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國家航天局的支持,秦子明的月球旅行計劃,開展起來順利許多……
圍繞著項目運營,一些配套生產廠家,依據技術要求,按月球太空居住艙的實際尺寸和一切技術要求,開始加工生產。這次一個月時間的居住計劃,從生活必需品的食品、日用品,到交通工具、通訊傳輸工具等等,結合月球的特點,開始緊鑼密鼓,籌備生產。
免費的“月球旅行票”,讓秦子明減少了項目推廣的資金和技術壓力。第一期火箭發射攜帶的運輸飛船,攜帶了第一個太空艙,這里面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系統。第一個太空艙成了兩個安裝工程師最原始的家。隨后火箭又發射升空,每次的運輸飛船不斷將基地需要的各種裝備、配件、機器設備運到月球。兩個安裝工程師的全力工作,月球度假的以太空艙連接組建的供人起居的月球房子,現在已經有模有樣了。三個圓形桶狀、連在一起的房子,房頂豎著長短的通訊天線,白色的耐高溫高壓的裹附材料,房子沒有窗戶,但是兩個基地建設工程師還是用畫筆畫出了窗子的樣子,只不過窗子長時間只是一個帶著地球生活氣息的一個圖案,不會像地球家園我們窗子里一年四季風景不停得變換。
所有的這些,讓房子看起來,更像童話世界的城堡。
秦子明的計劃書賦予了這座月球基地一個浪漫的名字:嫦娥客棧!
走進這所房子的里面,通過加壓艙后,就進入嫦娥客棧的會客中心;墻壁是溫馨的水洗白色調,室內有多處高矮交替的燈光,墻壁上有一副海鷗翱翔大海的裝飾畫。四角的攝像可以把旅行者在這里的生活細節,同步到地球的控制中心。
接著可以進入另一間,算是廚房和洗浴區域。廚房有折疊的操作臺,全部展開,會有很大的面積,可以供一個熟練的大廚輾轉騰挪,鼓弄出一頓大餐。但是對于客棧即將到來的客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會客區還可以進入另一個太空艙搭建的居住室,這里可以權作客人三十天生活時私密臥室。在月球這個人類期盼已久的地方,好奇心和神秘感,會讓每一位的到訪者,馬不停蹄欣賞這個獨特的、與我們的而地球不一樣的地方。嫦娥和吳剛的故事,嫦娥的小白兔,那些讓多少世紀的人們,幻想猜測的故事,現在你就在這個地方了,不知道這里有沒有嫦娥的腳步遺跡,她的小白兔來過這里么?
看累了月球風景,回到臨時的家,嫦娥客棧的臥房,可以一解疲勞,也許在夢里,你會夢見廣袖翩翩的嫦娥呢……
隨后建立了月球6G基站,通過衛星中轉信號,可以實時手機月球和地球的通聯分享。工程師測試的手機視頻傳回地面指揮中心,秦子明他們看了以后,非常高興。
每次火箭發射攜帶的給養,在月球表面降落基地,已經組成三個太空艙的生活工作區域,那里已經配備了中國企業生產的小型制水機、制氧機,已經發射到月球的給養,完全夠兩個人生活三個月以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