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三十億年 生命綿長 古往今來 歷盡滄桑


注釋
滄桑:滄海桑田的簡稱,滄海指大海,桑田指農田。滄海桑田,指世事變化巨大。
30多億年前在原始海洋中產生的原核生物,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進化成今天的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這期間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奇跡般的重大突破。在6 000萬到3 000萬年前,進化產生了最早的類人猿。在600萬到300萬年前,進化產生了最早的原始人類。目前發現最早使用石器工具并能完全直立行走的人,是在東非250萬到170萬年前的能人。直到25萬到4萬年前,人類才進化到現代人(智人)。
人類經過不斷演變,走到現代科技發達、分工明確的人類社會。但人類在大自然的選擇中存在很多先天不足,最后才憑借發育出的特有大腦僥幸生存下來。人類的肉體在自然面前存在諸多尷尬,人的視覺不如鷹、貓銳利,也不能夜視,嗅覺不如狗、狼等,也不會飛翔,其奔跑能力只能與爬行動物為伍。如此低劣的體能,可以想象得出面對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殘酷競爭,人類的發展將是多么艱難!所以著名哲學家尼采說人是“大自然的棄兒”。然而,作為“棄兒”的人卻有幸生存下來了,并越來越依賴科學技術而生存。
生命從幾十億年前到今天的演變,滄海變桑田,萬物歷盡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