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校薦風波
- 悠悠高考心
- 清人心魄
- 2569字
- 2019-05-29 09:52:06
也許是打點起了作用,主治醫生不僅解決了老娘的病房,而且答應這個星期就給老娘動手術,為了使兄弟姐妹們都到場,丁磊同醫生協商后定于星期六上午動手術,星期六是休息日,大家沒有理由不到場。
動手術前醫院要患者家屬確定使用的產品,丁磊接到大嫂的電話:“三弟啊,早上醫生來查房時,要求我們盡快選定使用的產品,我作不了主,你過來商量下吧。”
丁磊只好去醫院,找到主治醫生,主治醫生介紹大腿股骨粉碎性骨折,必需用金屬關節代替,需要安裝人造金屬關節。
醫生問:“你們準備用進口的還是國產的?”
丁磊問:“兩者有何區別?”
“進口的質量好,壽命長,使用年限15至20年,但價格貴,自負費用多,國產的質量不一定好,使用壽命10至15年,兩者費用差距在一萬五千元左右,我建議使用進口的,老太有這么多的子女,這么點錢大家分攤一下也不多。”醫生建議。
丁磊說:“嗯,我知道了,我同大家商量一下。”
“好,上午下班前必須告訴我,否則手術延遲。”
丁磊回到病房,跟大嫂、老娘說起此事,一聽相差這么多錢,老娘心疼地說:“我都快八十歲的人了,還能活幾年?你們給我用最便宜的吧。”
聽老娘這么說,丁磊猶豫起來,他說:“我跟大哥、二哥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旁邊的一位老頭病友說:“其實,使用國產的與進口的沒有多大差別,使用貴的醫生回扣多,他自然建議使用貴的。我就是使用國產的,唉!國人都崇洋媚外,認為進口的就是好,加上這些醫生為了自己的私利,沒有人說國產的好,這樣下去,如何能促進民族企業的發展?”
這個老頭是一位離休的國家干部,愛國情懷依然這么強烈。
丁磊覺得老頭說得很對,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都不使用本國的產品,那這個國家的民族工業就發展不起來。其實,愛國非常簡單。
家人商量的結果還是用進口的,畢竟是自己的親娘,不敢冒險,錢多花就多花吧,丁磊不敢擅自作主,按大家商量的結果回復給醫生,醫生當然高興不已。
手術前的相關事宜都敲定了,丁磊準備回單位上班,剛走到醫院門口,有許多人圍在門口,丁磊好奇站在旁邊聽著,原來是一中的學生跳樓啦,他內心一驚,急問旁邊的人:“是哪一班的?”
“聽說是一班的。”
“噢。”丁磊懸著的心放下來。驚恐的心雖然歸于平靜,但他急于知道事情的真相,這事件畢竟發生于女兒所在的學校,他有權利且有義務知道。
這時,谷華來電話:“老公,你知道一中發生跳樓的事件嗎?”
“我剛知道。”
“你知道跳樓的學生是誰嗎?”
“不知道。”
“是一班的陳夢晗,你還記得她嗎?就是高考百日動員大會上宣誓的學生代表。”
“原來是她。”能選為學生代表發言,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哪她為什么要跳樓呢?應該沒有理由吧。
“家長群里現在議論紛紛,你有空看看,多多關注,我要上課啦。”谷華掛斷電話。
丁磊打開微信群,家長群已經有三百多條消息,他仔細閱讀起來。
原來,一中有北大、清華校薦名額各一人,陳夢晗因沒有被推薦上,所以跳樓。
微信上有陳夢晗的遺書:“論成績,論特長,我都應該夠得上校薦的條件,可現實卻沒有我,為什么?為什么?……這樣做太不公平了。”
好人都平安評論:【象她這么優秀的學生都沒有資格,學校還能推薦誰呀?】
怡平媽評論:【她讀書這么好,即使沒有校薦,也可以考得上呀!為什么想不開呢?】
口斐爸評論:【學校本來是一片凈土,不應該存在不公平,否則何以教育學生?讓孩子純潔的眼光如何看待這個社會?】
水落石出評價:【是否存在以權謀私?有關部門要好好查一查。】
不倒翁評價:【在這個關鍵時候出現這檔事,對孩子們的影響多大呢?學校要妥善處理,不然會影響全體學生的考前情緒。】
隨著評論的深入,事件漸漸浮出水面,果然存在著問題。學校作出的解釋是:校薦這么重要的資源當然不能被學區外的學生拿走,應該給予本學區的學生,否則本學區的家長不會同意的。
原來按市教育局規定,初中學生原則上在學籍所在地就學,公立學校不得跨學區招錄生源,只有私立學校可以跨學區招生,一中所在的市區有一所叫培才的私立學校,名氣很大,所以各縣市區的家長都想辦法將孩子送入該校就讀,因學習成績優秀,培才學校畢業的學生好多進入一中就讀高中,因而一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外學區的學生,陳夢晗就是其中的一位,自然沒有資格享受校薦名額,這不跟學習成績掛鉤的。
此解釋一在網上公開就受到家長們的批評。
韻媽評論:【一中好不要臉,為了學校的名氣,它接受外學區成績好的生源,在待遇上它卻分本地生和外地生,有本事,你干脆不收外地生,太氣人啦!!!】
兵媽評論:【一中的外地生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權利,我們聯合起來,向一中討個說法。】
水落石出評價:【本位主義到處存在,都是中國人,還分本地與外地,太不厚道。】
微信中評論的都是媽媽們,這年頭,世道大變,變成“女人主外,男人主內”了。
這些所謂的校薦名額說白了就是校長手中交易的籌碼,又沒有什么法律約束,在同等條件下,校長們一定要考慮利益最大化,“蘿卜崗位”、“蘿卜招聘”層出不窮,這樣的景象實在太多了,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呢?人們已經麻木不仁,倘若他們手中有權,他們也會怎么干的。
丁磊判斷這其中一定有官二代的身影,果不其然,微信中公布出來的推薦名單中赫然有二名是領導的子女,其中一名還是區領導的子女。只可惜那些以死抗爭的人,想以自己的死喚醒人們的良知,太幼稚啦,除博得幾聲廉價的同情外、嘆息外,不會改變什么,留給親人的是無限的傷痛。
丁磊不再關注此事件,即使政策變動也輪不到自己的孩子。但此事件提醒了他,不能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她們承受的能力太脆弱了。為了防止意外,他準備給孩子房間的窗戶安裝控制鎖。
回到辦公室剛坐定,小汪進來說:“丁科,局長說‘春雷行動’中的一戶企業要拿掉。”
“為什么?這是省局下達的名單,說拿掉就拿掉?”丁磊問。
“當地的縣長、書記出面說情,說是擬上市企業,如處罰了就會影響上市的。”
“都拿擬上市來當抵戰牌,他們想上市為什么不好好合法經營?如合法經營還怕別人來查?”丁磊不滿地說。
“聽說縣長、書記去省局說了情,省局也同意將該企業拿掉。”小汪接著說。
“唉!現在這些當官的不是教育人家要遵紀守法,而是利用權力保護圈子里人,他們一直這么干,管他娘的,拿掉就拿掉吧。”丁磊無奈地說。
“可省局沒有書面通知,只是口頭通知而已。”
“他們不會無恥到拿我們當替死鬼嗎?”丁磊自嘲地說,假如真的出了事,他們肯定會推脫得一干二凈的。
“那我把這戶企業從報表中拿掉?”
“你不拿掉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