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本書收入了我二十年來在《讀書》雜志上發表的二十篇文章。

最早的一篇寫于1993年。那時候我在北碚西師讀研究生,放完暑假返校,從安慶坐船去重慶,在報亭里買到8月號的《讀書》,上面刊載了我就夏濟安翻譯的美國散文談翻譯觀的文章。讀了《讀書》這么多年,我第一次有幸在上面寫了,當然十分興奮。

第二年去了香港,寫文章就都發在當地的報刊上了,直到1999年才投了一篇《硬語盤空,又何妨軟語商量?》給《讀書》,發表在9月號上。我是在杭州買到這期雜志的,正好是我來此地工作與生活的開始。一晃已經十五年過去了。

這十五年給《讀書》寫稿的頻率越來越高,特別是最近五年,一直經手編我文章的吳彬女士約我開設一個專欄,說好每年供稿四到六篇。我沒有這么高產,但二十篇里有一半都寫于這五年,也不能說太懶,可欄目名稱起得卻很閑適散漫的樣子:“湖上吹水錄”。唐宋以來文人都喜歡把西湖一帶稱作“湖上”,我不住在西湖邊,卻感染了這一點雅疾。“吹水”是廣東話閑侃的意思。這個專欄從一開始就不設定性質和主題,隨便我寫什么。我也就漸漸放開,從文學和語言寫到社會和思想。

這次將歷年所作結集出版,我將它們按照內容大致分成三輯。第一輯是中外文人的評論,有的評思想觀念,有的論文學風格。第二輯大體圍繞著語言問題,由翻譯文體等不同的話題引起,展開一些思考。第三輯主要是古典詩詞的文本細讀,都是些不為人知的絕妙好辭,想寫出擘肌分理的賞心之作。二十篇文章基本上照原來發表的樣子收入,只是補足了極少刪削未刊的文字,行文也做了一些微調,在某些必要的地方加上了行間注釋,每篇后面標明了發表年月,個別篇目則改回我原先提交的題目,其實也差不多。書名我想來想去想不好,最后還是用了專欄的名稱,就叫《湖上吹水錄》。

為《讀書》而作文,我一直都很用心,既出于對這份雜志聲譽和品位的尊敬,也因為心存感念。《讀書》創刊的1979年,我正好上大學。在人文知識信息相對匱乏的80年代,在我心智成長的關鍵十年,它給我不可或缺的營養。以讀者和作者的雙重身份,我要對《讀書》表示由衷的感謝。

2015年7月28日于杭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赤城县| 和平县| 南华县| 兴化市| 泰州市| 霍邱县| 石首市| 利川市| 夏邑县| 保康县| 韶山市| 齐齐哈尔市| 宁阳县| 平度市| 定州市| 尼玛县| 商洛市| 黔江区| 宁津县| 南川市| 阳泉市| 雷波县| 莱西市| 乐亭县| 贺州市| 大安市| 西宁市| 杭州市| 光山县| 郴州市| 弥渡县| 师宗县| 松江区| 上蔡县| 田东县| 广东省| 彭阳县| 盱眙县| 夹江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