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斯人應未眠
- 明月棹蘭舟
- 1863字
- 2019-05-08 13:35:12
“往米行街方向繞一下,我到樹樁臺小區去一趟。”裴允對開車的實習生小吳說。
“又去看崔奶奶?”坐在副駕駛位的申屠上策轉過頭來問。
“嗯。”裴允不是一般的累。天氣一熱,刑事案件發案率開始抬頭,這段時間,先是配合省廳抓捕一個全國通緝犯,結果摸著了一點線索,還是給這家伙溜了,結果讓鄰市給撿了便宜,全隊人爬山涉水、走村串戶忙了半個月,卻給人做了嫁衣。好不容易找到了五年前懸案的一個嫌疑人,從一千多公里外把人帶回來,通過大量的信息收集、研判,再加上審訊,結果讓他找著沒作案時間的證人,全隊人又白忙乎了。今天剛進了趟山,東苕縣的一個山洞里發現了白骨,線索很少,偵破難度不小。這一樁樁一件件就像他爬過的山一樣,一山更比一山高。唯一的好消息,也就是今天這個了,卻不知道她什么時候回來,只能去崔奶奶那碰碰運氣。
“就是晚報報道過的那個傳奇崔奶奶?”束因興奮地問,她從東吳區借調到市局工作還不到三個月,對崔奶奶的故事有所耳聞,而最重要的是這跟裴允有關。
裴允在大學實習期間,經常跟師傅到派出所附近的樹樁臺小區走訪調解,小區建造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雖不太老,但也有點年頭,房型是以五十到七十平方為主的小戶型,老年人不少,主要是圖附近有市第一醫院,還有就是帶小孩的年青夫妻,位置不錯,價格還能接受,又因為附近有個飛英小學、十二中,在吳州不算頂好的小學、中學,但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學校近,父母基本不用接送,省事。就是這么個小區,墻體開裂、屋頂滲水、老年人早鍛煉音樂太吵、年青人半夜搓麻、外來租住人員打架等等問題層出不窮。而且因為低收入家庭較多,對教育重視不夠,有的孩子容易走上歪路。崔遜周老太太是退休老師,熱心善良,常義務幫助帶孩子,七十平米的家里一到下午放學時間就熱鬧開了,有的要管吃喝玩,還要管指導作業,裴允去的次數多了,與居委會協商,干脆建了個小區少兒輔導中心,當時是作為警民合作的亮點見報了的。
“老人家坎坷一生,傳奇兩個字,不足以形容。”裴允像是在自言自語。
“新聞這么寫的呀。”束因感覺到了裴允的不高興,但還是抑制不止好奇心,“我就是挺敬佩她的,可不可以去見一見?”
申屠上策感覺到氣氛有點僵,束因雖然不是隊里正式一員,但她是有點背景的,得罪了不太好。“裴隊,我也好久沒見崔奶奶了,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她,順便討點水喝。”
裴允忙不過來的時候,有幾次請申屠上策幫忙照顧過崔奶奶,而且處得挺好,主要是會哄老人家開心。也不知道今天平和有沒有回來,會不會在崔奶奶那,自己一個人去顯得目標太明顯,不如帶他們一起上去瞧瞧。“崔奶奶的吃食都是給小孩子的,連這你也搶?”
“今天真累得夠嗆,你也只給我們喝白開水,連方便面也沒有。”申屠上策是真餓了。
“我們一出任務就沒白沒黑的,而且經常是荒郊野嶺,想讓裴隊請客也沒機會啊,這樣吧,我下次備點放車上,可以救救急。”束因白了一眼申屠上策,但他坐在前面,根本看不到。
申屠上策看氣氛回來了,也松了口氣。
裴允指揮小吳在小區里繞來繞去,帶著三人熟門熟路來到了小區的老年活動中心,現在門口多掛了一塊牌子,樹樁臺小區少兒輔導中心。
“崔奶奶。”裴允和申屠上策站在門口異口同聲喊。站在兩位身后的束因和小吳探出腦袋跟著喊。
“小裴,申屠。”崔遜周習慣性地微微一撫衣襟,從容地站起來,“還有小美女、小鮮肉,歡迎歡迎。”屋里剛吃完飯正在玩的幾個小蘿卜頭望過來,“警察叔叔好,阿姨好。”
裴允跟小朋友們打了個招呼,眼神掃視一遍,不由黯然收回。
“又繞圈子路過這里來看我吧?”崔遜周拿起碗:“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還有好吃的。快去洗手,也不知道又從什么臟的亂的地方來。”
裴允乖乖帶隊去洗完手,毫不客氣地拿起一碗多樣湯吃了起來。
“崔奶奶,您連戚風蛋糕都會做了啊。”申屠一邊吃一邊夸,“我小時候怎么就沒遇到您這樣手藝好的奶奶啊。”
“小區里的王阿姨前幾年去一家西餐廳幫廚,她偷學了幾招,給我們上了幾堂課,現場實踐教學,做不好要不及格。當然,我是一次就過的。本來這些是給平和留的,她還沒來,吃了蛋糕就吃不下晚飯了,就便宜了你們幾個吧。”
裴允聽到“平和”二字,停止了咀嚼,原來她真的要來,不知不覺放慢了速度。
束因邊吃邊偷偷打量著崔遜周,一頭齊整微卷的雪白短發、明亮有神的眼睛、細密但并不深刻的皺紋,身材并沒像大部分老太太那樣發富,深色暗花的分體式香云紗套裙很好地遮掩了松垮的腹部,看上去很精神,完全不是一個八十多歲的龍鐘老太。
一碗多樣湯、一塊小蛋糕對餓極了的年輕人來說,很快就能下肚,申屠上策看著裴允細嚼慢咽、認真品味的樣子,當然知道他的心思,只管在一旁跟崔奶奶聊得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