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是結束也是開始
- 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 云不覺
- 1763字
- 2019-07-22 19:36:21
向戔看著父親緩緩地睜開了眼睛,望著太陽升起的地方。
仿佛看著什么,又仿佛什么都沒看。
他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眼神灼亮,又漸漸灰敗。
“爸爸……”向戔的語氣很輕,他害怕驚擾了休憩的父親。
生來死往,四季輪回,誰也無法阻止它們的到來,誰也無法阻止它們的離去。
太陽剛剛升起,四周彌亮而溫暖。
但是向戔的心卻心如寒冬。
他的父親,要走了。
不用醫生的告知,他就明白。
他看著父親的眼睛慢慢閉上,慢慢閉上。
父親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再也不會睜開。
醫生來了,“……節哀。”
道理他都懂,但是,他做不到。
他突然想起父親曾經寫過的一句話:我獨自站立在荒島之上,等待著驕陽的降臨。
以前他不懂。
周圍是熱熱鬧鬧的人,怎么會是荒島呢,又怎么會有孤寂呢。等待驕陽的降臨,他不怕熱嗎?
小時候,他這么問父親的時候,父親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正經又不正經地回道:“怕的怕的,特別怕熱,但是特別喜歡驕陽的話,也不是那么怕。”
現在,他突然懂了。
他的父親不是一個特別靠譜的人,明明年紀很大了,但是一直抱著一種對世界不切實際的幻想,說桌子會說話,可樂會跳舞有時候顯得格外天真。
但是他是一個好父親,他愛他,尊重他,從來都是拿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即使他偷吃他的食物,寫他小時候的囧事……
向戔拿起父親床頭柜旁綠色封面的書。
那是一本并不太厚的書。
卻承載著他的童年和父親的話語。
現在,這個世界只剩他了。
只剩他了。
他的周圍是來往的行人,而他的心卻如荒漠。
他拽緊《鵝子的生活》。
巨大的悲傷向他襲來,讓他感到世界被蒙上了一層灰色的暮靄。
……
當明天的陽光照常升起,生活仍在繼續,他熱愛的,依然熱愛。
……
他繼續著科研工作。
工作十分忙碌,并沒有太多閑暇的時間。但是有時候忙完會覺得巨大的空虛襲來,向戔開始記錄一些事情。
他仿佛明白父親為什么熱愛寫作了。
在巨大的孤島之中,寫作就像是在島上建立了一座發射塔,變成了驕陽,為孤獨的旅人發射信號。
孤獨的旅人會搜尋到同頻道的信號,趕來島上。
也許留下,也許離開。
但是他們都曾經來過,是同樣孤獨的人。
相同的頻道,讓他們在孤島相遇,交流和碰撞火花,這樣,荒島就變得鳥語花香。
他開始了寫作。
只是陸陸續續地,在忙碌的科研結束之后,進行短暫的休憩。
這仿佛能讓他的左右腦進行有效的輪休,有時候研究沒有進展,寫寫看看,能讓他找到新的思路。
一些關于研究沒有理論的幻想,一些關于斷斷續續從前的回憶,比如說,他的父親。
他在某點上發布的小說,暫且先這么叫吧。
他也不在乎這些有多少人看,也許只是一種精神的延續,對記憶的記錄。
離開的人,已經離開了。
但活著的人,也繼續活著。
剩下的人總喜歡追憶以前,用某種帶著記憶濾鏡的東西看待以前,填充著回憶。
他的更新總是斷斷續續的,有時候是日更,有時候是周更,有時候是月更,甚至有時候一年到頭沒更新也是有的。
讀者呢,不不算有多少讀者,但總會孤島中零星地吸引著幾個過客。
他們來了,留下,走了。
他們走了,來了,去了。
向戔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在意,每個人都是孤島的過客,不必強留,也不必難過,因為人的一生總是在向前行走。有時候,驕陽來過,為島上的花草進行過光合作用,這就夠了。
他的讀者不多,有些人走了就沒有再回來,有些人來了又走了,走了又來了,有些人一直都在。
就像他父親的讀者那樣。
他在《我的父親》中寫道:
我以前總是不懂。
他這樣充滿幻想的感性主義是怎么養出我這樣滿是理性清冷的鵝子。
現在我貌似懂了,正因為他是這樣的充滿幻想,所以,我才會這樣相信科學,熱愛科學,一切幻想沒出現前,都是科學還可以研究的項目。
……
后來,他走了,但是又好像沒走。
他存在于我的思想中,我的信念里,我的文字內。
他留下的文字好像沾染著世間的愛,繼續為我遮風擋雨。
……
我是個較為冷漠的人,但是我想讓冰冷的文字為寒冬冰冷的你帶去些許溫暖。
不用太多,能讓你向前走就好。
……
研究的時候總是填充著枯燥乏味,當然也有許多讓人驚喜的時候,每當研究有所進展的時候,他都喜歡拿起父親曾經的文字細細品讀,或是在某點上寫下些許的感慨。
向戔拿著帶蓋的超大保溫杯,慢慢地喝了一口溫水。
里面沒有枸杞,沒有桂圓,也沒有紅棗。
杯子里面是溫度正正好的溫水,一眼就能望到不銹鋼的底。
水是甜的。
他感到一陣莫名的熟悉。
抬頭看去。
原來是一夜過去了。
太陽正緩緩亮起。
太陽是溫熱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周圍是朦朧的霧氣,看不清楚。
他笑了起來。
太陽,升起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