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越通透,活得越高級
- 朱凌 常清
- 1119字
- 2019-05-21 18:45:41
過去的經(jīng)歷不是財富,對經(jīng)歷的反思才是
人生周而復(fù)始,日子一天天繼續(xù),但是許多事情卻在不斷地重復(fù)。學(xué)會了認識過去,才能預(yù)見未來,過去就是你的老師。人常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前面的成功與失敗,都能讓我們有所借鑒。
每個人對待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不要輕易將其拋諸腦后,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無視以前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必將在人生的道路上大費周折。
相傳,在一片深山密林中有一座“仙人居”位于山巔。一日,一位年輕人風塵仆仆,從很遠的地方來求見“仙人居”的圣人,想拜他為師,修得正果。年輕人進了深山,走啊走,走了很久,犯難了,路的前方有三條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輕人不知道哪一條路通向山頂。
忽然,年輕人看見路旁一個老和尚在小憩,于是走上前去,輕聲喚醒老和尚,詢問通向山頂?shù)穆贰@虾蜕兴勖杀€地嘟噥了一句“左邊”,便又睡過去了。年輕人便從左邊那條小路往山頂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樹林中,年輕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見老和尚還在睡覺,年輕人又上前問路,老和尚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說了一句“左邊”,便又不理他了。年輕人正要分辯,轉(zhuǎn)念一想,也許老和尚是從下山角度來講的“左邊”。于是,他又沿右邊那條路往山上走去。走了很久,眼前的路又消失了,只剩一片樹林,年輕人只好再次原路返回。
回到三岔路口,見老和尚又睡過去了,年輕人氣不打一處來,于是上前推了推老和尚,把他叫醒,問道:“你一大把年紀了,何苦來騙我,左邊的路我走了,右邊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頂,到底哪條路可以去山頂?”老和尚笑瞇瞇地回答:“左邊的路不通,右邊的路不通,你說哪條路通呢?這么簡單的問題還用問嗎?”年輕人這才明白過來,應(yīng)該走中間那條路。但他想不明白老和尚為什么總說“左邊”。帶著一肚子的疑惑,年輕人來到了“仙人居”。他虔誠地跪下磕頭,圣人正笑瞇瞇地看著他,原來圣人就是三岔路口的那位老和尚。
這個故事簡單卻內(nèi)涵豐富,讓你獲得財富的是你的反省能力,而不是經(jīng)歷本身。我們亦當以過去為鏡子,照出成敗得失,而后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避免在同一個地方栽跟頭。一個總傷害你的人整天讓你以淚洗面,你又何必和他繼續(xù)在一起?如果執(zhí)迷不悟,注定還是要受傷害。在失敗之后總結(jié)教訓(xùn),才能不犯同樣的錯誤。
人生如大海,微風襲來,卷起層層波浪。每一層浪就是一層坎坷,歷經(jīng)層層的坎坷,人方能得到磨礪。在磨礪中當以舊事為鏡,照出成敗得失,才能越走越遠。
杜牧的《阿房宮賦》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fù)哀后人也”,這一句便道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道理。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找到行事的準繩,看到過去的得失,規(guī)劃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