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 李碩
- 1085字
- 2019-05-16 12:48:07

彩圖1 史墻盤(寶雞周原博物館藏)
內壁有幾百字的長篇銘文,記載周武王滅商時,史墻的先祖“微史刺祖”投靠周武王,武王命周公把他安置在周人的大本營,關中的周原。從此微史家族世代為周王室擔任史官。孔子和史墻家族都是商人后裔。

彩圖2 “史墻盤”1976年出土于陜西省扶風縣莊白村
《陜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3期。
其中有微史家族四代人的青銅器,共61件。西周末年,關中動蕩,微史家族成員大概在逃難前埋藏了這些寶器,以后卻沒能挖出。

彩圖3 明清時人所畫魯定公初年孔子講學圖(《圣跡之圖》,明,作者不詳)
這是陽虎在魯國掌權的時期。案上的線裝書畫錯了,因為孔子時代只有竹簡木牘。

彩圖4(左)、彩圖5(右)明清人所畫孔子為魯司寇像(作者不詳)
如果是現在,可以放在“政務公開”欄里。第一幅把孔子畫得太兇了,畫家可能想表現法官的威嚴,結果卻像個門神。真正的孔子可能更像第二幅。

彩圖6(左)、彩圖7(右)趙簡子的盟書,出土于山西侯馬(山西博物館藏)
這是趙簡子和晉國貴族的盟誓文書,制作時間在孔子55至63歲之間。當時趙簡子一邊與齊、衛、魯、鄭的東方聯盟作戰,一方面和晉國的范氏、中行氏內戰。為取得其他貴族支持,趙簡子和他們頻繁盟誓,制作了大量盟書,儀式結束后盟書被埋入地下。

彩圖8 孔子見衛靈公(清代焦循畫)
古人畫的孔子,這幅比較好,場景、人物姿態都很逼真。畫家還借鑒了西洋畫的透視技法,地板的線條不平行。可惜他正好畫反了:線條不是向遠方匯聚,而是擴散。

彩圖9 1930年代殷墟遺址發掘時的照片(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商的祭祀用人:人牲,頭部都被砍去。

彩圖10(上)趙簡子墓隨葬馬車(太原博物館藏)
可見春秋的馬車車廂都很小。

彩圖11(上)趙簡子的用具“子作弄鳥”尊(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鳥尊銘文顯示,這是主人手邊的玩物。這鳥尊或許見證了趙簡子和陽虎的很多次密謀。

彩圖12 山東臨淄出土齊景公墓的殉馬坑(位于臨淄東周殉馬坑)
現已清理出殉馬二百余匹,預計全部殉馬在六百匹以上。孔子晚年說:齊景公有馬千駟,可到他死了,老百姓都想不起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緬懷一下。(《論語·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駟”是四匹馬,千駟就是四千匹了。齊景公的豪奢生活,孔子親眼見識過。

彩圖13
殷墟一個貴族幼兒的墓穴,隨葬的是一些同齡幼兒的頭顱。(筆者攝于安陽殷墟博物館)

彩圖14
彩圖13貴族幼兒墓穴中隨葬的玉質鉞、戈、斧,適合幼兒手型,造型也接近兒童玩具。(筆者攝于安陽殷墟博物館)

彩圖15 殷墟遺址復原圖(筆者攝于安陽殷墟博物館)

彩圖16
青銅甗里裝著蒸熟的人頭,殷墟不止一次出土過這種祭祀用品。(安陽殷墟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