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兒時的“太平渡”

蔣朝吟 四〇后

南岸區(qū)下浩 教育工作者


太平渡“不太平”

“太平渡”位于重慶南岸龍門浩浩梁下游末端。據(jù)說,早在南宋時代,這里就是木船渡江碼頭。史書記載,民國十九年(1930年),南岸與重慶城、江北城之間的渡口,就分上五渡和下五渡。上五渡是銅元局、黃葛渡、海棠溪、龍門浩、太平渡,下五渡是玄壇廟、野貓溪、呼歸石、王家沱、五柱石。

20世紀(jì)50年代初,龍門浩沒有游泳池,太平渡是下浩崽兒最喜愛游泳的地方。龍門浩浩梁內(nèi),江面風(fēng)平浪靜,由淺到深的沙灘水面,聚集著初學(xué)游泳的人群。他們時而戲水、時而在沙灘做游戲,就地取材,用沙粒在水濕的裸體上涂抹,做各式各樣的衣服和褲子。那些企圖從沙灘游上浩梁的人群,也聚集在這里。浩梁外面水深流急、水勢險惡,旋渦鼓泡很多,聚集著企圖放灘的游泳高手。我們選擇太平渡學(xué)游泳,是因為渡口沿著石梯而上,有一塊地方呈“V”字形,便于初學(xué)游泳的人練習(xí)“撲水”。每到夏天,攜兄帶弟,成群結(jié)隊、絡(luò)繹不絕來到太平渡。家長們“江中淹死會水人”等警誡,全都棄之腦后。“江邊長大的崽兒不會游泳,羞死八輩子人”,激勵著我們努力學(xué)習(xí)游泳。

太平渡有時不太平,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長江水不僅淹死會水人,而且不會水的人更容易被淹死。那是1955年的夏天,我和林世華等小伙伴到太平渡學(xué)游泳。我撲水時用力不夠,掉在“V”字形的谷底,頭被渾濁的江水完全淹沒,氣泡“咕咕咕”直冒。小伙伴們嚇壞了,急忙去找遠(yuǎn)處的大人施救。我沉入水底心慌意亂,閉著眼憋著氣等小伙伴救援。沒想到岸上的小伙伴都不會游泳,無人來救援。“只能靠自己了”!于是,我把眼睛睜開。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渾濁的江水居然遮擋不住我的雙眼,我仿佛看見左面斜坡是撲水的起點,右面斜坡是撲水的終點,后面是絕壁無路可走,前面是淹沒了的太平渡石梯。往前走是陡崖,必然掉入深淵,被急流沖到長江之中,十分危險。思前想后,我毅然決定向右轉(zhuǎn),沿著斜坡上行,走出水面。當(dāng)我的頭冒出水面時,林世華等小伙伴歡呼雀躍,十分高興地喊叫:“起來了,起來了!”

經(jīng)歷這次危險,堅定了我學(xué)會游泳的決心。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我終于從“旱鴨子”變成游泳高手,脫離了太平渡“V”坡,經(jīng)常活躍在浩梁外的游泳人群之中。“能游千米,只游八百”,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

龍門浩老碼頭 戴前鋒攝


聽銅鑼聲渡長江

我的爺爺蔣德齋是土生土長的重慶南岸龍門浩人,生于川主廟右側(cè)(現(xiàn)下浩米市街6號,屋內(nèi)尚存大型米碾和能盛六擔(dān)水的瓦缸),公私合營以前住下浩正街72號,經(jīng)營有坐堂醫(yī)生的最大中藥鋪“利東藥室”。他的嗜好不多,除了長期抽葉子煙外,就是蹲王伯懷的茶館交流信息以及到劇場欣賞川劇。1950年初,下浩建成“新生影劇院”,在覺林寺牌坊旁邊,其設(shè)備極其簡陋,只有一些長板凳。爺爺帶我去觀看了《做文章》《轅門斬子》等川劇折子戲。1951年新生影劇院停演,我們經(jīng)常乘龍門浩至望龍門的輪渡過江,到“重慶劇場”觀看川劇。

1955年,重慶劇場演出根據(jù)郭沫若話劇劇本改編的川劇《孔雀膽》,名角薈萃,十分火爆,一票難求。爺爺托住在小米市的好友徐伯定,買了兩張星期天的早場票,叫我陪他看戲。可惜早上大霧漫天,30米內(nèi)什么也看不清,龍門浩輪渡已經(jīng)封渡。怎么辦?爺爺決定乘木船渡江。

枯水期間,木船停靠在太平渡口。大霧天乘木船過江的人很多,有賣菜的、有辦急事的、有趕時間看早場戲的……一會兒,木船就裝了十五個人和兩挑新鮮蔬菜。一聲鼓響,開船了。船上有兩個工人,前面的工人使用帶鉤篙桿,負(fù)責(zé)將木船撐出河岸。后面的工人負(fù)責(zé)搬艄,察看水勢,引領(lǐng)航向。離岸以后,前面的工人負(fù)責(zé)推橈前進(jìn);后面的工人一邊搬艄,一邊推橈助力,聽著銅鑼聲向東水門駛?cè)ァS蓶|水門出發(fā)的木船,聽著大鼓聲向太平渡駛來。船到河心,一個巨浪迎面撲來,我急忙站起來避開,立即招來一片罵聲。爺爺告訴我這樣會影響船的平衡,容易翻船。為了穩(wěn)住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爺爺給我講了很多逸聞趣事,如像龍門浩輪渡的變遷。早在1938年初,重慶輪渡公司開辟了望龍門至龍門浩的航線,用輪渡代替了木船渡江。當(dāng)時為方便玄壇廟的乘客,囤船設(shè)在太平渡,后來才移至上浩輪渡碼頭。擺談中,木船不知不覺就到東水門。

太平渡 作者提供

我們匆匆上岸,喘著粗氣趕到了重慶劇場,《孔雀膽》劇組已經(jīng)打響了開場鑼鼓。名角在臺上精彩演繹著《孔雀膽》凄美的歷史故事,而剛才發(fā)生的聽銅鑼聲渡長江的一幕幕場景,卻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事隔60多年,依然記憶猶新。

海棠溪眺望渝中半島 戴前鋒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江源县| 仙居县| 宝坻区| 东方市| 辽阳市| 青岛市| 丹寨县| 阳新县| 蕲春县| 凤庆县| 陵川县| 嘉祥县| 旅游| 保德县| 伊春市| 津市市| 长宁县| 阜康市| 吉水县| 海南省| 宜良县| 岳阳县| 淮安市| 大石桥市| 天镇县| 行唐县| 南溪县| 五河县| 沿河| 纳雍县| 屏山县| 庆元县| 江山市| 玉山县| 班戈县| 仁化县| 镇坪县| 伊春市| 民权县|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