèi)阅芸磦€明白。陳蕭捏起木屑嗅了嗅,蜆木所造。山海宗弟子自知困居浮梁,但在武學以外的識聞上也并不懈怠,亦有承商、承學、承見聞的哨行定期來浮梁傳授,所以他們對諸多事物皆有所認識。
這是一道黑影劃在陳蕭面前,既然身在山海宗,就是得了允準。陳蕭起身,心想著對方是否為這堆木屑而來,對來者來意并無心去探究竟。
陳蕭只粗略掃過一眼,退向石板路北側的墻邊。
那人頭上戴斗笠。
山海宗有一關修煉就是勿聽勿視。
戴斗笠的那位撥開木屑堆,一柄劍埋沒其中。那人拾起劍后,縱身躍離,身法輕得像風中回旋的一片葉。
陳蕭將地上的木屑盡數(shù)打掃在布兜里,放在背篼最上層。此地靠近藏書樓,據(jù)他所知周邊并無人居住,這件事還需向師父稟報。陳蕭背起背篼,快步離開了。
風被鎖在枝椏間,濃云積得欲滴,看來山海宗也免不了一場雨。那山海宗弟子走時,一個暗影由他身后飄過。
董月華來遲了一步。
她踏進院落里,四下寂寂無聲,一切好似剛剛止息,又如頹勢始起。
亭子間站了一個人,正是蕭紅英。
見過梁小芙的人,都稱梁小芙是世間難得的美人,后來董月華長成,見過梁小芙的人再看董月華,便將那些名號毫不吝惜地贈予董月華,莫道世人心性不定,總是移情。但凡見過蕭紅英的人,梁的美、董的美都美得小氣,是皮相上的美,浮于表面,遇更甚者,更甚者就可代之,蕭紅英是獨此一位的,杜兆元評蕭紅英是天上可遇,世間難尋的。初說時,董月華心中不信,見過蕭紅英一面始知所言不虛。
亭子前擺了一副棺材,和進浮梁又出浮梁的鐵樺木箱子不同,這一副前寬后窄,是貨真價實的棺材。董月華路過時,暗暗瞥了一眼。
柳霖成的尸身已經(jīng)收斂在棺材里。
程勝在云水休養(yǎng)期間,柳霖成以師弟身份去探望過兩次,程勝拒而不見,柳便作罷,只以江湖晚輩的名義拜見了掌門杜兆元,董月華尚在垂髫之年,無緣得見柳霖成。她參加北敖會武的前兩年,才算初遇柳霖成,柳霖成面皮上自然比程公子遜色幾分,但氣質不俗。那時孤鴻劍還在他手里,又有如此美人蕭紅英伴在身旁,連董月華見了也心生幾分妒忌。
此時的柳霖成兩頰烏青,眼窩凹陷,有點看不出模樣,那年的意氣風發(fā)全然不在了。
董月華跟在杜兆元身邊,聽說了一些二人的事。
憑資質,柳霖成在劍法和意通術上能有此成就已是難得,他靠的是一股恨意,但這股恨意反過來也要左右意通術的修習,意通術要心底清凈,可柳霖成心底裝的皆是雙親血仇和生來就帶的恩怨。如若柳霖成隨著父輩從文,許有入仕的可能,但尤七甫做了件錯事。
杜兆元直言尤七甫不但做錯了,完全就是做了一樁惡事。
后來柳霖成陰差陽錯誤闖石鎮(zhèn)遇蕭紅英,二人相伴了幾個春夏秋冬,一別二十余載,明里暗里也斗了這么多年,如今終于有個了結。
勝負之分只是最昭然而又無謂的評定。江湖有爭不假,并不是誰非要勝過誰。
蕭紅英緩緩走下臺階。
“這一路迢迢,我等過他。”
雨起時,她推合了棺蓋,免得柳霖成的尸身受風雨擾。
“本以為他是同路人。”
棺蓋合攏前,蕭紅英已將孤鴻劍拿在手里,孤鴻劍出自東懷宋江樓之手,與殘月刀相配,刀劍本名并非孤鴻殘月,柳霖成用劍,蕭紅英使刀,宋江樓的贈禮意在柳蕭永結為好,不想二人在北敖會武前決裂,劍因“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得名孤鴻劍,刀形似一彎殘月而稱殘月刀。
董月華見此情此景又想:蕭紅英到底知不知“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呢?
棺中放的是獨一柄劍,劍鞘在蕭紅英手上,時隔二十余年,孤鴻劍終收進鞘中。
“再有事就去石鎮(zhèn)尋我。”
蕭紅英說著,將孤鴻劍遞向董月華,這是預期之外的事,董月華忍住退一步的沖動,沒有接過劍。
“孤鴻劍終歸是我的。”蕭紅英眼簾低垂,目光仔細在孤鴻劍上描摹,嘴角淺淺漾出一絲笑意來,此刻夜色正沉,時有雨撲來,蕭紅英距她三尺有余,董月華是女子,亦看得心頭一顫,莫說換作男子,就是董月華也甘心為之赴湯蹈火。
牽起董月華的那只手很冰,蕭紅英攜她到亭中避雨,而董月華不在意這個,尋常風雨又如何?就算刀光劍雨如注落下,她也不在意,董月華用掌心默默捂熱那只冰冷的手,目光一刻也不愿游離向那副面容以外,全然沒意識到那是巧匠劉晏所造的假手,永遠也不會熱的假手,哪怕熱過那么一瞬很快也會冷下去。
但董月華不在乎這個。
在她眼里,蕭紅英的笑顏更勝從前。
蕭紅英說:“不過暫且拋進江湖里,看看這些年又出了哪些后生晚輩,哪些名門大家,先攪他個天翻地覆。”
董月華癡癡點頭。
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