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入道宗
- 江湖太白錄
- 三兩陳時
- 2811字
- 2019-05-15 10:50:00
李長庚靜靜地躺在中年道人懷中,吹著清爽的山風,伸出小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望著眼前彈出的半透明淡藍色系統界面,一臉懵逼,“怎么,我這還半路冒出了個系統?”
別人家的系統不都是穿越后立馬給的嗎,怎么我這拖了這么長的時間,還有這任務范圍是什么意思,是指這大叔剛才所說的道宗嗎?
李長庚心中有無數疑問,但隨后出現的界面為他解答了一切。
任務詳情:正道魁首,唯我道宗。
道宗屹立于江湖數百年,于五十年前大戰后半隱山門,其門內仍留有道經典籍無數,自宿主步入道宗范圍后,達到任務開啟條件,自動發布系統激活任務。
任務獎勵:道心初成
“這是個什么系統還沒告訴我呀,這屆系統不太靠譜呀,說了半天,連自己是個什么都沒說明白。”李長庚暗自嘀咕。
這系統仿佛聽到了李長庚的心聲一般,機械化語音提示再度響起,“待宿主完成系統激活任務后,本系統自會為宿主解惑。”
李長庚只能按耐住內心的好奇與興奮,考慮著這三千道經要讀到什么時候,還有獎勵中所提到的道心到底有何用處。
想到日后自己借著系統的作弊,在以后的日子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李長庚臉上便不自覺的帶上了一絲笑意。
那中年道人恰好低頭看見了李長庚的笑容,輕輕摸了摸李長庚的頭,也是爽朗地笑道“你也知道咱們到家了啊。”
在上山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和這道人一樣裝束的道士,那些人見到這中年道人后全都前來行禮問好,口稱師兄或師叔。
那中年道人看來輩分很大而且人緣頗好,人們見到他后皆面露喜色,仿佛道宗的主心骨回來一樣。
那道人也是禮貌地匆匆回禮后快速離去,好像是急于要帶著李長庚去一個地方。
很快,中年道人來到了一處古樸的大殿旁,這大殿看起來年頭已久,倒是不顯破舊,只是看起來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歷盡滄桑又渾身干凈整潔的高齡老人。
李長庚不知為何內心會產生這種奇怪的想法,不過很快又將之拋于腦后。
那道人已經帶他步入了大殿內部,大殿正中坐著一位枯瘦的老人,那老人一身深色便衣,頭發花白,一絲不茍的用發髻將其束起,臉上雖有著一些淺淺的皺紋,但眼睛卻是黑白分明,眼神平和清澈,不見一絲渾濁。
那中年道人上前躬身道,“師傅。”隨后將在李村的遭遇講了一遍。
道人隨后帶著些許疑惑,向那老者詢問道“師傅,我與那黑衣人交手時,發現其功力沒有達到能一夜斬殺千人的境界,并且周圍數里都沒有其同伙的痕跡,卻不知是何人逃遁速度如此之快。”
那枯瘦老者緩緩起身,一邊和藹的看著他懷中的嬰兒,一邊輕輕說道“長平,辛苦你了。之前你所斬殺得不過是他們的一個馬前卒,真正的兇手應該是五十年前那一批人的舊部。”
老者直起身來,微微嘆道“他們,又不安分了。”
“長平,想來這就是自己救命恩人的道號了”,李長庚將這名字暗暗記下,同時聽出這老者似乎知道些那晚黑衣人的線索。
正準備耐心記下,等待他所說出關于那兇手的一切,以便日后了結這個身體的仇怨。畢竟自己現在是這個嬰兒,自然也應當背上這一段血海深仇。
那枯瘦老者看李長庚眼神靈動,似乎極為聰慧,反而將話題轉到李長庚的身上不再繼續往下說。
這另李長庚感到有些許失望,但同時也暗下決心,日后查探清楚后一定要找機會了解這段恩怨,不然恐怕自己會記一輩子,成為心結。
那老者向長平道長問道:“這孩子還沒取名吧?”
長平道長略帶一絲苦色,仿佛回憶起當時所見的慘狀,答道:“救這孩子時,其身上沒有任何標志和線索,就算有名字也不得而知了,整個村子估計只有他活下來了。”
老者微微思索片刻,沉吟道:“這孩子從李村出來,便姓李,名字嘛,便叫長庚吧。先在道宗山下,找一戶人家將其收養吧,等到大些再看他是否愿意上山。”
李長庚開始聽到自己名字時還挺高興,自己不用改名字了,但一聽要把自己送走頓時就不樂意了,這要是把我丟在道宗外面還怎么盡快讀完三千卷道經,激活系統。
于是只能用力揮舞手臂,敲在長平道長身上表示內心的不滿。長平道長還沒說什么,那老者先哈哈大笑起來,道:“古人誠不欺我,這孩子天生聰慧,好似能聽懂我們所說的話。方才我觀其神情靈動,與尋常孩童有異,就試探了一下,果然有些問題。”
李長庚與那長平道人盡皆大驚失色,李長庚是怕這老頭兒把自己捉去研究,或是逼問自己的來歷,而那長平道人則是震撼于世上真有嬰兒時便通曉人言的人。于是連忙問道:“這世上真有奪舍重生之法?”
那老者神色古怪地瞥了長平一眼,一掌拍在其頭上笑罵道:“你小子多大了?腦子里整天想什么呢,這不過是小說杜撰罷了。有人生而知之,不學而能,我是第一個不信,這孩子應該是被你所救又和你在一起數十日,心生依賴,方才我說將其送走,這孩子應該心生了一些感應,所以不高興了。”
長平只感到一陣無語,自己這師傅說的也挺玄的,哪有人感應這么靈敏的,還是嬰兒便能聽懂人說話大意。
那老者笑了笑好似看穿長平內心的想法,解釋道:“你還別不信,我于少年時曾看到過典籍中記載,有人天生通靈,能辯知旁人善惡,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能力也會逐漸減弱,直至與常人無異。我當時還笑其胡言亂語、不知所云,直到十年前觸摸到那個境界,才了解到其中的原理與奧妙,方才知道自己的坐井觀天。”
李長庚此時才算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知道自己的來歷一切都好說。長平道人卻面帶疑惑道:“弟子愿聞其詳。”
那老者思索片刻,終是開口道:“讓你早點了解也好,一般人生來時,神識與肉體是相匹配的,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一起成長,有人生來神識強大,突破了肉身的束縛便自可以通過神識感應周圍,記憶與天資也會遠高于常人。
而神識稍微強過于肉身,嬰兒也會顯得早慧,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神童。而這孩子便應該是我所說的第一種情況,神識遠遠超過肉身,達到了感應周圍的境界。
不過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肉身的強度逐漸趕上神識,重新將其束縛,這種天賦也就會逐漸消失。”
長平道長聽完枯槁老者的講解,下意識地看了看懷中的孩童,沒想到自己隨手救下的嬰兒,竟然如此特殊。
那老者擺了擺手,“這些對你來說太過遙遠,就先不要考慮這些了。不過,這次下山你的修為有沒有進步?”
長平道長道“回師傅,第七脈已完全貫通,開始著手準備沖擊第八脈了。”
老者捋了捋胡子道“我去修書一封,你休息幾日后幫我送至少林寺。至于這孩子,我看著身體底子還可以,好好培養,先讓他在山上待著吧,天資聰慧應該也不會太過麻煩,平日里讓你的師兄弟們多多照顧一些,關于他的天賦我還有一些想法,或許可以在他的身上得到驗證。”
李長庚聽到這里才放下心來,自己總算是留在這道宗上了。長平道長聽到這里也很是高興,他也很喜歡這個和自己頗為有緣的孩子。
不過長平聽到師傅說要在其身上驗證一些東西時還是有些許的疑惑,不太了解師傅所想,不過肯定對這孩子來說是有益無害的好事,就不用自己瞎操心了。
待長平道長抱著孩子離去后,那老者坐在椅子上思索著關于李長庚的一切,針對李長庚的先天聰慧或許可以讓其試著修煉《太上感應篇》進一步壯大其神識。
但又一定要注意其品德方面的培養,畢竟他親眼目睹了那一場血案的發生,肯定也牢記在了心里,之后要將其看牢不能讓他誤入歧途,再給江湖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