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日通關:會計基礎應試寶典
- 李建華 劉星辛
- 18662字
- 2019-11-01 14:31:17
上編 應試指導
第一天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環節 真題回顧 胸有成竹
一、多項選擇題(共10題,建議學習時間為8分鐘,應快速通讀,對有疑問的題目重點閱讀其解析,并做標記)
1.下列企業內部部門中,可以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單獨進行核算的有( )
A.事業部
B.營業部
C.生產車間
D.分公司
解析:選ABCD。會計主體既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由若干個企業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實體。
2.本月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存入銀行,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收付實現制下,應當作為本月收入
B.權責發生制下,不能作為本月收入
C.收付實現制下,不能作為本月收入
D.權責發生制下,應當作為本月收入
解析:選AB。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收付實現制要求,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款項,無論其應否歸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支付的款項,無論其應否歸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
3.資金退出是資金運動的終點,下列屬于資金退出的業務有( )
A.支付發行債券的利息
B.償還銀行借款
C.給股東分配現金股利
D.繳納營業稅
解析:選ABCD。資金的退出是指資金退出企業的資金循環和周轉,它包括按法定程序返回投資者的投資、償還各項債務、上繳稅費、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內容,是指一部分資金離開企業,游離于企業資金運動之外。
4.下列各項中,屬于事前監督的有( )
A.編制預算
B.制定定額
C.簽訂合同
D.執行計劃
解析:選ABC。事前監督是對將要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簽訂合同、制定定額、編制預算屬于事前監督,而執行計劃屬于事中監督。
5.下列各項中,作為會計核算職能需如實反映的信息有( )
A.經營成果
B.現金流量
C.財務狀況
D.產品成長能力
解析:選ABC。會計核算是指運用價值量對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連續、系統、綜合的記錄,計算、加工、整理、匯總并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過程。會計核算職能需如實反映的信息包括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財務狀況等。
6.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B.我國企業的會計核算只能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C.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D.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解析:選ACD。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7.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監督審查主要內容的有( )
A.經濟活動的合法性
B.經濟活動的合理性
C.經濟活動的實用性
D.經濟活動的真實性
解析:選ABD。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8.下列業務中,屬于資金循環過程的有( )
A.銷售商品
B.向投資者分配凈利潤
C.購買原材料
D.將原材料投入產品生產
解析:選ACD。資金從貨幣資金開始,經過供、產、銷三個過程,依次由貨幣資金轉化為固定資金、儲備資金,再轉化為生產資金、產品資金,最后又轉化為貨幣資金的過程稱為資金的循環。向投資者分配凈利潤屬于資金退出。
9.會計準則具有嚴密和完整的體系,我國已頒布的會計準則有( )
A.《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B.《小企業會計準則》
C.《事業單位財務通則》
D.《企業會計準則》
解析:選ABD。我國雖然已經頒布執行了《事業單位財務通則》,但《事業單位財務通則》不是會計準則。
10.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 )等
A.一貫性
B.可比性
C.形式重于實質
D.謹慎性
解析:選BD。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題外話
應開始養成每次練習至少完成一類題型的習慣。
二、單項選擇題(共10題,為保證復習效果,對不懂的題目應做標記,以便更好地復習鞏固。建議學習時間為5分鐘)
1.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在其核算中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的是( )
A.會計控制
B.會計分析
C.會計核算
D.會計監督
解析:選D。會計監督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2.下列會計基本假設中,確立了會計核算時間范圍的是( )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貨幣計量
D.會計分期
解析:選D。會計分期是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由此看來,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3.下列關于權責發生制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B.權責發生制是以收入和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C.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D.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本期收到的收入和付出的費用,無論是否屬于本期,都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
解析:選D。這道題考的是權責發生制的概念與收入、費用確認的標準,一定要與收付實現制區分開來,這也是本章知識學習的一個難點內容。
4.下列各項中,屬于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的是( )
A.資金運動
B.營銷活動
C.貨幣運動
D.資產運動
解析:選A。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的對象,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是會計核算的對象,由此看來,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就是資金運動。
5.企業本期銷售商品取得20萬元,出租廠房收取租金5萬元,出售不需要用的設備取得8萬元,出售多余原材料取得3萬元,轉讓商標使用權取得15萬元,則企業本期應確認收入金額為( )萬元
A.28
B.23
C.51
D.43
解析:選D。根據我國會計法規定,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基礎為權責發生制。根據權責發生制要求,企業本期應確認收入金額為:20+5+3+15=43(萬元)。其中出售不需要用的設備取得8萬元,為企業偶然發生的利得,不屬于本期收入。
6.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監督中事中監督的事項是( )
A.編制預算
B.對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核
C.制定定額
D.糾正生產過程中的偏差
解析:選D。編制預算、制定定額為事前監督,對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核為事后監督。
7.年末,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財務部門編制的會計報表進行審查,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該審查屬于社會監督和事中監督
B.該審查屬于單位內部監督和事中監督
C.該審查屬于社會監督和事后監督
D.該審查屬于單位內部監督和事后監督
解析:選D。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財務部門編制的會計報表進行的審查,屬于單位內部監督和事后監督。
8.使各有關會計期間損益的確定更為合理的會計基礎是( )
A.現金制
B.分類制
C.收付實現制
D.權責發生制
解析:選D。權責發生制,也稱應計制或應收應付制,是指收入、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的標準,合理確認當期損益的一種會計基礎。
9.下列各項中,既屬于事后監督,又屬于政府監督的是( )
A.稅務局對企業納稅情況進行審查
B.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審查
C.注冊會計師對年度報表進行審核
D.公司主管部門對年度計劃進行審核
解析:選A。選項B和 C是社會監督,選項D是單位內部監督。
10.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這是會計信息質量的( )要求
A.相關性
B.謹慎性
C.重要性
D.及時性
解析:選C。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題外話
對對表,超時了嗎?注意把握速度。
三、判斷題(共10題,建議學習時間為5分鐘。應快速通讀,對有疑問的題目重點閱讀其解析,并做標記)
1.某公司2014年6月發生交通費1200元并取得票據,經過企業內部審批程序,2014年8月完成報銷。則該筆交通費確認為2014年6月的費用。( )
解析:錯。企業會計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下,收入、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的標準,合理確認當期損益。凡不應歸屬本期的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作為本期的費用。權責發生時間,是以單位履行完審核手續后可以報銷的時間為準。
2.會計核算的三項工作指記賬、對賬、報賬。( )
解析:錯。會計核算的三項工作指記賬、算賬、報賬。對賬是會計記賬工作的內容之一。
3.會計主體假設明確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 )
解析:對。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即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4.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種不同會計基礎的形成,是基于持續經營假設。( )
解析: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種不同會計基礎的形成,是基于會計分期假設。
5.甲公司2014年9月售出一批商品給乙公司,合同規定乙公司應于當年12月支付貨款,乙公司信用良好,甲公司確認該批商品銷售收入的實際時間應為當年9月份。( )
解析:對。企業是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核算的。根據權責發生制,該批商品銷售收入應確認為9月份。
6.會計信息質量重要性要求企業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
解析:錯。本題將會計信息質量重要性要求與謹慎性要求混淆。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謹慎性要求企業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7.社會公眾是不需要使用會計信息的。( )
解析: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8.會計主體假設要求甲公司只能核算本公司的經濟業務,包括甲公司股東投入甲公司的股本,但不能把甲公司股東個人的收入、支出作為甲公司的收入、支出核算。( )
解析:對。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即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9.會計監督職能是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
解析:對。會計監督職能就是單位會計人員實施的內部監督。
10.甲公司2014年5月售出商品,7月才能收回貨款。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下,甲公司5月份沒有收到現金,就不能確認收入。( )
解析:對。收付實現制,也稱現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標準,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
題外話
對于判斷題,要相信第一感覺。
四、計算分析題(共1題,建議學習時間為5分鐘)
海達公司7月份發生下列經濟業務(不考慮相關稅費):
①銷售材料一批,貨款2000元,當即存入銀行。
②銷售產品一批,貨款5000元,當即收到4000元存入銀行,其他貨款暫欠。
③預付7—12月的固定資產租金3000元。
④收到3月份的銷貨款2000元。
⑤收到購貨單位預付的購貨款4000元,10月份交貨。
要求:根據資料完成下列計算。
(1)按收付實現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
(2)按收付實現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費用。
(3)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
(4)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費用。
(5)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利潤。
解析:
(1)按收付實現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為12000元。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確認,以實際收到時間作為標準來確認當期收入。所以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為“業務①2000+業務②4000+業務④2000+業務⑤4000=12000(元)”。
(2)按收付實現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費用為3000元。7—12月的固定資產租金已經實際預付,在收付實現制下屬于當期的費用。
(3)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為7000元。在權責發生制下,凡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所以該公司7月份的收入為“業務①2000+業務②5000=7000(元)”。
(4)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費用為500元。在權責發生制下,屬于當期的費用是業務③中的預付租金,預付7—12月的固定資產租金3000元,每月應分攤3000÷6=500(元),對應的7月份費用是500元。
(5)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7月份的利潤為6500元。在權責發生制下,根據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7月份的收入為7000元,7月份的費用為500元,當期應確認的利潤為6500元。
第二環節 知識圖表 面面俱到
第一節 會計的概念與目標

第二節 會計的職能與方法

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第四節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質量要求

第五節 會計準則體系

第三環節 臻題強化 勝券在握
溫馨提醒
因考試時多項選擇題及計算分析題單位分值為2分/題,特別是多項選擇題,不僅單題分值高,題量也多,多項選擇題題型分值占40分,“得多選者得會從”,必須保證多項選擇題的準確率,方能保證考試通關。因此,考前沖刺應多練多項選擇題及計算分析題。
一、多項選擇題(共10題,應在8分鐘內完成)
1.下列關于會計計量屬性的應用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可變現凈值通常用于存貨資產減值情況下的后續計量
B.現值通常用于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可收回金額的確定
C.重置成本多用于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
D.歷史成本主要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量
2.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職能的有( )
A.實施會計監督
B.參與經濟決策
C.評價經營業績
D.預測經濟前景
3.下列關于現值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在現值計量下,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B.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C.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D.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取得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4.有關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關系的說法正確的表述有( )
A.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障
B.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C.兩者之間密切相關,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D.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前提
5.關于會計監督表述正確的有( )
A.編制預算是事前監督
B.分析判斷未來的經濟活動屬于事前監督
C.分析判斷未來經濟活動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屬于事后監督
D.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屬于事后監督
6.關于重置成本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B.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C.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D.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7.母公司在擁有若干子公司、分公司的情況下,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會計主體的有( )
A.企業集團
B.分公司
C.母公司
D.子公司
8.以下關于事中監督的描述中,正確的有( )
A.事中監督是對經濟活動的日常監督和管理
B.事中監督是指在日常會計工作中,對現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促使有關部門和人員采取改進措施
C.事中監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標,利用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的考核和評價
D.事中監督是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指導
9.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有( )
A.聘請注冊會計師對報表進行審核
B.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C.編制會計憑證
D.編制資產負債表
10.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監督合理性審查的內容有( )
A.是否符合單位內部管理要求
B.是否有利于經營目標和預算目標的實現
C.是否符合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D.是否執行了單位的財務收支計劃
二、單項選擇題(共10題,應在5分鐘內完成)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資金循環和周轉環節的是( )
A.供應過程
B.分配過程
C.生產過程
D.銷售過程
2.企業購入的固定資產一般應該按照( )進行計量
A.歷史成本
B.公允價值
C.重置成本
D.現值
3.企業收到某公司支付的款項10萬元,其中6萬元為已經實現的銷售,4萬元為預收賬款,會計人員確認預收賬款為4萬元而不是10萬元,這個確定具體金額的過程屬于( )
A.會計計量
B.會計確認
C.會計報告
D.會計記錄
4.某公司計劃在年底購買一批機器設備,8月份與銷售方達成購買意向,9月份簽訂了購買合同,但實際購買的行為發生在11月份,則該公司應該在( )將該批設備確認為資產
A.8月
B.11月
C.12月
D.9月
5.下列關于會計監督職能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B.會計監督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
C.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基礎
D.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質量保障
6.某單位6月份銷售甲產品一批,取得銀行承兌匯票一張,價款20000元;銷售乙產品一批,取得轉賬支票一張,價款80000元;收到5月份欠貨款70000元。根據權責發生制,該單位6月份銷售收入為( )元
A.20000
B.100000
C.150000
D.90000
7.關于會計主體的概念,下列各項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是獨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內部的某一個單位
C.可以是一個單一的企業,也可以是由幾個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
D.會計主體所核算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8.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在其核算中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的是( )
A.會計核算
B.會計監督
C.會計分析
D.會計控制
9.下列關于權責發生制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B.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C.款項已收到,但銷售并未實現,收到款項時確認收入
D.費用已經發生,但款項并沒有支付,費用發生時確認費用
10.下列不屬于資金退出的是( )
A.償還各項債務
B.支付職工工資
C.上交各項稅金
D.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三、判斷題(共10題,應在5分鐘內完成)
1.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定,一旦企業進入清算,就應當改為按清算會計處理。( )
2.如果沒有會計基本假設,就無法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沒有統一的計量標準,就很難及時地將某一特定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準確地體現出來。( )
3.企業內部的部門因為不是法人,所以不可以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單獨進行核算。( )
4.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這反映了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謹慎性原則。( )
5.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
6.會計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一般指半年度。( )
7.某公司2014年3月發生交通費200元,并已取得票據,經過內部審批程序,2014年4月報銷,則該費用屬于3月份。( )
8.會計人員只能核算和監督所在主體的經濟業務,不能超越范圍核算和監督其他主體的經濟業務。( )
9.聘請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屬于會計監督中政府監督的范疇。( )
10.折舊和攤銷會計處理方法的出現,是基于會計分期假設。( )
四、計算分析題(共1題,應在5分鐘內完成)
某公司6月份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①用銀行存款支付上月水電費580元。
②用銀行存款660元預付下半年度報刊費。
③預提本月銀行借款利息850元。
④計提本月固定資產折舊1200元。
⑤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 14000元。
⑥收到銷售產品價款13000元,存入銀行。
⑦銷售產品價款8000元,其中5000元收到存入銀行,余額暫欠(暫不考慮增值稅)。
要求:(1)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該公司6月份的收入、費用和利潤。
(2)按照收付實現制計算該公司6月份的收入、費用。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量主要采用公允價值。
2.ABCD【解析】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除此之外,還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拓展職能。
3.AB【解析】選項C是重置成本,選項D是歷史成本。
4.ACD【解析】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兩者之間密切相關,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5.ABD【解析】選項C是會計分析,而不是會計監督。
6.ABC【解析】選項D是歷史成本。
7.ABCD【解析】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既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由若干個企業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實體。
8.AB【解析】事中監督是指對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過程及其核算資料進行審查。選項C屬于事后監督,選項D屬于事前監督。
9.BCD【解析】選項A是會計監督的方法之一。
10.ABCD【解析】所有選項都屬于會計監督合理性審查的內容。
二、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分配過程屬于資金退出。
2.A【解析】企業購入的固定資產一般應該按照歷史成本進行計量。
3.A【解析】企業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相關金額。
4.B【解析】在權責發生制的前提下,該公司應該在發生實際行為的時候確認收入或費用。
5.C【解析】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兩者相輔相成,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會計監督保證會計核算的正確性。
6.B【解析】在權責發生制下,5月份的欠款不能確認為6月份的收入,所以6月份應確認的收入為20000+80000=100000(元)。
7.D【解析】會計主體既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由若干個企業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實體。同時,會計主體核算的只是主體本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包括主體之外的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8.B【解析】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9.C【解析】在權責發生制下,凡不應歸屬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铐椧咽盏?,但銷售并未實現,應該在實現銷售時確認收入。
10.B【解析】支付職工工資屬于資金的循環與周轉過程。
三、判斷題
1.對【解析】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一旦企業進入清算,就應當改為按清算會計處理。
2.對【解析】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3.錯【解析】會計主體既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由若干個企業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實體。
4.錯【解析】這個要求應該是實質重于形式。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5.對【解析】在我國,企業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以及行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的,由財政部在相關會計制度中具體規定。
6.錯【解析】會計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一般指月度、季度、半年度。
7.錯【解析】在我國,企業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也稱應計制或應收應付制,是指收入、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的標準,是合理確認當期損益的一種會計基礎。權責發生時間是以單位履行完審核手續后可以報銷的時間為準。
8.對【解析】會計主體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會計主體核算的只是主體本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包括主體之外的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9.錯【解析】聘請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屬于會計監督中社會監督的范疇。
10.對【解析】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四、計算分析題
【解析】
(1)權責發生制下的收入=13000+8000=21000(元)。
權責發生制下的費用=850+1200=2050(元)。
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21000-2050=18950(元)。
(2)收付實現制下的收入=14000+13000+5000=32000(元)。
收付實現制下的費用=580+660=1240(元)。
第四環節 錯題重溫 查漏補缺
回顧一下今天完成的習題中的錯誤部分,并在下方寫出對于你來說第一章中最難把握的是哪些內容,如“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第一環節 真題回顧 胸有成竹
一、多項選擇題(共10題,建議學習時間為8分鐘,應快速通讀,對有疑問的題目重點閱讀其解析,并做標記)
1.下列關于歷史成本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B.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C.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計量
D.歷史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解析:選BCD。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2.下列選項中,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恒等式為理論依據的有( )
A.成本計算
B.復式記賬
C.編制資產負債表
D.平行登記
解析:選BC。“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3.下列關于收入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收入可能表現為資產的增加,也可能表現為負債的減少
B.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C.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D.收入可能同時表現為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
解析:選ABC。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4.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制造費用屬于費用要素
B.生產成本屬于資產要素
C.本年利潤屬于所有者權益要素
D.管理費用屬于費用要素
解析:選AD。費用包括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生產成本屬于費用要素,本年利潤屬于利潤要素。
5.下列各項中,屬于流動負債的有( )
A.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B.應交稅費
C.應付職工薪酬
D.應付利息
解析:選ABCD。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償還,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到期應予以清償,或者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負債。
6.下列各項中,影響利潤確認的因素有( )
A.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B.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C.直接記入當期損益的收入
D.直接記入當期損益的費用
解析:選ABCD。利潤反映收入減去費用、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減去損失后的凈額。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于收入和費用,以及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7.收入按照性質不同,可分為( )
A.銷售商品收入
B.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C.提供勞務收入
D.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的收入
解析:選ABC。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摹⑴c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按性質不同,可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等。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的收入不是日?;顒又行纬傻?,屬于利得。
8.下列關于費用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費用可能表現為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
B.費用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C.費用可能同時表現為資產的減少和負債的增加
D.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解析:選ABD。費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邪l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9.據《企業會計準則》,下列六大會計要素的劃分正確的有( )
A.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B.資產、負債、權益、收入、利得和利潤
C.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支出和結余
D.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解析:選AD。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將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類。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10.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債務項目有( )
A.應付職工薪酬
B.應付賬款
C.應交稅費
D.短期借款
解析:選ABCD。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包括供應過程、生產過程和銷售過程三個階段,以上四個選項都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債務。
二、單項選擇題(共10題,為保證復習效果,對不懂的題目應做標記,以便更好地復習鞏固。建議學習時間為5分鐘)
1.下列關于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收入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利得不一定會影響企業的利潤
B.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C.收入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
D.收入源于日?;顒?,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動
解析:選D。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從偶發的經濟業務中取得,屬于那種不經過經營過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獲得的收益。
2.某公司資產總額為8萬元,負債總額為4萬元,以銀行存款3萬元償還短期借款,并以銀行存款2.5萬元購買設備。上述業務入賬后,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 )萬元
A.8
B.5
C.3
D.2.5
解析:選B。以銀行存款3萬元償還短期借款,引起資產減少3萬元;以銀行存款2.5萬元購買設備,引起資產內部項目一增一減,資產總額不變。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8-3=5(萬元)。
3.下列各項中,通常采用可變現凈值計量屬性的是( )
A.非流動資產可收回全部的計算
B.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價值的確定
C.存貨資產減值情況下的后續計量
D.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
解析:選C。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4.下列業務發生后,會直接增加所有者權益的有( )
A.收到他人捐贈資金
B.支付貨款
C.從銀行借入資金
D.股東投入資金
解析:選D。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具體表現為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含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5.某公司本月收入總額為12萬元,費用總額6萬元,發生不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分別為3萬元、2萬元。則該公司本月的利潤為( )萬元
A.6
B.5
C.7
D.8
解析:選C。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記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等。該公司本月的利潤為12-6+3-2=7(萬元)。
6.下列交易或事項中,應確認為長期負債的是( )
A.企業購買一批家電產品,貨款未付
B.企業計提五年期借款利息
C.企業預付材料款
D.企業向銀行借入五年期借款,借款已到賬
解析:選D。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償還,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到期應予以清償,或者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負債。長期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
7.某經濟業務發生僅涉及負債這一會計要素時,下列選項中,能正確反映該要素中相關項目變動的是( )
A.一增一減
B.不增不減
C.同增
D.同減
解析:選A。企業經濟業務按其對財務狀況等式的影響不同,可以分為九種基本類型,其中包括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等額減少的經濟業務。
8.下列有關會計要素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資產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B.負債是企業承擔的潛在義務
C.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
D.收入是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解析:選A。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9.下列經濟業務不會引起會計等式兩邊總額發生變化的是( )
A.銀行存款購買材料
B.投入資本存入銀行
C.借入短期借款存入銀行
D.銀行存款償還債務
解析:選A。銀行存款購買材料,只會引起等式左邊的資產內部一項資產(原材料)增加,另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不會引起等式右邊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變動。
10.下列關于會計等式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項資產余額等于一項所有者權益的余額
B.資產總額等于權益總額
C.一項資產余額等于一項負債的余額
D.部分資產余額等于部分權益余額
解析:選B。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統稱為權益。
三、判斷題(共10題,建議學習時間為5分鐘。應快速通讀,對有疑問的題目重點閱讀其解析,并做標記)
1.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或損失。( )
解析:對。資產確認必須符合資產的概念和資產確認條件,否則不予確認資產。
2.資產必須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所有權的經濟資源。( )
解析:對。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3.企業將閑置不用的五間辦公室臨時租給其他單位使用,這五間辦公室是企業的資產。( )
答案:對。
4.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邪l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
答案:對。
5.支出既包括企業日?;顒拥母黜楅_支,也包括日常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和損失。( )
答案:對。
6.對于某一項財產,要成為企業的資產,其所有權必須屬于企業。( )
解析:錯。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為企業控制的資源也可以稱為企業的資產。
7.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
答案:對。
8.“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體現了企業資金運動過程中某一特定時期的資產分布和權益構成。( )
解析:錯?!百Y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體現了企業資金運動過程中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分布和權益構成,是靜態的表現,而不是某一特定時期。
9.按照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負債不僅指現時已經存在的債務責任,還包括某些將來可能發生的、偶然事項形成的債務責任。( )
解析:錯。負債必須是現時義務,將來可能承擔的義務不是負債。
10.企業的債權指的就是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 )
答案:對。
第二環節 知識圖表 面面俱到
第一節 會計要素
一、會計要素的含義與分類

二、會計要素的確認

(續上表)

(續上表)

(續上表)

三、會計要素的計量

第二節 會計等式

(續上表)

第三環節 臻題強化 勝券在握
溫馨提醒
因考試時多項選擇題及計算分析題單位分值為2分/題,特別是多項選擇題,不僅單題分值高,題量也多,多項選擇題題型分值占40分,“得多選者得會從”,必須保證多項選擇題的準確率,方能保證考試通關。因此,考前沖刺應多練多項選擇題及計算分析題。
一、多項選擇題(共10題,應在8分鐘內完成)
1.下列關于利潤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通常情況下,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則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業績得到提升
B.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C.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D.利潤的確認只依賴于收入和費用的確認
2.企業發生費用時,可能影響到的會計要素有( )
A.收入
B.利潤
C.負債
D.資產
3.企業收入增加可能會導致( )
A.應收賬款增加
B.庫存現金增加
C.銀行存款增加
D.預收賬款減少
4.下列各項中,可對利潤總額產生影響的有( )
A.營業利潤
B.營業外支出
C.投資收益
D.營業外收入
5.下列經濟業務中,同時涉及兩個資產類科目,其中一個記增加,另一個記減少的是( )
A.從銀行提取現金
B.收到其他單位還來前欠貨款
C.以銀行存款購買原材料
D.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
6.下列關于會計要素變動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某一項資產增加和另一項資產減少
B.某一項資產增加和某一項權益減少
C.某一項權益增加和另一項權益減少
D.某一項資產減少和某一項權益增加
7.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同時還應滿足以下條件( )
A.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B.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C.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D.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8.下列關于重置成本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B.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C.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D.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9.下列所有者權益項目中,由企業凈利潤形成的有( )
A.資本公積
B.未分配利潤
C.實收資本
D.盈余公積
10.下列關于會計要素的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可變現凈值通常應用于存貨資產減值情況下的后續計量
B.歷史成本計量,應當基于經濟業務的實際交易成本,而不考慮隨后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
C.公允價值主要應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量等
D.現值通常應用于表述非流動資產可收回金額和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價值
題外話
本章知識點理論性強,需把握概念。
二、單項選擇題(共10題,應在5分鐘內完成)
1.下列經濟業務中,會引起企業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的是( )
A.從銀行取得一筆短期借款
B.預收購貨單位貨款
C.自當期凈利潤中提取盈余公積
D.收到外單位作為資本投入的機器設備
2.下列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是( )
A.應收賬款
B.貨幣資金
C.預付賬款
D.存貨
3.某銀行將短期貸款20萬元轉為對某公司的投資。下列關于某公司資產要素發生變化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所有者權益內部一增一減
B.負債減少,資產增加
C.資產減少,所有者權益增加
D.負債減少,所有者權益增加
4.下列各項中,應記入營業收入的是( )
A.接受投資者資本投入
B.商品銷售收入
C.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D.捐贈利得
5.下列關于負債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未來義務
B.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C.負債是由企業現在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D.負債是由企業現在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未來義務
6.某公司月初資產總額為300萬元,本月發生下列經濟業務:①賒購材料10萬元;②用銀行存款償還短期借款20萬元;③收到購貨單位償還欠款15萬元存入銀行。月末資產總額為( )萬元
A.395
B.290
C.305
D.310
7.下列關于歷史成本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歷史成本就是某項財產物資的賬面價值
B.歷史成本就是取得某項財產物資時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成本
C.歷史成本就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認可的成本
D.歷史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8.企業以銀行存款償還所欠購貨款。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資產項目和權益項目同增
B.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同減
C.權益項目之間此增彼減
D.資產項目之間此增彼減
9.某公司年初資產總額為12.6萬元,負債總額為4.8萬元。本年取得收入共計8.9萬元,發生費用共計9.3萬元,年末負債總額為5萬元。該公司年末資產總額為( )萬元
A.12.4
B.12.8
C.13.1
D.12.2
10.下列經濟業務中,會導致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的是( )
A.以銀行存款償還欠款
B.結算職工工資
C.從銀行取得借款
D.生產車間領用材料
三、判斷題(共10題,應在5分鐘內完成)
1.凡是在日?;顒又行纬傻慕洕娴目偭魅攵紤_認為收入。( )
2.歷史成本計量,應當基于經濟業務的實際交易成本,考慮隨后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 )
3.工業企業出租固定資產取得的收入應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
4.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或損失。( )
5.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
6.企業的利得和損失包括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以及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
7.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
8.非流動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按照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計量,這就是現值屬性。( )
9.會計要素為企業財務會計報表構筑了基本框架,因而會計要素也可能稱為會計報表要素。( )
10.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反映收入減去費用、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減去損失后的凈額。通常情況下,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
2.BCD【解析】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利潤是所有者權益的內容之一。
3.ABCD【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而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
4.ABCD【解析】利潤是反映收入減去費用、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減去損失后的凈額。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于收入和費用,以及直接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5.ABC【解析】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是一項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的經濟業務。
6.AC【解析】會計要素的變動有九種情況,無論怎樣變化,會計等式都保持不變。選項A屬于資產內部項目一增一減,總額不變。選項C屬于權益內部項目一增一減,總額不變。選項B和D中的會計等式一邊增加、另一邊減少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7.BD【解析】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還應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8.ABD【解析】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9.BD【解析】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投入的資本,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業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投資,以及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它們都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10.ABCD【解析】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F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二、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收到外單位作為資本投入的機器設備,引起了固定資產增加和投入資本的增加,表現為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
2.B.
3.D【解析】該項經濟業務使得某銀行的實收資本增加,即所有者權益增加;同時,短期貸款轉為投資,減少了負債。
4.B【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選項A是所有者投入資本,選項C與D都不屬于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唯有商品銷售收入屬于營業收入。
5.B【解析】負債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6.B【解析】業務①引起一項資產增加和一項負債增加,資產增加10萬元;業務②引起一項資產減少和一項負債減少,資產減少20萬元;業務③引起資產內部一增一減,資產總額不變;由此,期末資產總額為300+10-20=290(萬元)。
7.D【解析】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8.B【解析】銀行存款是資產,償還貨款,引起資產減少;所欠購貨款是負債,償還時,引起負債的減少。
9.A【解析】根據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該公司年初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12.6-4.8=7.8(萬元);年末資產為5+7.8+8.9-9.3=12.4(萬元)。本題有一定難度,一定要搞清楚會計等式關系以及年初數與年末數的關系。
10.C【解析】選項A引起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選項B引起負債和費用同時增加,選項D引起費用增加和資產減少。
三、判斷題
1.錯【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摹⑴c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錯【解析】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是不考慮隨后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的。
3.錯【解析】工業企業出租固定資產取得的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屬于收入范疇。
4.對【解析】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不能確認為資產。
5.錯【解析】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6.對。
7.錯【解析】收入、費用和利潤是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8.對【解析】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
9.對。
10.對【解析】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第四環節 錯題重溫 查漏補缺
回顧一下今天完成的習題中的錯誤部分,并在下方寫出對于你來說第二章中最難把握的是哪些內容,如“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