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兩張請帖
- 藍星有俠客
- 江天寥廓
- 2098字
- 2019-05-18 23:37:35
“很好聽的名字。”
“什么好聽不好聽,那家伙就是偷懶取了個諧音,也就欺負外人不懂,不過,運氣真好啊,居然真的遇見那孩子了。”
“很特殊?”
“啊,當然,你見到那孩子就會明白的,如果真的是那個國家具現化的話,他會給整個世界都帶來驚喜的。”
“嗯……”
她乖巧的點了點頭,在長輩們面前,她還是當年那個小丫頭,聽了陳老師這么說,她愈發對那個未見面的弟弟在意了。
是的,弟弟。
李德盛雖然沒有收養她,可在她的心中,李德盛就是父親一般的存在,當年的那群老夫子,也都是她的親人,長輩。
李宮蟾是阿叔的兒子,那就是她弟弟了。
因為缺少,所以,她對親人特別在乎……
陳子昂知道她的性格,聊了幾句她最關心的東西之后,便抽了口雪茄,闌珊道:“12號污染區沒有四代種的痕跡,這仗,可以打。”
“數量?”
“沒數錯的話,應該是十三只。”
李璇璣問的數量自然是三代種的,在不存在四代種的情況下,這是反攻污染區的唯一難度,十三只三代種,并不好打……
俠客的實力,在東雅國分為:未入流、二流、一流、宗師、大宗師。(戰力等級是西方體系。)
一共五個境界。
三岳八宗便是大宗師的境界,也只有這個境界,才夠資格參加四代種的戰役,幸而12號污染區沒有四代種,否則她不建議展開反攻。
然而,就算沒有四代種,這十三只三代種也不好解決。
南江目前另外的宗師級高手只有藤原明治,藤原明治那宗師級巔峰的實力,大約最多也就牽制三只,而且只能短時間牽制。
等于說,她需要一對十。
如果沒有時間、地域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她自然能夠解決。
但……實戰并非如此。
一代種、二代種的數量肯定還要更多,就算考慮到分割擊破的戰略主動,這一次反攻的傷亡必然會極為慘烈……
“我最多壓制五只。”
壓制,在目標不造成巨大破壞前將其擊殺,五只便是李璇璣的極限了,就算換劉天漢來,也多不了兩只。
“足夠了。”
“我已經給郭惜北、劉抗虜去了信,他倆不日就會趕來南江。”
“如今時日尚早,部隊尚未組建操練,后續自然還會有義士前來,勿須擔憂戰力問題,再不濟,劉天漢也不愿見南江陸沉的。”
陳子昂早已預料,所以聯系了郭、劉二人。
郭雀,字惜北,歷史洪流歸屬五代十國,后周,屬于五代最后一個朝代,本該一統華夏,重新開啟一段大一統的盛世的。
只是,后周兩代皇帝都在關鍵時刻忽然早逝,被趙匡胤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奪了天下……
歷史洪流如此,郭惜北自然不凡,他三十年前便已成名,歷史至上主義運動當中更是中堅干將,是東雅國的老牌宗師,與陳子昂交情深厚。
劉通,字抗虜,歷史洪流歸屬元末北方起義軍。
自黃河起義,劉福通統領北方起義軍直面元軍進攻,期間一度派出三路大軍北伐元朝,中路軍直驅塞北,燒毀元上都,接后轉戰數百里,兩入高麗,光復遼東。
西路軍一度牽扯元軍主力,東路軍扎根山東,而后整兵進攻元大都,敢于與元軍野戰,雖遺憾戰敗,卻依舊釘在山東、虎視鷹揚。
數年交戰,北方起義軍一度優勢。
直到……淮北的趙君用敗退逃難至山東,東路軍首領毛貴接納趙君用反被殺害,山東混亂。
北線戰場才開始崩潰……
由此可見,北方起義軍戰力之強,即便是面對元王朝也豪不遜色,這般能征善戰的歷史洪流作為依靠,劉抗虜的強悍無需多言。
同樣是東雅國少有的宗師級高手之一。
有郭、劉二人加入反攻大作戰,屆時李璇璣的壓力會減輕許多。
其實,如果再有一位大宗師來到南江,反攻就會十分穩妥,可這樣必然造成京都和直隸地區的尖端力量薄弱。
那樣,直隸就不穩了。
北平禁區以北的奉天、漠北、西域三省,帝國的整個北境,朝堂的控制力其實是有些薄弱的,更類似于羈縻地區。
倘若朝堂不出事還好,一旦動亂,那些游牧民族難免不會南下,換個皇帝坐坐。
畢竟,武林中評三岳八宗,可是沒有算北境的。
北境的大宗師也有六位,其中的呼倫達延更是東雅第一高手,實力比起劉天漢都只強不弱,劉天漢如果不寄出那一刀,難有勝算。
北境如此,劉天漢自然是輕易不能離京。
至于其他的大宗師,秦祖龍神龍見首不見尾,蹤跡難尋,八宗之列,尚有三柱國,董野夫如果不想暴斃,實在難以再派大宗師前來。
所以,南江的大宗師,只有她一人。
也只有她適合來南江,因為,三岳八宗之數,唯有她是由一群老夫子養大的,唯有她,是能夠被那群老夫子信任的。
……
桃花源,慕魚閣。
李和、楊秀兒剛回來不久,藤原明治的帖子就送來了,跟著,幾乎是前面的人一走,襄陽郡主的帖子就送了過來。
李和與楊秀兒面面相覷,愣了好一會,楊秀兒問道:“該怎么辦?”
這兩張帖子挨著送過來,要說雙方不知道,那根本不可能,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件事,雙方在讓李和做選擇題……
李和想了許久,說道:“去郡主那邊吧。”
老爹本來就是讓他去投靠董野夫的,既然郡主代表董野夫來了南江,那就無需糾結了。
畢竟,扶桑會那邊總歸是有間隙的。
當日在污染區那陡然變化的輻射狀態,還有污染種撲向信號槍的行動,要說溥滿洲沒有算計他,核孽都不信。
有了間隙,難免就無法交心了。
他本來也不是誠心要加入扶桑會……
而且,自古以來,權臣之所以能把持權柄,便在于功績,只有潑天般的功勞,才能僭越名分、尊卑,而那份功勞背后,便是能力了。
董野夫能力更強,所走的路也更正確。
拋開切身利益來看,大多數人都更愿意選擇董野夫,而非皇帝。
時至今日。
南江之變的源頭是帝相之爭這點,李和還是看出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