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異樣
- 太陽系逃離計劃
- 不是十二
- 2047字
- 2019-05-23 19:30:00
“開始封裝了。”
李陽有些期待的看著擺放在生產線末端的熱能電池生產設備,靜靜的等候著最后的結果。
是的,他用來進行封裝工序的設備就是他在新手大禮包中獲得的——熱電轉換技術的配套生產設備。
這是他的一次異想天開,最后仔細的琢磨了一番,發現還真有可能。
眾所周知,不管是什么芯片只要它開始工作,就會發熱,區別就在于發熱量的大小,對于一些發熱量比較大的芯片來說,如果不進行散熱,或者說散熱不夠快,那么很可能就會導致溫度過高,直接燒毀芯片,而CPU正是發熱量巨大的一種芯片。
因為在這指甲蓋大小的芯片里,有著數十上百公里長度的細小導線,這些導線在CPU運行的時候通過的電流會因為電阻的存在,從而被消耗一部分轉化為熱能。
不過這種原因只是產生少量的熱,真正的原因是那數以億計的二極管了,大部分的熱量都是它們在電流通過時產生的,只要芯片在運行,這些二極管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熱能。
甚至有一些高性能的芯片一但運行起來,那溫度可以直接用來燒開水了!
對于這個問題,現在的芯片廠商們也是苦不堪言,想盡了辦法,最后不得不加裝散熱風扇,限制芯片的性能、頻率,最后設置溫度限制,一但溫度達到警戒線便立即強行關機。
而一些民間大神顯然對這種降低性能的方法很不滿意,對于溫度問題也是各顯神通,有的直接加裝強勁的散熱風扇,有的用循環水冷系統,有的用液氮降溫。
甚至有些人把這些方法全部用上還不滿意,于是他們打起了芯片內部的主意,更是打開了芯片的保護蓋換上液金。
不過開蓋這種需要一定技術的事情,一些老手還好,基本上都能成功,而對于一些新手可就不是那么友好的了,很多人都會因為一不小心就把沒有了保護的芯片劃傷,導致芯片完全報廢。
對于這種情況,李陽自然的想到他的熱電轉換器。
他的熱電轉換器不正是可以將熱能轉換為電能嗎?
既然這樣,那肯定要試一試了,將這熱電轉換器和“晶”基芯片結合起來到底是什么效果了!
在李陽的設想中,既然芯片要發熱,那么直接用轉換器將熱量變成電能不就行了嘛?
再利用這臺設備將CPU芯片和轉換器的芯片封裝在一起,既能解決散熱問題,也能解決了封裝這部份的工序,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啊!
其實李陽運用熱電轉化器解決溫度問題的行為,也是有過前科的了,伽馬射線曝光機可就在這條生產線上,還有那占地巨大的氣化爐都是運用了這項技術的。
所以,他這次才又想到了這項技術。
很快,兩枚封裝好了的芯片隨著傳送帶離開了設備,李陽急忙上前暫停了傳送帶,查看起生產好的CPU來。
因為已經封裝好,可以直接觸摸了,這次并沒有被裝在保護盒里面。
它靜靜的躺在傳送帶上,等待著被送進檢測設備里,尺寸和現在主流的CPU同樣的大小。
承載芯片同樣是一塊綠色的PCB電路板,電路板的底部并沒有針腳,是一個個銅質的圓形觸點。
正面則是一片光滑的如同鏡面一樣的保護蓋,蓋子的正中央印著的正是星河科技的logo,logo的下方是芯片的代號“芯河——X1”四個字以及這枚CPU的詳細參數。
觀察了好一會,李陽才再次啟動了傳送帶,CPU也繼續的向著檢測設備緩緩的移動了過去。
時間再次過去了兩個半小時,所有的芯片全部完成了封裝和檢測,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沒有達到李陽的預計。
這280枚芯片里,足足有100枚是性能下降已經快達到一半的劣等品,而剩下的180枚里,只有30枚是完美產品,性能能100%的發揮,還有60枚屬于良品,性能在80%以上。
最后剩下的這90枚,性能在65%以上,80%以下,李陽將它定為合格品。
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的話,完美品僅僅只占到10.714%,良品只占21.429%,合格品占到了32.143%,而劣等品卻是足足占到了35.714%。
對于這個良品率,李陽肯定是不滿意的,不過他卻是不著急,因為導致這些芯片性能下降的原因他是知道的。
他這整整兩天沒有睡覺,一直仔細觀察著晶圓生產的整個過程可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他相信,只要把他筆記中這記錄了足足三十頁的問題一一解決掉,芯片的良率肯定會有極大的提升。
短期內,他不敢說能讓完美品的產量提升多少,但是也會徹底的杜絕掉劣等品的出現。
這時已經是早晨6點30分,芯片已經生產完成了,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過眼的李陽直接把手上的筆記本交給了在一旁跟著的李符清,讓他和其他工程師先商量著解決這些問題。
他可不是李符清這樣原本不屬于人的生物,李符清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他卻不行,現在自己能撐兩天已經是極限了。
李陽出了晶圓車間后便徑直朝工廠辦公室走去,他現在是又困又餓,之前在車間里面還好,注意力都在芯片上面,也還沒什么感覺。
可這一出來之后,一股困意如同山崩海嘯般的席卷而來,感覺眼皮如同泰山一般的沉重。
而腹中的饑餓感,更是一波接著一波的沖擊他的大腦,濃濃的疲倦感從四肢百骸中涌出,好像他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向著他的大腦發送一個信號——“餓!”
朝辦公室走著的李陽感覺步伐是越來越慢了,手臂也是越來越沒有了力氣,就像是他的手上、腿上都被綁滿了鉛塊一樣的沉重,邁出一步都要費他好大的力氣。
耳旁傳來的聲音似乎也越來越小,漸漸的變得若有若無了起來,這種感覺很不對勁!
現在工廠可正是產量吃緊的時候,花生米科技和軍方的訂單都在加急的生產著,設備可都是24小時不停止的在運轉著。
現在……怎么會聽不到這幾十臺設備運行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