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先出手收購驛橋以北的私人小店,然后再是經營不善的中型邸店。
而購店和找掌柜的事情自然就交給楊朝先了。
………………
“看見了,拿盤子,一定要扣著盤底子,不要讓客人看見你們碰盤面,聽見沒?”
何明遠在視察邸店之余在教那些跑堂的伙計怎么端盤子,這是他從電視上學的,一方面是為了在其他邸店面前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這是他的性格作祟,一件事,如果做不好,那不如不做。
“干咱們這行的,待客接人,不準說個不字,聽到沒?客人是什么?是天!是咱們的衣食父母!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去吧!”
幾個伙計相互笑了笑,他們也經受過些鍛煉,知道什么叫做人情練達,但開著個食店,不至于這般費神吧?
但他們豈知道,生活從來不是可以省事兒的,所謂劈柴挑水,莫非妙道,樣樣是修行。
明暄店一層的飯館里人來人往,全都是奔著菜品來的,別的不說,就一個掛爐烤鴨,就橫掃整個大江南北,沒人見過,沒人吃過,酒香不大巷子深,就這么個小玩意兒,竟然驚動了那些家財十幾萬的東南大佬——絲綢商。
這些人可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可能有人會問,揚州不應該是鹽商稱雄嗎?怎么會是絲綢商?
其實這只是明清的情況,在唐代并不是如此。
早在春秋時期,青樓的祖師爺,管仲發現了鹽鐵的巨大利益,將這兩樣收歸國有。
漢代時,武帝窮兵黷武,國家生民疲敝,幾十年的漢匈大戰將漢初以來的積蓄打了個干干凈凈,于是武帝也盯上了這一暴利行業。
而唐代在安史之亂之前,是不收鹽稅的,而且人人可以販賣,這下你知道唐太宗的厲害之處了吧?
光靠著二百萬戶人口的租庸調,就錘爆了東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渾,高昌等大小社團,還能保證國家財力和生民安康,這得多大的本事?
所以,在唐代,是可以合法販鹽滴。
有私鹽在,就沒有壟斷,沒有壟斷,就沒有剝削,明清鹽商之所以能達到成千上萬兩的家底,那純粹是帝王間接用來搜刮民財的手段,君不見,大清的十全老人那所謂的“十全武功”都是怎么來的?
那都是鹽商的錢砸出來的,而鹽商的錢哪里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從百姓身上來?
鹽鐵專賣,官說什么價格就是什么價格,反正是必需品,你不買有的是人買。
所以,在唐代,最富的不是鹽商,而是絲綢商,一手抓著朝廷的貢布,一手抓著海外貿易,焉能不富?
像這些人,掏出十貫大錢吃一頓全鴨宴,根本就不是事兒!
物以稀為貴,何明遠知道有錢人的性格,不貴不要。
吃著十貫錢一桌的飯,騎著十貫一次的馬,喝著十貫錢一盅的酒,要錢干什么?就是浪費!就是享受服務。
而他們也肯定是不會親自登門來吃的,打包送到青樓。
這讓何明遠想起來上一卷他未竟的事業——外賣。
原本在長安的大好時局全讓元家給破壞了,自己本來想著能夠把食店開遍整個長安,到時候再靠著自己的一勺燴走進宮里,說不定還能去伺候李隆基,舔好了要個侯還不是輕輕松松?
雖然揚州更自由,但距離權力中心也更遠了。
像這樣下去,封侯拜相,朝堂裝逼,教太子,娶公主,這樣的日常任務,什么時候才能完成?
“唉!呸!誰稀罕?自古圣賢皆寂寞,何況我輩孤且直?老子就是個商人了怎么著吧?老子還看不上你那鐵飯碗呢?侯爵?給老子國公都不干!”
他倚在店門口,抬頭仰視著天空中飛翔著的信鴿,發出無限的感慨。
“江兄,是你嗎?”
從閩南到揚州,千里之外,你幾時能來?
現在他才明白為什么古人的離別情最深,一別就是三年五載,如果遇到些事情,那可能就是一輩子。
思念對方的時候,只能靠信件來往,而信鴿,也頂多算古代的短信。
“短信?短信?”他一人喃喃自語道:“短信好像可以訂餐唉!”
心中的火焰頓時燃燒了起來,這是一個商機,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機。
今天外賣的受眾大多是大學里的學生,和公司里的上班族。
而唐代誰會坐在家里點外賣呢?
學生?不可能!唐代的那些學生放到現在估計都是社科院的,哪有那么多?
上班族?應該就是伙計,工人了吧?他們會不會點外賣呢?只要配送費低的話,應該也會點的。
還有青樓,他們一般都會派手下的龜公來點飯,揚州的青樓窯子不少,這也算一批受眾。
還有南市的商人伙計們,碼頭的纖夫。
南市三萬多家商戶,作坊工人起碼不下幾十萬,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去訂外賣,自己就賺翻了。
可信鴿送信是個問題啊!至今何明遠都沒搞懂信鴿是怎么送信的。
面對這種專業性問題,他只好叫來了老高,畢竟他比自己多活幾十年,日常生活上的東西總是要比自己懂的。
……
“阿郎是說信鴿嗎?其實很容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其歸巢的本能,也就是將鴿子帶離巢穴,然后放飛,它會自動找到巢穴方向,飛回家里;第二種就比第一種要方便了,能夠兩地往返。”
“那怎么才能讓它們兩地往返呢?”
“這就要靠訓練了,比如讓信鴿往返于九曲池和明暄店之間,給信鴿在明暄店喂食,但不讓它進鴿舍,鴿舍在哪呢?在九曲池,它吃飽了,就會飛回鴿舍,餓了就會飛來明暄店,這樣就做到兩地往返了。”
“哦~原來如此!”
老高的一堂科普教學解決了何明遠多年以來的謎團,看來什么都逃不過衣食住行啊!
有了老高這番講解,他知道該怎么辦了,利用鴿子反巢和就食的本性,可以讓鴿子帶著訂單往返于明暄店和客戶家里,而揚州本地也沒有鴿子的天敵,基本不會走失。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難道還得讓每家每戶養一只鴿子嗎?
想到這里,何明遠不僅發起愁來,這種行為不現實啊!
就在這時,楊朝先從外面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