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吾不以落第為恥

  • 大魏文宗
  • 大魏文宗
  • 3940字
  • 2019-05-25 19:19:50

“總之,如若沒什么問題的話,明天我們就來接楊公子過去。”王員外一笑的道,這樣一份順水人情他們還是愿意做的,往年這樣的流程都是這樣,誰家新出了一科秀才,就由當地的士紳帶路,引薦。

“多謝員外!”楊昭喜上眉梢,這樣的美事他怎么可能不答應。

再簡單的聊了幾句,幾位員外就知趣的起身告辭了,他們頭一次前來拜訪,不宜顯得太過熱情,必須點到為止。

“老朽送三位員外。”楊老太爺拄著手杖,一路送三位員外出門。

“昭兒,以后發家了可要多多記得你三嬸。”三位員外親自來登門拜訪,這對楊家來說是相當長臉的事,三位員外才一走,楊家內外喜氣洋洋,幾位叔叔和嬸嬸就熱絡的上前,拉著楊昭這家長里短。

這什么道臺府,大儒劉賜,書院什么的,這些都聽的他們云里霧里,但總之很高大上就是了。

起碼有一點,楊昭這小子以后要不得了!

“諸位叔叔嬸嬸們放心。”楊昭拍著胸脯,大聲的道,“以后我楊昭發達了,一定不會忘不了諸位!”楊昭豪氣沖天,今天被幾位員外一夸贊,他已經樂上云霄了,仿佛這什么舉人進士之位,已經唾手可得。

。。。

才被送出這楊家的大門不遠,三位員外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最后面無表情,陸員外搖了搖頭,眼神輕蔑,“楊家恐怕沒什么出息,這次好不容易出了一個讀書人,但是卻舉止輕浮,沒什么城府。”

“鄉下人剛中功名,很正常。”王員外搖了搖扇子,冷淡的道,“一直不曾走出過潭鄉這個小地方,眼界不開化,沒見過真正讀書人的氣質,涵養,稍有成就就得意忘形,屢見不怪。”

“這個楊昭,日后也就這點出息了。”

三位員外眼力何等毒辣,這次一見,從頭到尾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就敢對這個楊昭下這樣的定論,可見讀書人的眼力之狠!

“楊家,恐怕以后還是不過如此,難有出息的人。”白員外冷下一聲,三人嗤笑著,緩緩遠去。

。。。

楊唯低下頭去,眸子里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黯然。

楊家這流水席一辦就要好幾天,一直到晚上才會收場,潭鄉內外都很熱鬧,老楊家一共有七房,楊唯一家就住在東廂房里,青草混合的泥土香里,點著一盞油燈。

白天熱鬧的景象已經過去,一家人坐在這個屋子里,頻頻嘆氣,楊唯坐在油燈下看書,但是手上在不斷的翻動著這個書籍,看起來心煩意亂,一個字都難以靜心讀進去。

“我看到楊昭那一家子得意的樣我就來氣。”陳氏在油燈下縫補著鞋子,絮絮叨叨,“誰說我們家奉先就考不上功名?”

在天下母親人的眼里,兒子總是最厲害的。

哪怕自己丈夫和兒子屢次不第,但是陳氏還是相信父子兩有一天能高中。

“楊老太爺不供你們去讀書,那就我供。”陳氏帶著一些憤憤不平,一邊縫紉,一邊道,“我平日里去打工,去賣一些繡花,縫紉的衣服,我就不信咱們家供不出一個讀書人來。”

雖然這么說,陳氏一說完,屋子里還是一片安靜,沒人吭聲,夏日的夜晚顯得格外沉悶和煩躁。父子兩都沒心情接話,楊老太爺已經發話,楊唯只能在考最后一次,明年他要是考不上,就和這科舉無緣了。

這對于楊唯這種學了一輩子的人來說,究竟是何等大的一種打擊?

沒什么比辛苦了一輩子,最后還是一無所獲更悲哀的了。

這個枷鎖,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楊唯的身上,透不過氣來。

“奉先,來。”楊唯沉聲的道,把楊奉先叫到桌子前,桌子前是一卷泛黃的書,用小篆封面上寫著《黃庭筆記》,上面押著一卷三尺寬的尺。

“今天的日課背的怎么樣了?”楊唯慢吞吞的道,在昏暗的燈光下說的不疾不徐,“宋元學案,廬陵學卷,背。”說著,他拿起那三尺寬的青尺,按在掌心。

宋元學案,廬陵學卷?

楊奉先面露為難之色,宋元學案在大學里楊奉先也不是沒有看過,但是這個屬于課外科目,楊奉先背是背過,但一時半會哪有記得那么清楚?

這是楊奉先每日必背的課程,卻不是自己背的。

“背。”楊唯半閉著眼睛,面無表情的道,楊奉先深吸了一口氣,只能硬著頭皮道,“歐陽修,字永叔,吉州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

楊奉先背的吞吞吐吐,十分艱難,這一背才發現大學這些東西自己已經遺忘的快差不多了。

“……宋興且百年,而文章體裁,猶仍五季余習。”

“爹,我背不出來了。”

寥寥草草大約背了三段,楊奉先實在是記不全了,只能苦笑的道,這厚厚一本宋元學案,當初自己也只是瀏覽了一下,至今哪還能背的出?

現在被這個楊唯一催促,楊奉先早就忘了個七八。

楊唯睜開眼,臉上露出了一抹怒容,“這廬陵卷你前些日子還能背誦至十三段,現在好了,怎么忘了這么多?把手伸出手來。”

楊奉先只能硬著頭皮伸出手去,楊唯拿起這青尺,“啪啪”連打了十下,打的楊奉先手掌心一片通紅,楊奉先收回了尺子,眼神里露出一絲心疼之色,但還是切齒道,“繼續背,今天不背出來不許睡覺!”

說著,就把一卷宋元學案拿出來,扔在了桌子上。

“是。”

楊奉先心頭默嘆了口氣,就在桌前坐了下來,楊唯治家也真是夠嚴謹的,他從小幫楊奉先啟蒙,悉心的栽培他,他自己科舉屢次不第,但是卻希望自己這個兒子成材,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兒子身上。

這楊奉先也是爭氣,讀書刻苦,用功,而不像楊昭那樣三心二意,心思不定。

但是造化就是這么弄人,楊昭考上了,楊奉先卻落榜了。

坐在這個桌子前,楊奉先慢慢的翻開了手上這一本《宋元學案》,這不如大學圖書館出版的紙張那么精細,這本宋元學案字跡泛黃,紙張陳舊,但是卻透著一股子墨香的味道,楊奉先莫名反而更喜歡這樣的書本。

在燈光下學古人背書,楊奉先也不覺得甘苦。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也……”

窗外,萬籟俱寂,蟬鳴陣陣。

灰黑色的云霧在月牙之下籠罩,像是靜謐的黑色輕紗,越發襯托著這月光如水,大地安寧。

遠遠看去,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那大戶楊家,東西兩個廂房還亮著油燈,西廂房是燈火通明,依稀傳出二叔,楊昭等人的歡聲笑語。

而另外一邊,東廂房則是映襯出一個寂寥的影子,拉長在墻壁上,一位少年在認真誦讀。

“孩子他爹。”旁邊陳氏用胳膊小心的捅了一下楊唯,眼神飛快的瞟了一眼燈下的楊奉先,帶著一絲心疼的語氣道,“孩子病才剛好,至于嗎?”

“讀書在于持之以恒。”楊唯雖然對兒子慈愛,但是在讀書上卻是一點也不含糊,眉毛微微一揚“每日定下的日課,不管刮風下雨,該做就一定要做,絕不能變,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我輩讀書人要講究一顆剛猛前進之心,學業方能有所成。”

楊唯很認真的道,昏暗的光線下,可以看出他的面龐是有些苦澀的,卻依舊翻開了手上那本黃庭筆記。

這日課不僅是針對楊奉先的,還是針對他自己。

一天背十段,讀不懂就繼續背,一直背,不背出晚上不許睡覺,直到背出才行,吃透了這十段,第二天再繼續背下十段。

楊奉先背,他也背,親自給楊奉先以身作則。

十幾年來這父子兩風雨無阻,一日不變,每天都能看到這父子兩人在油燈下苦讀,背誦,有的時候文章特別難背,二人要背到深更半夜才能睡下,但也絕不說松懈。

陳氏嘆了口氣,知道自己這父子兩的脾氣,于是去給兩人泡茶,開窗透透氣,盡量躡手躡腳,不發出聲音。

楊奉先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一直背到三更天了,西廂房楊昭一家都早早睡下了,孤月高懸,大地沉眠,楊奉先才算是把這一段給啃下來。

這感覺頗有些高考前沖刺的緊張感。

重溫這種感覺,頗有些新鮮。

“爹,我背完了。”拿著這卷書,楊奉先站到了楊唯面前,楊奉先這才注意到楊唯竟敢也一直在旁邊陪著楊奉先,自己不睡,他就不睡,手上捧著那一卷黃庭筆記。

“嗯。”楊唯慢吞吞的點了點頭,“背吧,你娘已經睡下了,小聲點。”楊唯扭頭看了一眼,陳氏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睡過去了,頭靠在床沿上,身上披著一件衣服。

楊奉先順下目光,小聲的背誦,楊唯也不看書,搖頭晃腦,閉眼聽著楊奉先背。

一篇十三段背完,楊唯這才道,“還有兩三個字錯謬。。也罷,可以了,今日這日課就到此為止吧,明日還要繼續,不可懈怠。”

說著,楊唯道,“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楊奉先松了口氣,注意到楊唯臉上有一抹疲倦和落寞之色,心有不忍。

對于楊唯的這種教學方法,楊奉先不可茍同。

這樣的教學方法確實卓有成效,但是也比較笨,具體表現在這楊奉先這么多年讀書下來,只知道死記硬背,不懂得變通,寫出的文章就很僵硬,文氣不暢通。

這才是這一家人科考屢試不第的原因,但是這也怪不得這楊唯,這小小一個楊家一個讀書人也沒出過,沒什么大的見識也是沒辦法的。

楊唯能想出這樣的法子已經算是極為不錯了,這又不是在后世有大量的名師來總結和制定出一系列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只是見楊唯眼見那一抹落幕之色,楊奉先于心不忍。

這次科考落第,楊昭高中,老太爺還剝奪了他科考的權利,只給了他最后一年的期限,這些給他的打擊其實還挺大的,這對一個讀書人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見楊奉先還不走,楊唯道,“奉先,我知道你心里難過,懸榜斥責給你的打擊也不小,但男人就要經得起挫折,孟文宗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些很正常。”

楊奉先略一愣,看著老爹這炯炯的眼神,楊奉先才反應了過來,楊唯這是怕自己還在心情低落,反過來安慰自己。

“爹,我已經想明白了。”

站在楊唯面前,楊奉先平靜的道,“世人皆以落第為恥,但我卻以落第而動心為恥。”

楊奉先這話意味深長,說的是自己,實際上卻是說給楊唯聽的。

“嗯?”

“世人以落第為恥,吾以落第而動心為恥……”楊唯不禁跟著下意識喃喃了一句。

這話在大魏歷史上還不曾出現過。

這句名言是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說,在王陽明科舉落第的時候,他說,別人科舉一落第就感覺羞愧,而我卻覺得,一落榜就因此無地自容,這才是真的恥辱。

這話的境界相當之高明,不知道比同時代的讀書人高上了幾個檔次,直指讀書的終極目的,本心!這一點從王陽明讀書時許下的志向也可以看出,王陽明曾經問私塾先生,天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私塾先生說,“唯讀書登第耳。”

王陽明搖了搖頭道,“登第恐未第一等事,第一等事當是讀書學圣賢。”

而大魏的歷史上,并沒有王陽明這個人,更沒有這句千古名言。

“世人以落第為恥,吾以落第而動心為恥……”,楊唯再喃喃了一句,眼睛越來越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贞丰县| 贡觉县| 伊宁县| 兰考县| 萨嘎县| 西贡区| 读书| 吴川市| 吴忠市| 卢龙县| 四平市| 临桂县| 蓝田县| 博白县| 韶山市| 延吉市| 洛浦县| 东源县| 红安县| 民权县| 大城县| 都江堰市| 丰顺县| 建宁县| 大化| 巴南区| 阳江市| 都安| 钟山县| 彩票| 武隆县| 通海县| 海安县| 蓬安县| 积石山| 冷水江市| 新平| 奉新县| 格尔木市|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