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與滄浪道人在進入小鎮之前,被一個漢子攔住,他穿著粗布衣裳腰間帶了柄劍。
“客人為何要來此?”
羅素注意到他將疑問對準滄浪道人,而不是自己。
似乎是因為滄浪道人已經修行有成,而自己卻道行低微。
修行有成的修士沒必要來這個道場。
“若是送人來的,人已經送到了,請回吧!”
滄浪道人動了動嘴唇,他無奈道:“難道我不能進吧。”
那人搖搖頭。
滄浪道人長嘆一口氣道:“小侄啊!看來叔叔只能送你到這了,想你的天賦一定能被紫陽宗收入門墻。”
羅素滿心疑問:“小侄?我怎么成了他侄子了?照他的話,是要我獨自進入小鎮,這可和他之前說的不一樣啊!”
滄浪道人向那漢子拱了拱手,“我侄兒沒見過世面,希望仁兄多多提點,不要冒犯了里面的各位貴人。”
漢子道:“在這里沒有貴人,只有人。沒有什么冒犯不冒犯的。”
滄浪道人拍了拍羅素的肩膀道:“侄兒,去吧!記住我之前交代的事情”
羅素心中納悶道:“你之前交代什么了?”
漢子伸手。
“請吧!”
此時也不容羅素過多思量,他走進小鎮。回頭望了眼滄浪道人,他駕馭飛劍,越飛越遠。
羅素在心中吶喊道:“他之前說的不是這樣啊!”
疑問中漢子領著他進入小鎮,一間又一間房屋整齊排列。不像是自然蓋好的,應是在興建開始就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你現在這里住下,明天早晨可起來聽講師講經。食物會有人給你們送過來,你要記住,不要在晚上出外。”
至于為什么不讓在晚上出外,他沒有仔細解釋的意思。
羅素要住的房屋是方形,宛若一個小格子。
他打開門之后只見到一張床、一個蒲團、一個香爐。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東西。
他走進去之后,方才想起這門似乎沒鎖,他往門外看的時候便見那漢子已經離去。
“我身上也沒什么值錢的東西,沒鎖也沒什么。”
他坐上蒲團,努力回憶之前滄浪道人對他說的每一句話。
“有人監視……比較安全,那他為什么不跟著進來呢?”
又想了半刻他終于領悟到滄浪道人的用意,“滄浪道人之所以會來到紫陽山,是因為我需要庇佑。”
“如今我已經得到紫陽山的庇佑了,他自然沒必要跟過來。”
“真真是滑頭啊!”
羅素長嘆一聲,他在蒲團坐下,一頁一頁翻著丹道泛解。
自腦海中一個訊息出現。
“丹道泛解已經到達小成。”
那是系統的聲音,長時間沒有過問系統,他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
“就算丹道達到小成又如何,只不過是一個認證,又無法讓自己理解其中涵義。”
說過之后,羅素又泛了幾頁丹道泛解,原本陌生的話此時已經有些理解。
“難道系統這個認證能提高對這本書的理解?”
“也就說只要到達大成、精通之類的境界,我的理解也會更上一層樓。”
“這個系統……可算做了些好事。”
理解這件事情之后,羅素興沖沖地再看了幾遍丹道泛解。
但是理解似乎已經到了瓶頸,不是他多讀幾遍就能突破的。
里面有些字,有些語句的作用由于他不通古文所以始終不解其意。
但是他也明白了為何自己丹田之中只能留下很少的真氣,因為丹道泛解的第一階段就是涵養本原。
那些氣并非消失,而是被他的身體吸收。
照書中所說,他這個階段本就是存不了氣,大部分真氣都會自丹田消失。只不過丹道泛解的奇異之處就是能夠吸收這些無法存儲的氣,使得打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羅素在蒲團上凝神靜氣,一點點將靈氣引渡到體內,化為真氣。
他一時之間忘了神,直至聽得敲門聲。
就是這么一打岔,他的真氣險些逆行,幾個時辰的功夫險些付諸東流。
還好大半真氣在他停止運功之后便已經被他的身體之中,留下幾絲和原本丹田中的真氣報團取暖。
羅素無奈地站起身,他走到門前把門打開。一個佝僂身形的老者拿著一個盒子對羅素道:“這便是你的晚餐了。”
“在這里一天早晚兩頓飯食,過時不候。”
羅素將盒子收進來,便見晚霞似火燒,天色漸晚。
他將飯盒拿在床上打開,便見飯盒之中有著一碗飯、一碟青菜,除此之外就只有一雙筷子。
大魚大肉多了,吃些青菜、米飯什么的,羅素稍有不適。
但他又轉念想道:“也許清湯淡飯也是件好事,有利于練氣。”
他拿起筷子,又想起。
“為何沒有粥?”
他往房內看了幾圈,沒有見到一滴水。
還未入口,羅素便覺得嘴唇有些干澀感。
他勉強吃了半碗米飯,就繼續坐上蒲團打坐。
入夜,黑燈瞎火,羅素沒有到處瞧的意思。
打坐了一天,雖然身體沒有太多疲乏感,但是精神稍有些煩悶。
他剛打算睡上一覺,便聽見敲門聲響起。
“這么晚了,還會有誰過來?”
羅素的心揪起,他問道:“誰?”
外面沒有回話,他站起身來,摸著黑,打開了門的一條縫。
他在門縫往外看,一個黑色的東西在外翻騰。
羅素趕緊將門關上,便見黑色的東西掐住了門縫。
羅素使盡全身力氣用了推門,那門卻越大越開。
羅素的心臟劇烈地跳動起來。
———————————————————————————————————————————————————————————————————
小鎮之外,滄浪道人在云海俯視紫陽山和小鎮。
一個和他同樣裝束的人站在一柄劍上,對滄浪道人道:“為何要出手幫助羅素……你可知羅素這人是個十足的天煞孤星,只要是他到的地方都會有禍事發生。”
“天樞,你只看到羅素去的地方會有禍事發生,但你可知這些禍事在他未去已經種下。他去之后這些只是爆發出來,他不是禍首而是解決災禍的關鍵任務。”
“若沒有他這些地方的損失只會更大,死傷只會更多。”
“這也是他至今交友遍天下的原因。”
天樞回道:“是,師尊。”
察覺到天樞話語中的不服,滄浪道人指了一下紫陽山。
“徒兒,你說下面這宗門是什么境況。”
天樞回道:“似大河滔滔井然有序,有蛟龍藏匿水不過堤。”
滄浪道人笑道:“徒兒,你可知在我眼中這紫陽山是如何境況。”
天樞道:“不知。”
滄浪道人道:“千里之堤,已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