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公主給人看病闖出了名氣,李松還是有很多顧慮。他說:“光看醫書是不夠的,還得有檢查手段的配合。你這樣給人看病,真讓我不放心啊。”
公主說:“我知道,你以前說過的嘛。”
李松說:“我擔心你這樣會誤診的。”
公主說:“夫君放心,這些病人大多是太醫令看不好,才讓我來試試的。就算我也治不好,也不會有人責怪的。再說我很小心的,只有第一次用藥看到效果了,才繼續開藥,要不然我也只能跟病人說治不了。”
聽公主這么一說,李松才放心了。他知道公主做事一向謹慎,這看病的事,她的分寸掌握得還是不錯的。
看到公主滾圓的腹部,李松忍不住把耳朵貼上去,仔細傾聽,小東西正在娘胎里不安分地踢腿呢!
李松說:“這次應該是個千金吧?”
公主覺得奇怪:“一般人都希望生男孩,怎么夫君反而希望生女孩呢?”
李松說:“我們不是已經有晟兒了嘛,兒女雙全多好!再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啊。”
公主喃喃地念道:“小棉襖,小棉襖,這詞真是絕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松說:“在‘那邊’世界,都是這么說的啊。”
公主嘆口氣說:“只怕最后未必能如你所愿。”
李松不想在這個時候讓公主有壓力,安慰說:“生男生女都一樣。不過,我總算在孩子出生前趕回來了,要是又像晟兒那樣出生后才回來,就太遺憾了。”
公主說:“我早就料到這幾天你要回來了,張華大人果然沒猜錯。”
李松有些發愣:“張大人猜到我要回來?哦,我明白了,想必他知道你快要生了,猜到我要趕回來照顧你。”
公主說:“不是因為我,是因為你以前派人送回來的6首詩詞。”
李松聽得不明就里:“跟詩詞有什么關系?”
公主于是把當初張華對送回來6首詩詞一事進行的解讀,跟李松講了。
李松有點哭笑不得:這都是哪跟哪啊。
他說:“我哪有那么厲害?我是因為知道你12月底就要生了,當時就想著,無論如何要在春節前趕回來,所以只送來了足夠出版到11月底的詩詞。至于這12月的詩詞,我會在回來后親自給張大人送去的。就是這么簡單,張大人想多了。”
公主驚訝地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啊。可是衛瓘大人送來的捷報已經傳遍了洛陽,你確實是趕在春節前,為朝廷平定了涼州啊。大家都在說,你這次又是說到做到,很神的。現在你卻說并沒有這個意思,這也太巧了吧?”
李松真是無語了。他開始反思,也許在他潛意識里,真的認為戰爭不會持續太久。如果戰爭拖延下去,他也一定能憑借自己的能力,迅速平定涼州。
所以在他的潛意識里,也許真的有那張時間表,只是他沒有注意到而已。而張華只不過是點出了他的這個潛意識。
想到這里,李松覺得沒必要糾纏這件事。既然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那就姑且算是這樣吧。
公主說:“外面的那幾個病人,我還得給她們開藥。夫君一路辛苦,洗個熱水澡,早點歇息吧。”
李松也確實累了,洗了澡后倒頭就睡著了。自從離家以來,他已經大半年都沒有睡得這么踏實過了,果然還是回家的感覺最好!
第二天,他去拜訪張華,有不少事情要跟張華談談。
一見面,李松就遞上2首詩詞:“這是12月的2首詩詞,剛好趕得上《詩詞》期刊的出版。”
張華接過看了看,自然又是精品。
張華說:“恭喜安寧侯得勝歸來。你預計春節前平定涼州,果然說到做到。皇上大為高興,年后肯定會予以褒獎。”
李松笑了笑,也不想再去解釋,于是說:“為國效力是應該的。只是,涼州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刺史的繼任人選,這次可千萬不能再錯了。”
張華點點頭:“是啊。安寧侯有什么人可以推薦?”
李松說:“涼州刺史非馬隆莫屬。”
張華說:“如果馬隆肯當這個刺史,自然是再好不過。朝廷兩次平定涼州之亂,他都出了大力,現在也只有他能鎮住涼州了。但是以前兵部幾次要給他升職,都被他回絕了啊。”
李松說:“我已經說服他,讓他出任涼州刺史。”
張華興奮地一拍桌子:“太好了,要是他肯出任刺史,涼州從此無憂!你放心,雖然這是吏部的事,但是我會全力爭取的,吏部也不能不給我點薄面。”
李松說:“還有一個人,也需要您的面子。”
張華說:“還有誰?”
李松說:“這個人叫金坤,是馬隆的部下,非常有能力。馬隆外出作戰期間,他代理青海郡太守,把青海郡治理得井井有條,所以我舉薦他正式接任太守。”
其實,舉薦金坤也有照顧一下馬隆在青海郡的利益的因素,但這個就不提了,會引起張華的反感,說不定張華就不愿意幫忙了。
張華感到有些為難:“這就不太好辦了。你知道,如今多少人盯著青海郡太守這個位置。以前馬隆不肯離開,打主意的人也沒有辦法。如今馬隆走了,還不搶得如同瘋狗一般啊。”
見張華用“瘋狗”來形容,李松有點好笑,但這話也確實道出了實情。
這些人如此瘋搶,如果讓他們來執掌青海郡,搞不好又是一個嚴舒。想到這里,李松更堅定了要讓金坤當太守的決心。
李松說:“大人應該知道,當初西平郡只是鹽商從此路過,嚴舒就設立關卡,擅自收稅,讓百姓們不得不多花錢來買鹽。如今這青海郡,如果又落到一個像嚴舒這樣的人手中,大人覺得會怎樣?”
張華意識到后果嚴重,眉頭緊鎖。
李松說:“我跟金坤打交道幾個月了,可以確信他是個廉潔奉公的人。水泥馬路修通后,青海郡的地位愈發重要了,這個位置可不能輕易交給一個信不過的人啊。”
張華點點頭:“好吧,一個人是保舉,兩個人也是保舉,索性就把馬隆和金坤一起保舉了吧。”
李松說:“這樣最好,只是要讓大人多費心了。”
張華說:“為了大晉的太平,理當如此。”