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郵人稱我們縣的人為湖西的。一個人家說了一門親,有人問:媳婦哪里的?答,噢,湖西龍崗的。——龍崗是我們天長市的一個鄉。而我們稱高郵,則為湖東。——“媳婦哪里人?”“湖東菱塘(高郵菱塘鄉)的。”蓋因我們分居于高郵湖東西兩岸之故也。
高郵湖養活了兩岸人民,兩個縣的人都有湖邊人的性格。
二
汪曾祺上世紀末復出文壇,一口氣寫出《受戒》《大淖記事》和《異秉》等小說,引起文壇關注,人們很是奇怪:這個人是哪里冒出來的?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他給文壇吹進了一股清新的風。
法國安妮·居里安女士打算翻譯汪曾祺的小說,她談到對汪曾祺小說的印象,說他很多小說里都有水。《大淖記事》和《受戒》,都充滿了水的感覺。汪先生說,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的小說多以水為背景。
想想也是很自然的事,他的家鄉是一個水鄉。記憶中的人和事多帶有泱泱的水氣。水,已浸潤到他整個的生命中。
三
汪曾祺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的詩文書畫都極有品位。汪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女用他的稿費印了一本《汪曾祺書畫集》,那是極可看的。關于他的書畫作品,散落民間的很多。汪曾祺從來沒把自己的寫字畫畫當一回事兒,而書畫家林岫,卻用“可親可愛”來大加贊美。
有一本《汪曾祺詩聯品讀》,為南京金實秋先生所編。金先生功莫大焉,他各處收集汪先生的詩聯,輯成這么一本書,使汪先生在為世人所熟知的小說、散文和戲劇之外,又多了一本詩聯的作品,這極大地豐富了汪曾祺的文學形象。汪先生曾說過,“作家應該隨時鍛煉自己的語言”,《詩聯選》中的許多作品,都為他在各種交往(特別是交游和采風)中“即興”所寫。其實,這也是他在生活中的思索。
他的戲劇,除家喻戶曉的《沙家浜》外,其實還有《范進中舉》《小翠》等。他寫過一些很荒誕的戲劇作品。《大劈棺》,就充滿了現代意識。
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汪曾祺:詩、文、書、畫、戲劇。曾有評論說他是“二十世紀最后一位文人”,這樣看來,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孫郁先生曾說,當代文學因汪曾祺的存在大為增色。他為汪先生六十歲后才復出而惋惜:“要是提前二十年,他就是當代的蘇東坡呀!”
汪先生性情通達、平和。他不是有名言“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嗎?他風趣幽默,善良而澄明。尤善飲。酒后,偶吐狂言,見其真誠率性。他的人和文,都那么可愛,“像湖水一樣清澈”(朱航滿語)。
四
我從二十多歲寫小說開始迷上汪曾祺之后,一直沒有離開過他,如今已過去三十多個年頭了。汪先生也已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而他留下的那些文字依然十分迷人。正如紀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所記一位文士,其文字“皆吐光芒”“爛如錦繡”。
這本書就是一個湖西人向湖東人致敬的見證。也是在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際,一個后生對先生的最好的紀念。
這本書也是在《憶·讀汪曾祺》出版之后,我寫的第二本回憶和紀念先生的文字。以后還寫不寫?不知道。一切都得看機緣。
是為序。
2015年11月19日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