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性學習
- 衷明華 衷田田主編
- 1145字
- 2019-11-01 14:27:30
鈉與水反應的微型實驗裝置改進
2011級本科生:鄭冬云
指導教師:衷明華
【摘要】眾所周知,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實驗,化學教學也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要點,在頭腦里形成牢固的化學概念。通過實驗也可以使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以做演示實驗,邊演示邊講的形式進行教學。為了使學生能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以及深入了解化學知識,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
【關鍵詞】鈉與水;微型;改進
在以往的教學中,鈉與水的反應通常是教師給學生做演示實驗,將鈉投入盛有水的燒杯或水槽中(滴有酚酞試劑)。鈉與水反應非常劇烈,甚至出現鈉粒亂濺的情況;反應速度快,卻無法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根據鈉在水中的反應現象(浮、熔、游、嘶、紅)可判斷反應產物中含有氣體,卻無法確定此氣體是氫氣。因此,對鈉與水的反應進行微型實驗裝置的改進非常必要,改進后的裝置安全性能高,又由于煤油的加入,既能自主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又能控制反應的速度,且成本低,試劑用量少,環(huán)保。
一 實驗原理
鈉與水反應:
2Na+2H2O═══2NaOH+H2↑
二 實驗儀器和藥品
(1)儀器:注射器1支、微型儀器1套。
(2)藥品:煤油、鈉粒、酚酞試劑、肥皂水。
三 實驗裝置圖(省去鐵架臺和鐵夾)

鈉與水的反應實驗裝置
四 實驗步驟及現象
(1)連接好實驗裝置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往U形管內加水,水位略低于內套管的底部,并滴入2滴酚酞試劑;再往內套管側滴加適量煤油(要能淹過鈉粒),并加入鈉粒;注射器的針筒內留一定體積的氣體;將直角形通氣管通入裝有肥皂水的燒杯內。
(3)慢慢推動注射器的推手,靠氣壓將左側的水壓往右側,煤油被水托起,原本浸在煤油里的鈉粒與煤油脫離,與水接觸,發(fā)生反應,此時,燒杯里有氣泡冒出,微型氣體發(fā)生器內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器壁有發(fā)熱的感覺。
(4)用火柴點燃吹出的氣泡,若聽到尖銳爆鳴聲,則證明氣體不純;若聽到“噗”的一聲,則證明氣體是純的。
(5)實驗完成后,將注射器的推手向上拉,U形管左側氣壓減小,水位上升,右側的水位則降低;剩余的鈉與水脫離,重新浸沒在煤油中(若所剩的鈉質量較小,則浮于煤油中)。剩余的鈉粒可留于下次實驗使用。
五 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
(1)通過推拉注射器的推手使水與鈉接觸發(fā)生反應,便于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2)在微型氣體發(fā)生器內加入煤油,不僅能夠避免鈉被空氣氧化,而且能夠減緩反應速度,避免反應過于劇烈而產生儀器爆裂的危險,剩余的鈉也能繼續(xù)使用,且無須重裝實驗裝置。
(3)氫氣的驗純可通過分辨肥皂泡被點燃時的聲音來實現,現象直觀明顯。
(4)實驗儀器簡單、用時短、實驗現象明顯,且用劑量少、節(jié)約環(huán)保、安全性能高,適合學生實驗。
參考文獻
潘鴻章.中學化學實驗研究與創(chuàng)新[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