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山城“板板中學”的前世今生

黃勇智 五〇后

江北城永平門4號 油畫家 漫畫家


山城民辦中學,位于渝中區下半城儲奇門百草香氣的羊子壩15號,它有一個讓同學們抬不起頭的不雅別稱:山城“板板中學”。

從1953年6月起,重慶市的中學,基本上都是按編號順序更改校名,比如位于沙坪壩的一中,化龍橋的二中,沙坪壩的三中,南岸黃桷埡的四中、五中,渝中區上清寺的六中,沙坪壩的七中、八中……位于石橋鋪的111中學排到最末。直到20世紀80年代,六中、四十一中等一批中學才恢復了以前的求精、巴蜀中學的校名。當然,仍有不少學校繼續沿用了以編號為學校的校名。所以,當時編號之外的中學,除了院校的附中之外,一般都是民辦中學。像原市中區的捍中(捍衛路民中)、官中(官井巷民中)、紅旗民中等,而我就讀的山城中學,也屬于民辦中學之列,只不過由于是工商聯辦的,相比其他民辦中學算較好的。

提到民辦中學,說來話長。那時候的民辦中學,不是地方偏僻,就是校舍簡陋,再不然就是師資力量薄弱,與現在高大上的私立中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重慶,但凡老一點的人,都愛把又臭、又臟、又差的事物比作“茅廝板板”,而“板板中學”便是民辦中學的代稱。本來我1971年從安樂洞小學畢業,可直接就讀二十一中,但因為我十分要好的一個哥們李義,要轉學去山城中學讀書,說該校是半工半讀,能學到無線電裝配技術,并說他的王姑爺是學校的工宣隊隊長,如果我想轉過去,他可以幫忙。逗恁個,我背著父母就把學轉了。幾個月后,還是班主任冉炎老師告訴了我,這所中學是民辦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板板中學”。一些調皮的同學們愛戲謔地說:“板板校、板板校,男的抱到女的笑。”至于學無線電裝配技術的事,也沒有了下文。后頭不管誰問到我讀的哪所中學時,就是我最“低調”的時候。總感覺嘿沒得面子,好像低人一等一樣,還無奈自嘲地回答道:“山城‘板板中學’。”

重慶民謠《城門歌》,是這樣描述儲奇門的:“儲奇門,藥材幫,醫治百病。”1971年的一天,我第一次來到這所連一個像樣的傳達室都沒得的學校,校門左邊有些藥材庫房,右邊有個爛拃拃的蔬菜攤攤,但一走進學校操場,眼前這棟巴洛克風格的歐式小洋樓雖說有些陳舊,還是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原來,明末清初至民國時期,儲奇門一直是重慶山貨藥材的集散地,而這棟建筑則是藥材同業公會舊址,建于1926年6月。

學校不大,進門就是一個籃球場大的硬泥巴壩子,左邊院墻和右邊永紅小學樓房的墻壁上,各安裝了一個籃板。大樓前面正中間,有一個1米左右高的三合土的臺子,供學校開大會時做主席臺使用,要進學校里面,只能從兩邊的梯步拾級而上。

樓房主體建筑共三層,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敗凋零,但整體建筑外觀以浮雕為主,歐美風格的設計既精巧細膩,又恢宏大氣;二樓欄桿處的排水口被雕琢成嬉戲的石獅,水可從獅子口中排出。這座曾經是附近一帶最高的建筑,向世人彰顯著她昔日的光彩和華貴。

洋樓底層中間,在不太平坦的青石板上,放置了一個乒乓球臺,隨著右后邊又急又陡的木質轉轉樓梯上二、三樓。中間是教室,左右兩邊倒大不小的房間,就是辦公室和校廣播室,再往上走就是閣樓,供教師居住。我們班上的張勇,他老漢是學校的領導,就住在上頭。在我記憶中,樓上沒得廁所,所以,只要課間鈴一響,大家總是一窩蜂地跑下樓,涌向后面的廁所,硬是打擠得很。

在樓前這個不足50平方米的三合土臺子上,學校的演出、開學散學典禮及各種大會都在這里舉行,但在眾多的大會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次,先來說哈批斗會嘛。68級有個瘦咔咔外號叫耗兒的學生,經常操社會、打群架,有一回遭張在明主任弄來先關到底樓右邊小屋子的辦公室里,后召開全校大會,把五花大綁的他弄到臺子上,進行現場批斗……

作者提供

另外一回就是開表彰大會,表揚一位69級的同學拾金不昧,將在上學路上撿到的五百元現金,及時交到學校后歸還給了失主的事跡。五大五百塊錢,當時,在我沒有收入的年代,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好像如果我有了這筆錢,一輩子就可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了。難怪私下嘿多同學都說別個傻。

初中二年級,我們搬到了更遠的望龍門白象街分校上課了。從南紀門走過去足足有三站路,盡管有12路公交車,但大家經濟條件都不寬裕,除個別同學買了每月4元、只能在市中區乘車的月票外,幾乎都是走路到學校上課。平常還好點,遇到三伏天,走起硬是熱得遭不住。我和幾個膽子大、水性好的男同學相約,干脆游泳放灘去上學。從南紀門下水,順江而下,到望龍門收灘。好在那陣上課的書本不多,下水前除了穿了游泳褲,其他衣褲連同簡單的書本一起疊好,用皮帶箍在腦殼上,用這種方式去學校,既免遭難受的酷熱,又享受了游泳帶來的樂趣。

在八個樣板戲風靡的年代,我們學校也先后排演了京劇《沙家浜》《紅燈記》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片段。我作為學生美術組的一員,除了定期要搞大批判專欄外,還參加了一些背景的繪制。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在學校教室里用水粉畫《紅色娘子軍》背景的椰子樹,姚渝永老師看后跟旁邊的周航老師說:“黃勇智要多畫些素描逗好了。”雖說我從小喜歡畫畫,但從未受到老師的輔導,更不懂啥子叫素描。當時我就在想,恁個大一棵樹我都拿得下火,畫根樹苗,那是好簡單的事……也正是這次繪畫的經歷,讓我認識了姚老師,從此使我走上了繪畫基本功練習的正道。

一晃,我從山城“板板中學”畢業都43年了。我不管在哪里,只要一聞到中草藥的芳香,自然就會讓我想起在羊子壩讀初中的歲月。不論是下鄉插隊還是參軍入伍,每次探親回渝,我都會到我魂牽夢縈的“板板中學”舊地重游。每當我走進三樓原來的教室里,上課前班長張玉鳳叫同學們起立的場景就會浮現在眼前,“提高警惕,保衛祖國,要準備打仗!”的課前口號,總會回響在耳邊。原來的學校,早已和解放碑中學合并,現已改名為解放碑職業中學。以前的校址,2002年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儲奇門 戴前鋒攝

儲奇門九道門 戴前鋒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灵武市| 裕民县| 虎林市| 故城县| 凭祥市| 板桥市| 洞头县| 图木舒克市| 重庆市| 海宁市| 当涂县| 会东县| 阿拉尔市| 虹口区| 孟津县| 金堂县| 碌曲县| 郑州市| 来凤县| 剑川县| 宁河县| 孝感市| 鄯善县| 阿城市| 乐昌市| 锡林浩特市| 通许县| 长寿区| 华宁县| 谷城县| 庄河市| 潞西市| 屏南县| 金秀| 大方县| 蒙阴县| 土默特左旗| 南乐县| 金山区|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